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动态生成须避免的几种倾向

作者:娄 林




  动态生成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师生互动生成,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这是教学行为方式的革命性转变,所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几种盲目追风的倾向,须尽力避免。
  
  一、绝对化倾向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思维的生成,因而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新课标提出“动态生成”的概念,是相对于“接受”而言的,而“预设”则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而在我们否定旧的教学观、强调生成的重要性时,有人却把二者对立起来,片面夸大生成的作用,认为“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把动态生成视为课堂精彩的主因。于是正常的备课、写教案也受到了质疑。例如,某刊策划的“现在还要不要写教案”的讨论,主张“不写教案或只要写简案”的一方就把“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作为其理论依据。于是,课堂教学可以不以文本为依托,可以偏离教材的实际,进行“无中生有”的生成和创造。比如讲《孔乙己》,可以无中生有地生成出孔乙己告状的情节,给孔乙己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独一无二的人物穿上现代人的服装,走进法庭,居然竟能把官司打赢。而我们从小说中见到的只是—个苟活着的、备受欺凌、毫无尊严、窝囊到极顶的孔乙己形象,丝毫找不到他告状以及胜诉的任何可能性,这种完全脱离了教学主题和文本整体立意的生成,有何意义?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学生能互动生成,想方设法促进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互动,生成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学生的生成并不都是有用的,也不是学生生成什么,教师就必须肯定什么。对于学生的生成,我们有时要放大,有时要适当延时,有时要果断搁置,有时要因势利导。比如,当学生提出让孔乙己打官司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就其可能性展开讨论,以进一步了解其性格特征,理解科举制度对生命的扼杀和戕害,可教师却离开文本自身的客观性和前提性,让学生作些不着边际的猜想,还美其名曰“创造性阅读”。这就背离了课堂生成的基本要求:生成必须是思考的结果。教师仅有互动生成的意识是不够的,学生的生成也不等于就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学生作为互动生成的主体,如果缺少教师的引领,往往会迷失目标,疏于思考,而真正有效的生成,应是有明确目标的生命旅程。在这一旅程中,我们应时刻受到预设目标的观照,发展目标的引领。如若不然,学生虽然在互动中生成了,但并没有学会他原来不会的方法,增进他原来缺乏的认知。所以,对学生来说,经历这样一个生成的过程与没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是教师的无为,是教师引领作用的旁落而滑入了“学生中心”的泥潭。
  
  二、随意化倾向
  
  新课改条件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多纬度互动生成的过程,但这不是漫散无序的,而是有预设、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却被误解为断线的风筝,可以放纵心智,不顾方向地任意翱翔。主要表现有:
  1.片面否定预设的作用,将教学预设视为可以随意更改、可有可无的“临时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随意变更教学环节,或随意升降教学要求。如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通读课文后问:“明白这一课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许多学生答道:“明白了!告诉我们要热爱生命。”这时,教师果断地说:“既然大家都明白了,那就不再多讲了,自己完成作业。”我们是不应该将教学禁锢在死的教案上,要随着变动不居的教学流程调整预案,随机处置,但总不能信马由缰,仅凭学生的一知半解就改变把阅读引向深入的预案,而使教学目标大打折扣。
  2.无指示性的提问促进着无目标的生成,使教学变得犹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就是哪儿,混乱而随意。在阅读教学中,无论读到哪一课或哪一段,都要千篇一律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一说你感悟到了什么”或“你读懂了什么”。于是学生就漫无边际地说“感悟”,教师就一个劲地点头,对学生的生成资源既不作梳理,亦不作提升,一堂课就这样反复进行,直至终结。不顾文本的特点和内涵,泛泛地提问,泛泛地生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构就处于苍白而紊乱的状态。生成,在失去其基本指向的情况下,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3.漠视非预设生成。“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都是师生互动的结果,两者联系密切,相互辉映,展现学习之美。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非预设生成给教学带来的结果往往具有两极性——尴尬和精彩。对教师个人来说,心里都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担心非预设生成会使自己下不了台。因此,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采用多种手段,以保证有尽量多的预设生成、尽量少的非预设生成,或者对非预设生成采取漠视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附带一种心理活动:“我的想法,老师满意吗?”“我的答案是老师希望的吗?”这样势必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而“非预设生成”的不可期遇性都会给师生带来意外的感觉。这种意外往往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冲动,如果探究活动有收获,学生就会有积极的情绪体现,生命的活力和灵动经常在这样的情境中让人感动。
  
  三、泡沫化倾向
  
  无论预设生成还是非预设生成,都离不开真实的、自然的课堂生态环境,是师生情感、思想、思维成果的自然流露,是生命之旅中一段真实的过程。但是,我们发现许多课例中的生成不真实,不自然,缺少生命的本真,人为的、虚假的、雕饰的痕迹太重,看似美丽,却不实在,犹如泡沫一样,只能炫人眼目,而无实际意义。
  在许多情况下,“生成”不是学生思考活动的成果,而是借学生之口说老师想说之话。于是,有些观摩课、展示课,就成了课前老师写台词、课上学生背台词、师生合演一台戏的过程,尽管学生的生成是滴水不漏,有的甚至是妙语联珠,脱口而出,但因缺少思考的过程和思维的撞击,总让人感到“生成”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没有思考生成的材料只能是无效的泡沫。笔者曾听一位老师讲《安塞腰鼓》,当时真佩服得五体投地,师生通过美读感受生命的律动,通过品味领悟语言的内涵,教师精彩的导言和结语,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的整散结合的诗化的语言,再配合多媒体录像,营造了充满多种审美意象的课堂氛围,让我着实感动了一番。但是对学生不假思索、对答如流的“生成”总觉有些狐疑。后来我翻阅《中学语文教学》杂志,读到《<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一文,才发现那位老师的讲课完全是以此文作为剧本导演而成,学生的“精彩生成”就是原文写在“明确”语段中的台词,完全是精彩预设一字不漏的翻版。这种事先分配给学生的语言材料并不能表达学生的真实思想,只是让学生充当了一个服帖的道具而陶醉于虚假的美丽之中,达不到教学的实效。
  一个高效而灵动的课堂,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预设中孕育着生成,生成中丰富着预设。让我们发扬科学求实的精神,去掉虚夸与浮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还学生一个袒露心声、放飞真情的原生态世界。
  贵州桐梓县第二十三中学 56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