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要正确解读“小飞蛾的挣扎”
作者:陈尚达
文章开头写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它骚扰“我”引起“我”的反感,成为“我”的掌中囚徒。“我”本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的求生欲望,那种强烈而鲜明的生命的力量,令“我”震惊,“我”不禁心生怜悯,忍不住将它放生。正是这种心灵的震颤,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引起“我”的深沉思考。是的,生命是什么呢?“我”想到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昂然挺立,虽只活了几天却有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我”还想到许多年前的一次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让“我”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力量,并产生要好好使用生命、对生命负责的人生信念。作者用文字写下自己的人生感悟,同时也是在提醒人们:要珍视生命,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作者在瞬间所发生的急剧的心理情感变化,即对小飞蛾由反感转向爱怜。小飞蛾柔弱的生命的顽强力量给了她某种·震撼和启示。她的同情和珍爱与其说是对小飞蛾,毋宁说是对她自己。作者的人生态度也因此发生了急剧转变:由消极与悲观走向积极而乐观。作者能够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并实现重要的人生转变,得益于小飞蛾极力挣扎的特殊瞬间。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发生心理转变并不就是小飞蛾挣扎的力量使然,而是受到小飞蛾这一弱小生命强烈的求生欲望的感染,以及作者自己和小飞蛾同为弱小生命的心理共鸣。于是,一种敬畏生命意识和珍视生命的意念不期而至。
这样一来。“小飞蛾的挣扎”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可以说是表达课文主题的核心意象。对此,教参是这样讲解的:“开头写小飞蛾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不要伤害生命,一是一切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从全文看,写的不是怎样对待小动物。而是生命本身,所以第一种理解不对,第二种理解才是对的。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它极力挣扎。其实这种挣扎几乎是无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逃不了的。虽是无用的挣扎,也要挣扎,可见凡是生命都有强烈的生的欲望,无论怎样危险,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也就是说。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小小的昆虫都如此。人当然更不用说了。”对这段文字认真加以推敲,不难发现存在着三个问题:
一是提出了片面的理解假设。说开头写小飞蛾可以有两种理解,而只有第二种理解才是对的。这就等于说只有一种理解了。这种一元化解读所隐含的封闭的思维方式与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背道而驰,它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阅读感受,从源头上排除了学生的多种可能性理解。果真只有这一种理解吗?显然不是。它可以是展现并赞美生命的力量,可以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可以是要珍视生命而不要伤害生命的强烈呼吁,还可以是作者的自怜自叹,等等。
二是理解的肤浅化。教参编者认为第一种理解不对,是因为“从全文看,写的不是怎样对待小动物,而是生命本身”,因此要理解为“一切生命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这无疑是将人的灵性的审美观照弃置一边,而单单诉求动物本能。这就将文本理解局限于生物学意义,而将“小飞蛾挣扎”的文化学意义弃之不顾。我们知道,文章表达的是珍视生命、好好使用生命的主题,其实就是如何对待生命的话题。从其推理论证过程来看,作者要表达的是“小飞蛾的挣扎”之于人的意义。结合作者的人生景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在小飞蛾的生命挣扎中觉醒。“我”从小飞蛾的挣扎中体验到一种积极的人生意义,从而对自己过去的消极人生持否定态度。“我”的心理世界在一刹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小飞蛾的挣扎”帮助完成的。教参没有看到“我”与“小飞蛾”在生命意识上的深层联系,即作者已将自己的内在经验与生存状态投射到小飞蛾的身上,这是一种严重误读。
三是用词不严谨。这集中体现在“无用”一词的使用上。如“其实这种挣扎几乎是无用的”。“虽是无用的挣扎,也要挣扎”。而真实的情况是,文中小飞蛾的挣扎并非“无用”,它不仅赢得了“我”的同情,使得自己的生命脱险,还引起了“我”的心灵震颤,使“我”得以觉醒。从脆弱走向坚强。算起来,小飞蛾还是“我”的人生导师呢。
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能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小飞蛾的挣扎”作为一个问题或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和分享、反思和批判。而其探究的一个核心要素应是,对“小飞蛾的挣扎”不能局限于生物学意义来理解,而要做出文化学意义的阐释。
安徽皖西学院中文系 23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