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教学创意的预设与生成
作者:曹振国
当时我想,且不说这位教师以影视片的呈现代替学生对文本的仔细研读,剥夺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权利,消解了文本解读的多向性和文学作品的张力,单就他对影视片的应用和对后一位学生的问题的漠视来说,就丧失了极好的教学创意的机会。如果我来教这一课,我会怎样处理呢?
我仍然使用影视片段,但它是作为与文本进行对比的对象,从某种程度上是作为文本的对立面来用的,通过影视片段与文本的对比,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文本阅读上。我在想象中模拟了这样的教学情景:
师:同学们阅读了小说精彩的部分,欣赏了相关的影视片段,大家觉得阅读小说和看影视片段感受有何不同?
生(大部分齐答):看影视片更过瘾。
师:不错,影视片给人以视觉感官上强烈的刺激,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但有没有同学觉得读小说更有味的?说一说你的理由。
生:有,小说中对“三拳”的描写更生动、更形象。这种生动形象是电影电视中难以表达出来的。
师:说得好。还有没有其他的见解?
生:您经常启发我们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我们全班50多个人眼里应该有50多个鲁提辖;而影视片里只有一个鲁提辖。
师:说得好!那就让我们潜心阅读小说,细细品味这三拳的描写为什么精彩有味?让我们每个人通过不同的阅读体验读出我们每个人眼中的鲁提辖。
接下来,学生再次潜心阅读课文第三部分,我引导学生探讨:从哪些角度赏析这描写精彩的三拳?学生讨论后提出了这样一些探讨方向:三拳描写的感官角度和比喻句的运用,三拳的部位选择和描写先后顺序安排,鲁提辖的“说”与“打”等。
由这一课例我想到了教学创意的预设与生成。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有创意,特别是公开课、竞赛课要出彩,要靠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这句话固然有理,因为一般来说,教学创意通常是预设的。就拿上述课例来说,只要教师课前充分考虑了学生思考问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能够做出正确引导的。但课堂又是动态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教师备课时意想不到的情况或情景,需要教师敏锐地做出反应与判断,这就是教学创意的即兴生成。上述课例中的教师课前没有想到这一点,如果他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反应敏锐一点,针对第二位学生的问题即兴生成类似的创意,又何尝不可呢?
进而我又想到了自身教学实践中自认为满意的两次教学创意,一次是课前预设的,一次是即兴生成的。
教《(呐喊)自序》,如何理解鲁迅先生的“寂寞”(内容主要涉及课文第七、八两段)是这一课的难点。教学过程中我按朗读一讨论一引导一交流一小结五个环节进行,学生朗读讨论后,我是这样引导的:
寂寞不是鲁迅的专利,古来文人多寂寞。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寂寞;诗圣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寂寞;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那我们如何理解鲁迅的寂寞呢?
学生交流后我又点拨道:
没有寂寞苦闷,《离骚》也许不可能流传千古;李煜也许成不了词帝;杜甫也许难成“诗圣”。鲁迅也可能难以一出手就是振聋发聩的《狂人日记》,并且“一发而不可收”,写出《呐喊》中一系列小说。可见,寂寞苦闷并不可怕,它实际上是一种积蓄和酝酿,它教会一个人正确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战胜自我,最终超越自我。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鲁迅的“寂寞”(点击出示幻灯片并朗诵):鲁迅所说的“寂寞”是指奋斗者苦于找不到变革现实的途径而产生的徘徊与彷徨,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孤独。从鲁迅的寂寞苦闷中我们看不到“小我”,鲁迅的寂寞、孤独、悲怆是大孤独、大寂寞、大悲怆!鲁迅愈是孤独寂寞,我们愈是感受到他伟岸的形象、崇高的人格和救国救民之心之切!
这样的教学创意虽然是预设的,但只要用得恰当,还是很有感染力的。
即兴创意的课例出现在同一单元的《胡同文化》中。这篇课文在提到“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特点时,举一位清末在国子监当过差的老人说过的一句话:“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的好吃……”我引导学生就这些内容进行分析讨论。一位学生说:北京是明清两代的都城,北京人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深受皇权思想影响,他们看惯了荣华富贵转瞬即逝,看惯了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因而北京人骨子里自视高人一等而生活上又易于满足,这是特殊的地域产生的特定的地域文化现象。当时,我觉得这位学生分析得相当透彻,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性的东西。我灵机一动,想到:胡同文化不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吗?何不在此引发学生思考我们身边的地域文化现象?于是我即兴生成了这样的教学创意:你所居住的小城(镇)有哪样一些地域文化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请大家思考与讨论。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一位家住县城的学生说:我了解到,省化(本地一家省级企业的简称)居民普遍有这样一些心态,他们觉得省化的馒头比别处的大而白,省化的豆腐比别处的好吃,省化生活区里的条件比外面的好……这折射出省化居民中存在的大企业优越感。这也是一种地域文化。一位来自百里洲(长江的江心洲,位于湖北枝江境内)的学生说:百里洲由于历史上经常遭受水灾,家产被淹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百里洲人形成了生性豪爽、喜好打牌带彩,不重视建造或添置固定家产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发言结束后,我引导他们回到课文中来,理解胡同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几百年的京城使北京形成了特定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从而也成为京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前面讨论交流地域文化的即兴创意,虽然学生思想有点“出轨”,但大大有助于学生理解胡同文化产生的根源和背景这一教学难点,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社会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样的“出轨”,即使真正偏离了课堂,也值得啊!
教学创意的即兴生成需要教师有敏锐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有不落窠臼的教学意识和智慧,甚至有不怕学生在课堂上“出轨”、敢于离“经”叛“道”的胆量;同时更需要我们多多关注教学进程中随时生成的鲜活的情景,因为这些也是课程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北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4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