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及题目设计

作者:黄明秋




  现代文阅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中考现代文语段阅读测试是学生阅读的延续。学生是在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完成中考语段阅读的,阅读的内容往往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因此,中考现代文语段阅读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备受人们的关注。我认为:中考现代文语段阅读材料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文应注重人文精神,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中考现代文语段阅读应选择思想性好、文字优美的语段。利用“强迫”学生专心阅读的大好时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在热烈而紧张的中考阅读中有所感悟、道德情操有所提升,获得审美的享受。如2005年北京中考的《新年话惜时》告诉我们:“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的道理;2005年上海中考的《我的教师》歌颂了刘老师身残志坚,敬业爱生、乐观向上的品质,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读到这样的文章,心灵一定有所感悟。
  2.选享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当代科技、经济、文化水平,符合社会的发展,且语言优美。中考语段阅读是学生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要发挥中考语段阅读的教育功能,给学生以文学、科学的滋养,让学生在思考中有所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中考语段阅读选文不宜选离现代时间较远、语言表达晦涩、难懂的文章,否则对学生的阅读会产生障碍。如果选科技说明文,最好选反应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文章,不宜选专业性很强的文章,也不要选名词、术语过多的文章作测试材料,应以浅显易懂有当代科学价值的文章为主。如2005年湖北黄冈卷《纳米卫星》、杭州卷《神木》,让学生在阅读科技作品中“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3.选文应适当控制难度及篇幅。中考语段阅读的选文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阅读材料,学生阅读后不知其所云的文章一定不能选用,极其抽象深奥的文章也不要选,选文的难度应与教科书文本相当,内容过深过浅都不适宜。选文的篇幅也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00字左右为好,选文过长,势必增加试卷的总阅读量,减少学生的思考时间。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语段一般2-3个,阅读量控制在3000字左右。如200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200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文化考试语文卷”,现代文语段阅读都是3个,阅读量都在3000字左右。
  4.选文应以课外材料为主。毋庸置疑,语文教材的选文大都是典范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但多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围着语文书打转”,大多数语段都被反复使用,现在可出的语段阅读材料不多,如继续考课内语段,很难从命题上有新的突破,会让学生产生考“陈题”、考前背“题目”的错误印象。选课外文章作中考语段阅读材料,教师在教学上可以放开“手脚”,不再是教师讲“教参”,学生背“教参”,可以避免教师为了复习应考而搞题海战术,基本消除了教师猜题押题的现象,以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学生可以“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教育部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多淡化了课内语段的考查,加大了课外语段阅读的考查。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已很难找到课内语段阅读了。
  有了好的语段阅读材料,还要命制出优秀的高质量的题目。
  1.题目的命制要处理好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理顺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要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但这种重视不是要求考死记硬背的知识,也不是考名词术语,而是要设计出结合语文实践、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的试题,考查学生理解、感悟、表达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还要充分体现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体现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要考虑突出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个人理解上的差异性,题目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足够合理的空间,提供思维驰骋的平台。近两年全国不少省市语文中考卷语段阅读的考查在这方面都有所体现。
  2.题目的命制要控制好难度。中考不仅是高中阶段招生的重要依据,还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教育部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意见就提出了“注意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因此,中考阅读题的命制要把对语段的阅读和理解作为前提与出发点,避免出超越课程标准范围的题目,不出偏题怪题、大而空的题目或与语段无实际联系的题目。如某省的中考题:“请发挥你的想象,为建筑抗震房屋想一个办法。”这道题预期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实际却游离于语段的内容之外而去考查学生关于建筑学的内容,就中学生现在的能力水平而言,是难以回答这道题的,即使是学生展开想象也不一定有科学根据。再如某市的中考题:“说说你的读书习惯并作简评”,这道题的设计与语段阅读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离开语段阅读本身也能答题。
  3.题目的命制要有一定的开放度,要尽量编制出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的题目,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回答问题,自由发挥,以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2005年北京卷19题“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在认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写出感触最深的一点,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又如2005年陕西卷14题“请就这篇小说的内容主旨或写作特点进行探究、质疑,并在你探究、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对内容主旨或写作特点进行探究与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在命制这类题目的同时要制定出清晰的可操作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需制定出不同水平层次的评分等级标准,评分标准的制定要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不能只是“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不能把评卷教师的权力无限度放大,以产生评分的随意性。
  中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及题目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1页。
  江苏镇江布第六中学 2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