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文学作品阅读考试对教学的导向性
作者:李都明
是阅读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缺乏整体感知,就很难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和感知形象的完整性乃至意境的精妙。同时,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说,分析概括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分析概括必然涉及到作品的整体感知,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全面。因而,高考试题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今年的全国I卷,每一道试题,不管是对重要词句的理解,还是概括鉴赏,都以整体感知为基础,强调考生这方面的能力。而每一道试题的解答,都必须有一个对问题分析概括的过程,才能得出准确全面的答案。
三、加大鉴赏的考试力度,突出个性化鉴赏
既然文本的创造始终伴随着读者的背景知识,并且是在它的支持下通过情感与智力所展开的文本解读活动,那么这种创造必然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必然体现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情感就是审美动机的基础,也是文学鉴赏的基因。中学的文学教学本身就担负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责任,因而,在教学中鉴赏评价是一个重点,但由于观念和素质的制约,这个层级也是一个难点。在以前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仅仅依据“教参”对这个环节作一个概括而己,以前全国高考对此也关注不够,一个多项选择试题确实很难体现学生的实际鉴赏能力。在去年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三套全国试卷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前的选择题全部改为主观题了,而且今年的试题又延续了这样的命题思路。以今年全国I卷为例,第15、16题以“根据你的体会”“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强调了读者知识背景的参与和情感的调动,显示了主观鉴赏的层面。这是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对应的。这个变化,既承认了阅读鉴赏个体性的存在,又对中学语文教学重视个性化鉴赏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我认为,给予怎么高的评价都不过分。此外我们还看到,受全国卷的影响,今年各省市的试卷也以这种思路进行命题,这是令人欣喜的。
以上所谈全国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的“三个突出”,正是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这样说,全国高考试题为我们怎么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提供了一个线索、一个示例;当然,在教学程序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如果对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试作一个展望,以我个人之见,应当突破文体的限制。长期以来单一地以散文作为语言材料,势必在文学作品教学中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我们期望命题专家积极探索,在选材上能够突破禁区,敢于向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延伸和扩展。
福建漳州普教室 363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