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200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概观

作者:郭家海




  先看小阅读。北京卷2004年尝试在自然科学类说明文里进行一道主观题考查,2005年开始在社科类说明文里进行一半(两道)量的主观题考查,今年沿袭了去年的做法。上海卷加快了社科类说明文中主观题的步伐,由2004年的二分之一到2005年的五分之三进而到今年的五分之四。天津卷继续保持2005年形成的一自科一社科各3道试题的风格,福建卷仍然坚持上海式“开门见山”风格(直接阅读),小阅读仍是4道。
  再看大阅读。两份全国卷仍是其他部分省市试卷的样板,四道试题22分。北京卷保持着3年来的四道试题18分风格(第一道仍是双选);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也一样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不过它们的题量、分值、选择题的位置以及分值仍处于灵活变动状态;2005年的湖南卷现代文阅读在鉴赏评价上来了个突变,今年继续保持去年风格;广东卷在继续增加大阅读的分值。
  从内容上看,各份试卷都在注重考点分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考查。以北京卷大阅读为例:
  【材料】
  “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廿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于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知觉之间,写字台四周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而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
  【试题】
  19,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6分)
  ①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答:______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答:_______
  ②结合以上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答:_______
  【分析】
  这里的“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整个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诙谐,富于书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这种考查充分检测了考生的语感,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四、美中不足:且待来年再赏看
  
  尽管经过了严格的推敲,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有些“问题”就是无法“虑”的。所以,今年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一些似乎不大的问题仍值得有关人士注意。例如“撞题”(包括选材)。广东大阅读所选材料是冯骥才先生发表于2005年12月12日《文汇报》的散文《夕照透入书房》。巧合的是,河南郑州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江苏盐城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都选取了这个材料,在命题上也都考查了对“泥公鸡”“神奇”等词句含义的理解。这些模考试卷网上都有,在一线教师中更流传着“本地模考卷要做,外地模考卷更要做”的说法,命题人焉能保证本省没有考生做过?如果部分学校做过讲过了,那么高考的考试效度信度何在,检测的公平性何在?
  江苏常州高级中学 213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