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拟写广告语

作者:曾俊芳

告时,各种句式都可以使用。
  学习了方法,该尝试着写一写了。请大家先看一看,下面四则材料中可供你们选择的公益广告话题是什么?
  (材料一)戊戌时期,光绪召见梁启超,梁启超的粤方言将“考”说成“好”,把“高”说成“古”,光绪圣耳垂听仍闹不明白。
  一次政协会上,竺可桢先生发言因绍兴土音浓重,大家听不懂,只好请人翻译。竺先生慨叹:“我说英语能够走遍世界,我说中国话却走不出家乡!”
  生:强调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材料二)一张公园图片,观赏草地上出现了几条弯曲的小路;几根竹子上都刻着“某某到此一游。”
  生: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材料三)国际在线报道:俄罗斯交通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俄罗斯全国共发生19万起交通事故,造成3.3万人死亡,22.5万人受伤,在这些交通事故中,有80%是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超速行车和酒后驾驶。此外,2003年,俄罗斯全国遭遇突发交通事故连累而死的行人有8000名,受伤者为4.3万人。
  生:安全重于泰山,驾车注意安全。
  (材料四)播放Flash《狼来了》
  生(齐答):做人要诚实。
  师:那就请同学们在这四个话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创作,待会儿来交流你们的成果。
  (5分钟以后,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酒肉穿肠过,容易出车祸。(学生有笑的、有鼓掌的,有叫好的)
  师:这位同学的广告语非常好,既押韵,又仿拟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生:我和刚才这位同学一样,也用了仿拟的方法。我的广告语是:“今天上课不讲话,要讲只讲普通话。”(众人大笑)
  生: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生: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生:手握方向盘,时刻想安全。
  生:华夏是我家,推普靠大家。
  生:我四则广告都写了: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手下留情,脚下留青;诚由心出,信由行为;普通话——13亿颗心与心之间的桥梁。(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用了一番心思,运用了多种方法,创造出了让大家都赞美的广告语。还有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成果让大家分享?
  生:(站起来就唱)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普通话代表我的心!(生有鼓掌的、有大笑的)
  师(面带微笑):你这应该属于搞笑版的广告语了。今天这节课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能熟练地运用老师介绍的方法拟写公益广告语,美中不足的是关于诚信的话题写的人比较少。我们对于公益事业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拟写广告语层面,更应该落实到平时的行为中,可以从爱护学校的公物,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关心身边的同学做起。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
  师:今天留给大家的作业是——
  (投影:不喜欢烟囱,就不要当烟囱。一张图片,林立着无数燃烧着的香烟,天空中浓烟滚滚)
  请拟一条“吸烟有害健康”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后记]这是我参加学校学科教学大赛的一节公开课。我认为这节课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耳、动眼、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创造者。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交流自己写的广告语,初次尝到了创作的喜悦,对写作文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也有积极作用。那天下课后,我注意观察了一下,没有一个同学再从草坪上走回教室,都绕道了。我想,能让学生改正自己的某些行为,这节课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点评
  
  不可或缺的“实践”与“综合”
  王照福
  曾俊芳老师的《拟写广告语》一课是新课改下语文活动课的优秀样本。从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教学环节与教学情境的设置与把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中,都彰显着教者对新课程理念的准确把握。
  教师以“拟写广告语”为活动平台构建知识框架,综合运用设疑、点拨、鼓励、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心灵,为同学们营造了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无拘束的活动中,尽显自己的才能。教师知识讲解清晰、明了,使学生掌握了广告语的内涵及创作技巧。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但究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笔者认为有以下不足:
  一、实践性黯淡。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强调借助学生的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本课充其量说是一节“模拟广告语”的专题知识讲座,整节课是教师在讲解有关拟写广告语的知识和创作技巧,从形式上看确实热热闹闹,但学生的参与完全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预先设定的,这就限定了学生们自主实践的空间。这堂课实质上不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而是教师在“教”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二、综合性不足。本节课的结束部分,教师让学生以“1.说普通话2.护花护绿3.安全驾驶4.呼唤诚信”为话题进行广告创作,可以说是本节课“实践性”突显的部分,但综合性明显不足。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目的是整合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实,一则优秀的广告完全可以借助光学、声学、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共同营造一个恰当的艺术背景,使景、语、情共融,从而实现广告的目的,而本课尚拘泥在语文学科的修辞、押韵和句式变化上。当然,这是不是曾老师注意到了目前颇有影响的“关注文本”的主张,因此努力想使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更有“语文味”呢?
  黑龙江牡丹江市二中 157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