首页 -> 2006年第7期

一次失败的解读

作者:亓成功




  《海燕》是散文诗中的经典作品,我非常喜欢。过去一直都是采用“朗读感知一理清结构,整体把握一介绍作者、背景一理解海燕性格、象征意义一鉴赏写法一延伸拓展”的套路,教得很顺手。连续教了几遍之后,有点烦了,想教出点新意来。特别是最近几年阅读教学提倡多元解读,提倡学生自主解读,我也想赶赶时髦,来个新的解读。于是。今年学校组织听课。我对这篇文章的教学进行了新的设计,即在整体把握之后,去掉了介绍文章作者及时代背景这个环节,而让学生直接联系生活来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目的是不让学生受教师引导的影响,能够自主的解读文章的内涵。(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课本,教材中也没有具体介绍写作背景。)
  在分析了海燕的性格特征之后,我说:“同学们,在狂风吼叫、雷声轰响的险恶环境中,海燕依然那样高傲地飞翔。并发出了豪迈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你认为,海燕是生活中哪一种人的代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经过短暂的思考、讨论之后,同学们争相发言:
  海燕是逆境中不屈的勇士,是与恶劣环境英勇搏斗的勇士。像张海迪高位截瘫,不屈不挠,仍翻译、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还有贝多芬、史铁生等
  海燕是生活中的强者,面对困难、困境无所畏惧。如居里夫人,她说“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她在提炼镭时,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
  海燕是生活中勇于迎接挑战的英雄。面对挑战,他们更勇敢、更乐观、更豪迈。现实生活中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者、艰苦创业的企业家,他们都具有这种动人的性格。
  很多同学都争着发言。他们还举了很多身边的人和事,这些人都像海燕一样,面对困难百折不挠愈挫愈奋,一下子使我想起了过去我带领同学们读过的《石缝间的生命》《悬岩上的树》等文章。在总结了象征手法的作用和特点之后,我很快进入了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欣赏曾卓的一首诗《悬岩上的树》,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形象的意义和象征手法。
  这堂课上得非常流畅、顺利,可以说完全达到了我创新教学多元解读自主解读的目的。听课教师也是一片叫好之声,他们都说这样处理有新意,赋予海燕以新的意义,有耳目一新之感。
  课后我却高兴不起来,我想。难道这就是多元解读吗?这就是自主解读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海燕》一文的价值何在呢?不就等同于《悬岩上的树》《石缝间的生命》这样的文章了吗?不就等同于一篇一般的通过象征手法赞美强者的文章了吗?这样的文章有很多,可我知道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高尔基的《海燕》却只有一篇!《海燕》是20世纪初俄国社会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檄文,它吹响了一个时代前进的号角,它点燃了一个民族的激情。这样一篇具有深刻思想性和精湛艺术性的文章,这样一篇折射了时代精神发挥了重大社会影响体现了文学价值的文章,我却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简单处理,将它解读为一般象征类文章!这不是真正的多元解读。简直是在糟蹋经典亵渎美文!经典不能这样教,不能让学生这样读经典!文学经典是从一定时代、社会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大都诞生于一个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它也往往是一个特定时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教文学经典,应当把它放到特定的时代、社会中去思考去解读,而不应把它孤立起来,随心所欲地加以解释。这样,经典才是原汁原味的经典,读者才是严肃认真的读者,才是尊重作家,尊重作品。文学经典独有的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它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包括众多的文学评论家、思想家的思考和解读,也形成了众多读者公允的“权威解读”。成为解读中的“经典”。阅读文学经典,也要尊重这些“经典解读”,尊重这些“经典解读”,也是尊重文学经典。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经典解读”,才能实现文学经典的基本价值。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来发现和创造文学经典新的价值,才是真正的多元解读!教学《海燕》这篇文章,应当有一颗虔诚之心,还它以深刻,还它以本来价值,应当让学生尊重《海燕》,尊重高尔基,进而认识《海燕》,认识高尔基,让他们对“海燕”肃然起敬,让他们听到“海燕”身上发出的悠远的历史吼声,感受文学的魅力和价值,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价值。
  为了弥补过失,第二天,在这个班我又上了一节课,还是《海燕》。我给学生详细介绍了高尔基,介绍了海燕的时代背景以及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海燕是当时俄国社会哪个阶层哪一种人的代表?它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我看到同学们的神态。同上一节课相比,多了些庄重,少了些轻快,多了些历史的深刻,少了些现实的肤浅。那一节课,尽管我讲得多了一点。好像剥夺了一点学生的自主权,但我很高兴,甚至有点神圣感,我觉得《海燕》这篇文章一下子厚重起来,高贵起来,它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的一面旗帜啊!我觉得我对得起高尔基了。
  山东莱羌市凤城佳联国际学校 2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