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我心中的语文
作者:王秉蓉
首先,语文应该姓“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而这所有理念的体现都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语言实践。为此,语文课就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感受语言魅力的空间,就应有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有学生推敲玩味的品读,有学生潜心探究的研读。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语言实践不断去感受语文的魅力,去领悟蕴含在语言深层的哲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语言实践过程。“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泰戈尔诗意的语言给了我们语文教学一种更形象的解读。语文教学中“水的载歌载舞”就是亲近语言,就是品味语言,就是细读文本,语文教学有了这样的载歌载舞,才有学生的语感获得,才有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有语文的姓“语”。
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认识,从2003年开始,我在全市的语文教研活动上,反复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提出了细读文本的主张,呼唤课程改革背景下语言训练意识的回归,呼唤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力求让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能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的魅力中,去领悟蕴含在语言中的哲理。思考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又再次升华。
其次,语文必须是人文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关注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同时,必须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应该是人文的,人本的,语文应该是学生心灵的栖息地,是精神的家园。钱理群先生曾针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流失严重的现状大声疾呼,语文教学应该给我们的学生一个精神的底子。这精神的底子是什么?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人文的情怀。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以语文知识,还要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在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高尚的人文情怀引领学生去体会文本中的真善美,以自我人生的积淀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体味人类的精神追求,去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幸福与苦难。在阅读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和朱自清的《背影》中我们何尝不能引领学生去体会滋养我们生命的亲情;在阅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时何尝不能让学生去学会敬畏生命;在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们何尝不能引领学生去感受人生的苦难,去学会一种面对苦难的智慧与勇气;在阅读史怀哲的《我的呼吁》时何尝不能够引领学生去体味尊重生命的伦理,在作者深切的呼吁中去感受一种责任,去养成一种责任;在阅读鲍鹏山的《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何尝不能引领学生去读懂一种达观,读出一种人生的境界。语文是丰富,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有责任在语文的课堂上给学生以丰富的精神滋养,养成一种高尚的人文情怀,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语文的要义。
多年后,我们的学生也许会将我们在课堂上所传授的语文知识渐渐遗忘,但是我们在课堂中所给予他们点点滴滴的人文关怀却会融入他们的生命,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这在我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是有深刻感受的。“在我们共同走过的一年中,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笑,特别是你教导我们的一句话‘先做人,后做学问’使我至今难忘,你是一位十分开明的而又有主见的老师,你的课堂不是那样的死板,相反是十分活泼的,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谢谢你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没有拘束的天地。最怀念你给我的一句话:你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孩子,对吗?王老师,希望你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幸福快乐走下去。”这是我离开学校到教科所工作前其中一位学生给我的临别赠言,每每翻阅学生写给我的那些话语,我心中都存有一种感动。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先做人,后做学问”,当初自己最朴实的教育想法又一次得到学生的认可。现在,我虽然不能天天面对学生,不能站在三尺讲台和学生共同去体味语文中丰富的人生,但作为一个普通的语文教研员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
我心中的语文就是这样的,有语言的熏陶,有语言的品味,有精神的滋养,有人文的情怀。它是生命的,是生活的,是本色的,是自然的,是丰富的,是美丽的。它开启学生的悟性,启迪学生的灵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欣赏祖国语文,热爱祖国语文,乃至融入到他们的生命和灵魂之中,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研的路是漫漫而修远的,我在学习中获得了智慧,在研究中获得了快乐,作为一名基层的语文教研员,在魅力无穷的语文面前,我永远是一个不倦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四川成都市教科所 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