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语文教学的五种“别扭”

作者:赵宪宇




  一、一条似乎不变的“流程”
  
  我们都曾经经历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1.导入——一定要循规蹈矩。比如要讲与端午节背景有关的文章,导入就一定要讲屈原的故事,一定要用端午节的来源来导入,尽管这些内容连学生也完全了如指掌了。导入要有价值,要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就像是写一篇文章。不如用韩国人抢注端午节和端午节“申遗”成功的事例来导入,很能说明传统文化竞争中的商业化意识。
  2.作者介绍——非得是生平与成果等。作者的生平和成果要说,但与作者有关的典故、传说、故事介绍一些,可能更生动,学生也更感兴趣。另外时间上也应该注意,不一定要放在教学的开始介绍,可以结合课文讲解的需要来介绍,不一定是教师介绍,也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自己交流。
  3.分析文章——都是教师提出问题。问题有多种来源,有教科书本身的问题,有教师提出来的问题,也有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比之下,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可能更有价值。
  十个教师的问题也许不如一个学生自己的问题有价值,尤其是通过研读课文后而提出的问题。
  分析文章最好不要由这样四部分组成,即划分段落,分析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那样太让学生感到厌倦了。
  4.读课文——大都是一人读到底。一人读,众人听。并且往往是班级里读得最好的读,其他的学生好像不需要培养朗读能力。读课文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形式,也应该是全体参与。回答问题也是这样,一个学生回答到底,其他的学生稍微陪衬一下。学生是主体,但教室里不应该有主角。
  5.总结文章——寻觅最佳的结论。本来有四种选择,而且都有道理,教师就没有必要找出最佳的答案。要追求个性化的理解,要求统一,不求最佳,本来也没有什么最佳。
  6.作文训练——得意于课文续写。应该说所有的续写,都是狗尾续貂。高鹗那么成功地续《红楼梦》,还是赢得骂声一片。让学生试着练练可以,但一定要谨慎。如果学了《项链》续写一篇,学了《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一篇,学了《皇帝的新装》续写一篇,学了《阿Q正传》续写一篇,是否有些过滥。
  7.下课——坚决拖课。我基本上没有听到能够按时下课的课。是否老师们认为,如果是铃声一响,马上就下课,显得自己工作不认真呢?尽管现在有人提倡,一节课可长可短,但我还是认为,短一点可以,长了无论如何不好。
  总之,我感觉现在的教学还是在结构上太死板,程序太机械。新课程要活起来,包括内容和形式。
  
  二、一个很流行的“提问”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语文教师上课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刚读完一遍课文,教师马上就提问,文章哪一段或哪一句写得最好,或者最令人感动。有的教师解决了所谓的重要句段后,整篇文章的学习也就算结束了。有一次,一位教师上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上来就问学生,哪一句写得最好,最感人。学生无所应答,但又不能不想法回答。结果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只好牵强作答。下课后我和这位教师讨论,问他认为哪一句最好,他居然也回答不上来。我说郭沫若要是还活着的话,他会生气的,因为他肯定认为仅有那么几行的一首小诗,肯定每句都是经过反复锤炼的,都应该是好的,感人的。
  语文教学要有具体的分析,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也是会有最好的句段的。但我认为,语文的整体感知很重要,特别是在文章教学的初期阶段,更要整体的把握。在整体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分析,才准确。而有了基础,有了铺垫,才可以更加深人。这样的推进符合学生的感知程序和规律,也应该是科学的教学流程。文章中如有写得最好的地方让学生自觉来认识,有最感人的地方,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而不是教师硬性地要求学生一定要挑选出来,可能更为真实。也许有的教师提出,先让学生学会分析最精彩的句段,进而再把握全篇也是一种学习途径。我们不否认因为部分内容的出色,而有助于学生去了解文章的全貌,但那更多的是从兴趣的角度出发的。语文学习,要有兴趣,但也要有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角度,更要有思维的角度,必须对学生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来要求。语文学习毕竟不是句段的欣赏,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章法和文法,学会一种整体的驾驭和运用能力。
  再说,从逻辑学上看,要学生找到最佳的句段,也不十分科学合理。因为既然有最佳,那就应该有不好的地方。可我们很少听到教师从这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一篇文章如果有最佳的地方,也是因为它在全篇中的地位决定的。就像一个人,最美的是嘴巴的话,那肯定有一个配合适当的脸庞。否则仅有漂亮嘴巴或眼睛是没用的。学一篇文章就像看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大观很重要。有了好的轮廓,然后再把握细节,感性和理性的思维就都能调动起来。
  
  三、一种急功近利的“表态”
  
  听课的时候,有很高的频率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总留出时间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表态。语文教学尤其如此。
  听到一节语文课,讲的是抗美援朝的内容。里面讲到了朝鲜战场的艰苦情形,离下课还有15分钟的时候老师开始让大家表态了。问题大概是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像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学生一个个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当然很多都是自己的决心。决心也很统一,就是学习刻苦,不怕吃苦。《金色的鱼钩》学完了,要表态,《魔羚飞渡》学完了也要表态,《祥林嫂》学完了,更要表态,不少课都有这样的尾巴。
  一种精神的培育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有的品质是需要终生修炼和追求的。立即见效,尤其是在思想教育的领域里,可能是违反常规的。来得快,去得也快,老师一定要学生讲自己的心得,学生作为任务,又不能不讲,讲出来的话也很难说就是真心的话。
  立即表态是有急功近利之嫌的,还可能有某些社会上的成分在其中。作为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在教学中过分明显的思想品德教育,灌输知识方法不当,学生接受就困难。进行思想培植,如果一味的硬性地灌输,可能更为偏颇。
  
  四、一顶不十分合适的“课帽”
  
  不知起于何时源于何地,中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上课了,前3—5分钟,或搞一段演讲,或朗诵几首古诗,或念一篇学生作文,等等。我们起先称之为“课头”,但后来想想,“头”毕竟还与身是一体的,而不少教师开场5分钟内容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主体内容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就改称之为“课帽”。
  帽子,是身外之物。戴好了人就可因帽子而光彩夺目。但如果戴错了,比如性别之误,季节之误,张冠李戴之误或其他更甚之误,那么这个帽子是否有点滑稽,是否还有必要戴?
  其一,影响了整节课的协调性和流畅性。一节课就像是一条流动的河,有头有尾,中间还有激流和波澜。保持其流畅性,就要特别注重课堂结构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