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阅读教学主题的把握和提炼

作者:张炼红




  写文章有主题,阅读教学也应有主题。小至一篇课文,大至一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如果能恰当地把握好主题,那么上课就会重点突出,前后融会贯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那么,阅读教学的主题如何把握与提炼呢?
  
  一、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各有所重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一单元选编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郑愁予的《雨说》、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及《外国诗两首》。单元导语中提出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完全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可以侧重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领略毛诗特有的奔放豪迈的词风;郑愁予的《雨说》可以侧重理解诗歌的意象。“雨”在诗中究竟承载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借助“雨”的形象来表达呢?“雨”在诗中是春的使者,爱的使者,它给孩子们带来春的生机和快乐,教孩子们勇敢地笑,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爱与祝福。之所以要借助“雨”的形象来表达,是因为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亲切感人,活泼欢快,适合孩子们阅读。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可以侧重理解诗歌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如“谁不希望,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写出了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衬托出心灵的宁静闲适。“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是属于修辞上的通感,营造了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外国诗两首》可以侧重比较不同译本译文的优劣。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课本所选的是赵瑞蕻的译文,不妨和文后所附的孟光裕的译文比较一下,看看你喜欢的是哪一种翻译。学生各执己见,最后在讨论中逐渐形成共识:孟光裕的译文固然结构整齐,音韵和谐,但也因拘泥于此而失去了诗的原汁原味;孟光裕的译文如行云流水,长短句交错,不拘一格,琅琅上口,更贴近原诗的意境。在这种不同译文的比较中,学生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了深刻的理解。立足于单元教学,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有所侧重,做到“胸中有丘壑”,上课才能游刃有余,重点突出。
  
  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拓展延伸
  
  人教版九(上)《语文》第三单元安排了鲁迅的《故乡》,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大都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以“成长”为主题。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突出这个主题。
  如上《我的叔叔于勒》时,主题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将主题归纳为:揭露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其实,关于这一点,我想学生在阅读小说后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得到。那么,课文的教学仅仅停留于让学生“感知、理解”而已吗?能否通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汲取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养分呢?仅就这篇小说而言,我觉得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分析人物时,我们可以将文中的“我”和“我”的父母作一番对比。“我”对叔叔于勒充满了由衷的同情:当“我”看到他满是皱纹的手,又老又穷苦的脸时,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同义反复的句子,表达了“我”对叔叔由衷的同情和怜悯!孩子的心如水晶般的晶莹透明!他不能理解亲情在金钱面前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和孩子相比,“我”的父亲母亲显得多么市侩、庸俗!然而,在“我”的眼里,父母也是值得同情和理解的。小说有大量的描写都集中在对“我”的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上。“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正是家境的贫寒,使他们不能不斤斤计较每一个小钱,不能不把自己生活的目标放在经济状况的好转上。正是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扭曲了像“我”的父母这样一些不能不重视金钱的人的精神,使他们淡漠了对人的爱和同情,使他们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可以请学生设想一下,当“我”有一天长大成人,“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仍保持少年时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还是像父母一样被现实同化,被金钱异化?人的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决不应该是同情心的泯灭和人性善良的遗失。
  再如上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通过分析杜小康这个人物,让学生明白,孤独不仅是人成长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人成长中的一种必需。孤独不是自闭、绝望、消极、颓废,它使人的目光和头脑变得冷静;使人日趋坚定、自信,并去除浮躁,走人一种冷峻、深刻的境界。孤独,是成长需要付出的最贵重的一笔代价。杜小康的心路历程:面临孤独一害怕孤独一直面孤独一战胜孤独,其实也是成长的心路历程,理解这一点,学生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迎接自己人生成长路上的疾风暴雨。
  关于鲁迅的《故乡》,我们可以从“闰土”的人生悲剧来探索成长的主题。虽然现在和闰土他们所处的年代已有根本的变化,然而闰土那样的人生悲剧又何尝少见呢?不妨组织学生讨论一下:请设想一下十年以后的自己会在干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应该做好哪些准备?组织讨论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只有以理想为航标,以学识和毅力为双桨,才能在波澜起伏、暗礁四伏的生活海洋上,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舟,不让它颠覆。同时,面对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年少的那份热情和梦想,成长的路上就会写满精彩,而不会像闰土那样成为生活的奴隶!以“成长”为主题组织三篇课文的教学,能让学生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
  
  一、善于整合文本内容,寻同求异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六单元25课是《词五首》。它依次选编了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五首词。反复吟诵,仔细揣摩,我们会发现,这五首词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抒写各种各样的人生愁绪。“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是独处深闺的女子对爱人的望眼欲穿;“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古代守边将士思念家乡的沉重叹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身处逆境用来给自己取暖的星星之火,豪迈中透着苍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李清照历经人世沧桑,欲说还休的无尽哀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梦醒时“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哀伤凄凉!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握了几首词的主题,再按写作风格的不同,将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温庭筠的《望江南》放在一起阅读,分析其写愁的特点——细腻温婉、缠绵悱恻;将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放在一起阅读,概括其写愁的特点——意境壮阔,雄浑悲壮。这样安排课堂教学,能够紧扣主题,突出重点,避免了教学的无序和散漫。学生在两种风格迥异的词风比较中,理解了一个“愁”字牵出的绵绵思绪,同时提高了对中国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阅读教学主题的把握和提炼,可以将原本分散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如同一条线将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这可以有效地避免语文阅读教学散乱无序、信马由缰的局面。当然,这需要语文教师多练内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切实加强钻研教材的能力,才能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浙江东阳市吴宁三中 3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