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教学更需要预设

作者:伍学明




  随着新课程研究的深入,对新课程理念的讨论也愈加热烈。在“预设”与“生成”的对峙中,众多的声音对“生成”这一新鲜事物宠爱有加;而“预设”犹如新课程理念下束缚学生手脚,禁锢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行反革命”,遭受着炮轰枪击。审而视之,发现这种言论犹如裹着糖衣的炮弹,听似新味十足,头头是道;实则偏离教学实际,淡化教学根本,不无害处。预设与生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孰轻孰重?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深感受到,教学中更需要“预设”,尤其是充足的“预设”。
  
  一、教学的目标性决定了教学中更需要预设
  
  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什么阶段对学生完成什么样的培养任务,什么阶段学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在各类教育纲领性文件和课程标准里面都有系统的表述。这种目标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行为中去实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这种预设的目标,任凭学生自由发展,犹如山中的灌木,固然可以生长,但终究成不了栋梁。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而贯串始终的灵魂便是教学目标。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能学到什么?学的程度怎样?是教学就不能放弃“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课堂教学不管形式如何多样,最终的效果还是要体现在目标达成上。目标一旦确定,优秀的教师便会想方设法为实现目标而构建一个最优化方案,就是我们常说的“预设”。它不仅包括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计,还包括对专业、业务知识的预先储备,对课堂动态变量的预先思考。如果教师课前对教学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课堂的随时生成上,不知道或忘了一堂课究竟要干什么,课堂上就极易出现一种“梦游”状态,学生所得必受影响。《人民教育》2004年第一期上所刊登的课例《鹬蚌相争》,学生在课中提出鹬被蚌夹住无法说话的疑问,老师顺势利导引发讨论,课堂固然热闹与精彩,可是这节语文课学习的意义呢?要是这种怀疑也可大做文章,所有的童话和寓言都得先从科学的角度考究其存在的合理性了。
  不可否认,课堂中有一些可生成的因素对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因素大多具有不稳定性。于漪老师认为:旁枝斜逸,杂草丛生,可能会博得课堂的“轰动效应”,但“乱作为”的结果是丢失了原本教学的基础,得不偿失。作为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基础教育,预设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课堂上的随意发散,或准备不足的发散尽管也能培养学生某些“能力”,但往往以牺牲学生更多的能力形成为代价。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激发、培养和唤醒,不可任凭学生的自然生成,而且也是学生难于生成的。一味地强调生成,淡化预设,不客气地说,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教育质量,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终生发展。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预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纲领。
  
  二、充分的预设才能帮助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然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于是,出现了一些很热闹的课堂,仿佛课堂上只有放手学生说了、做了,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不这样做,就是和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其实,不少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只是形式上的主体,学生发言、讨论、活动只是游离在教学内容的表面,思维还停留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没有向前的挖掘和发展。“发展”才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如果学生只是停留在教学内容的表面,无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怎样充分,都不能称之为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课,说白了,就是“放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谁来“激发、培养、创设”?怎样“激发、培养、创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出更多的设计与准备。实施新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角色更复杂。怎样当好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需要教师的厚积薄发,需要教师更充足的预设。教学中,教师必须营造出激励性的教学环境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动力支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恰当平台;还要提供正确的学习导向,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方向保障。所有这些一句话概括,就是教师要有充足的预设。学生在课堂上“主体性”不够,也往往是教师预设得不充分,没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或者没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没有预设的学生主体活动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价值的。盲目认同学生主体,当学生阅读《背影》质疑父亲违反交通规则,阅读《愚公移山》质疑愚公经济不划算等问题出现后,教师还大做文章的情形就会屡屡出现了。
  不能认为预设多了就是约束学生的“主体地位”,预设是为了把学生自主的舞台搭建的更大、更厚实。学生不是天才,他们的知识有限,阅历有限,他们的视野也有限。客观的有限性和课堂的发展性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一些问题是孩子们永远不可能生成出来的。所以在授课之前的预设,授课之中的引导,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创造性,绝不意味着教育过程是一种不可捉摸的,服从于灵感的,不可预见的东西。恰恰相反。只有精细地预见到并且研究过教育过程的许多事实和规律性的相互依存性,才能使真正的教学能手当机立断地改变计划。”高明的教师就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动态并为之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随时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的教师以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借口而淡化预设,实际上是在为自己随意的教学行为推脱责任。
  
  三、充分的预设才能孕育出精彩的生成
  
  确实,有的教师抓住教学生成做文章,演绎出很精彩的课堂来。但是我们要问,这种生成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学生的无端发问吗?是课堂的突发奇想吗?灵感即使偶尔有之,也难得成为课堂的常客,很大程度上还是教师预设发挥了作用。没有精心的“预设”,何来精彩的“生成”?
  预设不是简单地写一份教案,它是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做的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这种设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性预定,而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网状、弹性的课前准备。如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怎样的情境,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教学媒介,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如何做好引导和疏通等等,这些都需要事先尽可能考虑充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及时捕捉住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的瞬间,才能催化出课堂的高潮。曾经看到一位老师的两个课例,一是教学《提醒幸福》,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谓浪花闪耀,师生的每一句话都可谓精彩至极,该课例被认为是重视“生成”的佳作。后来在一次活动中,该老师临时选教《山中访友》,同样按照教《提醒幸福》的思路教这篇课文,课堂也不乏精彩,使我们感受到了精湛的教学艺术。课后也听到不少听课老师议论“老师备课不充分”。之所以有这种感慨,在于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价值不高,教师对学生生成的东西提升不够。究其原因,该老师曾经多次展示过《提醒幸福》,课堂上看似随意,可各种预设已烂熟于心,所以老师能顺着学生走,并迅速的去引领他们。而《山中访友》正如该老师自己的调侃“不是备课不充分,而是根本没有备课”。课前缺少了“预设”,一方面为教学生成搭建的平台不够;另一方面,教学生成即使出现了,教师也不能很好地去挖掘其价值。我们还看到另一种现象,有些老师走遍天下,反复上的就是那几节课。试想,他们该是花费了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去为那几节课“预设”啊!连这些优秀的教师也不敢在陌生的教学内容前去放胆“生成”,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我们都有这样的感慨,搬用名家的教案上课,总是很难成功。原因就在于我们只看到露出水面的一部分,没有看到水面下广阔的基础,没有经历解读和探索的过程,没有充分的预设,于是课堂上只能捉襟见肘。只有预设充分了,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捕捉和处理,才能驾轻就熟。
  当然,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按照预定的程序亦步亦趋的教学行为,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之所以放不开,一方面可能是教学观念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教学“预设”不够,怕学生打乱了教学思路而无法应对。其实只要教师钻透了教材,把“预设”做得深入充分,课堂上自然可“心随我动”了。
  湖北松溓市实验中学 4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