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学生的情感是易碎的玻璃

作者:陈济灿




  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常常出乎教师的“预设”,有时精彩纷呈;有时却局面尴尬。这里叙述的是本人在七年级语文课中的两个突发事件。
  
  一、“我们两人一起读”
  
  《安塞腰鼓》一文的教学由安塞腰鼓的录像片段导入,看着气势恢弘的表现,学生们情绪激昂。我见时机已到,便想适时转入“整体感知”这个环节:
  “谁来读一读《安塞腰鼓》?”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华臻伟同学(语文尖子)异常兴奋,正跟旁边的同学说着什么,我便叫他朗读。不料,他站起来说:“老师,我和王坚一起读!”当时我闪过一个念头:两个人一起读,感情怎么读得出来呢?便说:“还是你一个人吧。”不知怎么的,华臻伟低下头,小声说:“我不会读。”样子,显得有点儿倔。“不会读,这不可能!”我心里这样想着,远远地用目光盯着华臻伟。教室里一片寂静,不少同学也回过头去看他。我竭力稳住自己的情绪,平静地说:“拿起书来,读!”这个“读”字声音不高,却不免带有不可违抗的口吻。华臻伟看了我一眼,终于开始朗读课文了。毕竟是语文尖子,朗读得还挺不错的。学生们的表情随着他的朗读而变化着。《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又继续下去了。
  以后的各个教学环节都进展得很顺畅,按我的教学设计展开、结束,学生也配合得不错,发言的学生虽比往常少了一些,但是也还可以。不过,在课的顺利进展中,我总觉得这堂课不是那么“入味”,有一种说不清的沉闷;学生在课中的表现缺乏激情,往日那种飞扬的神采不见了,富有创意的课堂亮点不见了,学生似乎懂事了一点儿却也离我远了点儿。
  课后,我找来华臻伟,问他为什么要和王坚一起读。他说:“安塞腰鼓的表演气势宏伟,力量强劲,我和王坚都觉得一个人朗读很难读出那种气势、那种力量,所以想两个人一起读。”“这个想法很好嘛!为什么当时不说呢?”我脱口而出。华臻伟委屈地说:“你当时根本没有让我们说嘛!”……“你说‘不会读’是赌气吗?”我又问。“既是赌气也是真话,当时我确实担心一个人读不好。”
  我深深地后悔甚至恨自己,我的教学是多么的呆板、多么的武断;教学机智哪儿去了?教学民主哪儿去了?教学的沉闷就是我自己造成的,是我影响了学生的情绪,破坏了民主、和谐的“情感场”。
  课堂教学机智要求教师能针对偶发事件的干扰,立即改变教学信息传递系统既定的传输程序(如教学计划、教案),重新拟定教学的传输程序,维持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我,当华臻伟提出“我们两个人一起读”时,只是凭经验拒绝了他,一个富有创意的教学亮点被自己扼杀了,难怪学生出现抵触情绪。
  新课标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民主、平等。“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我,在学生提出要求时,竟死守陈腐的经验;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时又无意中以“师道尊严”来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旨意。难怪“教室里一片寂静”,“营造”了紧张的课堂气氛。
  陶行知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的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学生的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钱梦龙老师也说过:“儿童在感到安全和愉快的环境中,有可能自我激发。”重温教学行家、大师的话,我感到惭愧。
  
  二、漏写了一个“家”字
  
  在反思“华臻伟事件”中,我记起了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一幕。
  那是上午第一节课,我对原先设计好的导语不满意,可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导语。“还是直接揭题吧。”踏着铃声,我匆匆走进教室。
  师生问好后,我便不动声色地写上课题,刚停笔,学生们就发出一片哄哄的议论声,有那么一两位学生竟然发出“嘘嘘”声,喝倒彩。我莫名其妙,回头扫视全班学生,谁这么大胆!一股怒火隐隐从心底升起。几个同学喊起来:“老师,漏写了一个‘家’字!”我回头一看,果真漏写一个“家”字,把课题写成了“福楼拜的星期天”。“漏写一个字值得这样大呼小叫吗?”我强咽下要出口的话,默默地补上一个“家”字。不能简单从事,直觉告诉我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机遇”,便随即反问道:“没有这个‘家’又何妨呢?”也是那个华臻伟调侃性地答了一句:“老师,没有那个‘家’确实无妨,反而更好,因为你可以天马行空,想到哪就到哪里了!”说得全班同学都笑起来。听着这话心里不怎么好受,觉得这话有点过分,想批评他几句,但又感到这话于课无妨,而且调节了学生的情绪,算了,还是顺水推舟吧:“看来有‘家’与无‘家’确实不同,那么,就请大家具体来说说有哪些不同?”
  “《福楼拜的星期天》这个题目主要写福楼拜一个人的事,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可以写几个人。”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写的事情限在‘家’中,没有了这个‘家’字,事情就不一定在家中了。”
  原来,学生真的很聪明!我又顺势导入课文:“说得很好,看来,我们不能随便丢一个字,不能随便增一个字。福楼拜便是一个对用词要求极高的人。他曾对他的学生——《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莫泊桑这样说: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而决不应该蒙混。福楼拜的严格要求使莫泊桑成为了‘短篇小说巨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位巨匠的文笔。”学生满怀激情投入阅读。
  后来在这节课上,同学们思维活跃、亮点频现,对莫泊桑的用词大为赞赏:
  “‘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这一句中的‘仰’写出了屠格涅夫落落大方,不拘小节的大作家风度。”
  “‘仰’字还写出了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亲密关系,他在福楼拜家自然、随意、无拘无束,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皙的脸’这一句中的‘盯’字用得好,写出福楼拜在听屠格涅夫谈话时的专注与钦佩之情;同时也衬托出屠格涅夫讲话有‘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左拉)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一句中的‘歪’字用得特别好,极形象地写出了他微微发胖的身体爬上六层楼后‘累’得不愿正一正身的样子。”
  ……
  这节课中,因漏写“家”字,学生发“嘘”声,出现尴尬场面,我没有简单加一个“家”字了事,也没有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首先是意识到这是一个教学机遇,然后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保护了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听着学生的话虽然感到“不怎么好受”,但还是控制自己了的感情,使课堂保持了昂扬的情绪,促成了以后的教学过程亮点频现。
  突发事件,是语文课中经常会遇到的。实施新课标后,教学比以前民主多了,这种“突发事件”也就会更多。这些突发事件教师处理得当,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发挥,就能激活学生,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思维,影响整堂课的效果。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会形成一个“情感场”,“情感场”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课堂教学,但她犹如易碎的玻璃,一不小心就会被你碰得粉碎,而一旦碰碎了,要想在短短几十分钟里重塑和谐的氛围简直是不可能的了。如何面对这些突发事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从以上两个突发事件的处理看,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不随意发泄自己的情愫,是处理好突发事件的法宝。
  浙江上虞市梁湖镇中 3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