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有计划,不程式化

作者:濮忠华




  为有效地实施教学。教师往往要制订计划。预设教学环节,它通常不外乎“起,承,转,合”四步。
  “起”:就是导人和检查预习。新授课时,教师往往会精心设计一些美妙的导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会设计一定的练习。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策略。
  “承”:就是阅读学习,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自主阅读和反复研读,挖掘文本中潜在的可贵、可爱、可感、可疑、可问之处,从而增强学生读书的自我感悟能力,培养他们潜心读书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享受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同时,拓展思维,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解读和应用能力。
  “转”:就是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绝不是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引导学生在所学基础上主动创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设计的拓展延伸的内容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把文本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把生活引进课堂,密切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合”,就是总结和布置作业。讨论小结,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疏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次作业都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可以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以上四步已经成为一般教师通用的教学环节,且在时间上按比例分配,一旦教学过程中教师时间把握不妥当,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要么半天进入不了角色,要么就草草收兵。于是教师们大多按照既定的课堂呈现方式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教学内容,绝不愿越“雷池”半步,哪怕学生有再多的思维火花,一概以“由于时间关系就到这里”,而将学生的创造意识生生扼杀。
  执教《赵普》一文,我深有感触。新课伊始,首先我由“半部论语”的小故事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宋初名相赵普的有关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采用圈点批注法画出文中不懂的字、词、句,然后质疑。几分钟后,学生阅读课文完毕。教室里立刻举起了几十只手。
  “老师,我不明白,宋太祖为什么要劝赵普读书呢?”
  “老师,赵普‘寡学术’,还担任宰相,就不怕贻误国事吗?”
  “老师‘普颜色不变’一句中的‘颜色’能否换成‘脸色’呢?”
  “晚年的赵普早该颐养天年,为何还要‘手不释卷’‘读之竟日’呢?”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帝王向来是喜怒无常,臣子们可谓整天提着脑袋过日子。为何太祖‘碎裂奏牍掷地’,赵普还敢冒死进谏呢?”
  学生们问题可谓多之又多,一发而不可收拾。此时本堂课已花去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再看看下面的学生,有些还意犹未尽。如果此时武断地中止学生的质疑,势必将课堂上生成性的目标扼杀,其结果只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我就顺其自然。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氛围中言其所想,述其所思,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事后想来,虽未能完成本堂课既定的教学任务,却无遗憾。
  其实。教学环节只不过是一个预定的基本走向,任何计划的落实都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又何必一定要那么完整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课不需要导入就不要导入,教师又何必刻意去设计那些盖帽子、讲形式的导语呢?有的课能抓住重点做文章就做好了,无需面面俱到。这就好比作家写文章,可供选择的素材很多,但只能选取其中的几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事例来写,而不能一一罗列,进行材料的简单堆砌。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笔者认为,教学是一门活的艺术,教学环节应似有似无。随势而化,不能因循教条,更不能成为教学程式。
  江苏海安县紫石中学 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