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例谈“朦胧诗”的教学

作者:李仁甫




  语言是一种符号,而语言的符号系统一旦复杂起来,比如出现长句、倒装句、无标点句以及一些为了达到陌生化效果而刻意造出的特殊句等等,学生就比较容易跌进语言符号的迷宫,找不到真正的意思、意味,读不出真正的感觉、滋味,甚至有可能把句子读错、读破。这样的困惑,在现代朦胧诗歌的解读过程中经常碰到。虽说“诗无达诂”,但作为教学,我们还是有必要尽量在意思的弹性中找出弹性的范畴,在语句的多义中消除明显的歧义。目前的新教材,无论是人教版、开明版,还是苏教版、广东版等,都收录了一些现代朦胧诗,如食指的《相信未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面对诗歌的“朦胧”,教师的做法往往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读读读,把学生当做了“读”者,于是学生始终停留在“读”的层面,其结果朦胧诗还是“朦胧”诗;一是讲讲讲,教师把自己当做了“讲”师,从头讲到尾,其结果是学生没作任何独立思考,难以养成真正的能力。前者忽视了教师,后者忽视了学生:它们都忽视了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对话。而缺乏互动、交流、对话的课堂,不仅无法真正解读出朦胧诗的诗味,无法出色完成诗歌教学的任务,同时也有悖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了避免上述两种不好的倾向,笔者在教学《相信未来》一诗时作了一定的探索。
  
  读然后知困
  
  《相信未来》是目前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是食指写的一首著名的诗。为了解学情,我先让两个学生单个地朗读,结果他们在第三节的读法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一位同学这样读:“……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而另一位同学却这样读:“……我要用手指/用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面对课堂自然生成的这两种读法,我应该怎么纠正呢?如果立即由我来表态,无疑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于是,我先来征求学生的意见,结果大部分人竟然认为第一种的读法是对的。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当然有点遗憾,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学生的“前认知”。
  
  以意象为突破口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能够自然地生成、发育、成熟,我选择了这样的教学方法:以意象作为突破口,叫他们寻找句子中的意象,然后对意象进行合理的拼接,从而还原出诗句的真正意味。实际上这是一个在语言符号的麻醉中唤醒“真意”的过程。
  我说:“不同的读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要知道怎么读,不妨先来理解这几个句子。理解诗歌通常要抓住意象,你们看看这几个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
  有的同学找出的意象是“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有的同学找出的意象是“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这样,问题的焦点就出来了:意象究竟是“手”,还是“手指”“手掌”呢?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这说明不少人的思维仍然处于“混沌”状态。
  我继续启发他们说:“我们先别忙下结论。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点,它能否压缩为一个字‘浪’。”
  “噢!”一位同学呈现出如梦初醒的样子。
  我问:“你有新发现了?”
  他说:“是的,‘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道又一道的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
  我说:“这样说来,‘手指’跟‘排浪’是比喻关系了?大家看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一部分学生认为有道理,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一时还难以反应过来,因为“手指”与“涌向天边的排浪”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将意象“直观”化
  
  正在这时,教室外面走廊栏杆上晒着的几根拖把突然地进入我的眼帘,于是我灵机一动,指着恰好疏密有致地平放着的拖把,说:“不妨请大家开个小差,你们朝走廊看,几根并排着的拖把像不像‘手指’?像不像由几个浪线组成的‘排浪’”?
  “真像!”很多人像发现新大陆似的。
  “你们可理解‘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句的读法了吧?”我提醒道。
  有了我刚才的“直观教学法”,大家都说懂了。
  
  让学生活动起来
  
  为了把他们的思维推向高处,我又继续问道:“如果通俗地表述一下,这句应该怎么写?”
  “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一位同学站起来说。
  “你能如法炮制,把第二句也改写一下吗?”
  “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掌往上托起来,看看有没有大海的面积感、体积感。”为了唤醒他们的体验,我决定给课堂增加一点参与性和活动性。
  于是,他们都举起手,展开手掌,然后说:“有。”
  “再看第三句,‘曙光’跟‘笔杆’有没有相似点?”
  “有,它们都是笔直的。”一位同学回答。
  “早晨的光线射开来,看起来是一根根的,长长的,笔直笔直的,所以我们经常讲‘霞光万丈’。食指以诗人的敏锐,捕捉了这一瞬间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手握一枝笔,然后举起来,”我边说边示范,“看看你的‘手指’有没有‘排浪’般的感觉,看看你的‘手掌’有没有‘大海’般的感觉,看看你手中的那枝‘笔杆’像不像海日射开的‘曙光’。”
  我的话音一落,大家都“动手”起来,只见每一个学生的手指就像“涌向天边的排浪”,而他们托起来的手掌,就像“托住太阳的大海”,他们手中的笔杆就像那太阳射出的一缕温暖漂亮的“曙光”。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动手”!这是一次“人文科学”实验!
  
  学生做起“小诗人”
  
  “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一节说白了,就是——我要用手指和手掌摇曳着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但真的这样说,有没有诗味了?”
  “没有。”
  “‘用手指、手掌、笔杆写字’这样简单的意思,一旦用‘排浪一大海”曙光’来比喻,气象就变得壮阔起来,读来惊天动地。同时,虽然使用了比喻,诗人却回避了通常的写法,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有谁能模仿这种特殊的比喻形式写几个句子?”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这种特殊比喻形式的理解,我让他们进行仿写。
  一位学生仿写道:“在黑板那深邃的天空上,/老师镶嵌上文字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漂亮!有诗味!你将来可以做诗人了!”我说,“那么这几句如果要来得通俗一点,又怎么说?”
  这位学生说:“在那深邃的天空一般的黑板上,/老师镶嵌上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一般的文字,/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句子确实通俗了,但高度凝练、表达新奇的效果失去了。以后无论是读朦胧诗或者写这种风格的诗,都要注意这一特点。”我说。
  
  澄明的境界
  
  最后,我总结道:“刚才我们一起攻克了难关,终于弄清了第三节的正确读法。现在我们再来把这一节朗读一遍。”
  于是,教室里发出整齐的朗读声……那是抑扬顿挫的声音,那是大气磅礴的声音,那是“相信未来”的声音。那是走出认知上的“混沌”之后的澄明境界!
  随着这种澄明境界的出现,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也逐渐澄明起来。虽然看起来这一节课仅仅解决了几行句子的读法,但我感到整个课堂已远不是普通的“读法”所能概括得了的。总结起来,这堂课有如下几个特征:
  有密度、有容量。“读法”不仅给教学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为课堂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抓手”,并且通过这一“抓手”成功地解读了朦胧诗歌的“朦胧”。
  有层次、有波澜。解读时,从朗读生成、意象揣摩、直接观察、活动体验到模仿写诗,步步前行,一路风光,不仅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走向,而且也符合朦胧诗歌的解读路径。
  有方法、有手段。解读朦胧诗歌,固然离不开“读”和“讲”,但更要有对诗歌意象细腻的触摸和合理的拼接,要唤醒学生沉睡的直觉经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进来、活动起来。
  有质量、有收获。“意象”教学法,使学生获得了解读诗歌的基本思维方式;直观教学(拖把)法和活动体验(动手)法,使学生懂得了生活经验在诗歌阅读中的重要性;模仿写诗法,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诗歌创作真谛的理解,而且使他们“学以致用”,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江苏盐城中学南校区 2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