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对英雄的叩问

作者:董建兵




  教苏教版七年级教材《“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同学们对文中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后的危机时刻表现出镇定自若、公而忘私的精神,无不表示敬服,但对于哈尔威船长最终的选择——与“诺曼底”号同沉大海的做法,却有颇多疑义。
  首先,活着的英雄还是不是英雄?根据小说来看,海难来得极其突然,这是人们根本无法预料的,所以对于“诺曼底”号的当事人哈尔威船长来说,从法律上应该不会负太多的责任,那么对于哈尔威船长最后的选择——选择与“诺曼底”同沉大海这一举动,同学们着实感到有些费解。因为,根据当时的情况看,哈尔威船长应该还有逃生的机会。在哈尔威船长指挥最后一个船员离开“诺曼底”号后,即使救生艇上坐不下,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航海经验的船长来说,凫水过去也应该不是什么问题,那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死亡呢?上课时,大家对这一点提出了颇多疑问。对此,我也不能给同学们一个圆满的回答。于是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活着回来的英雄还是英雄吗?从小说看,作者无非是想通过一次偶然的海难事件来塑造一位令人钦佩的“神”,从而能轻易地打动更多阅读者的心,因此,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身上就必须有许多常人所没有的品质和精神。诸如危难之际的镇定自若,逃生时的先人后己,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不迫等等。假如,小说仅仅写了哈尔威船长如何救人便戛然而止,那么小说对哈尔威船长这个形象的塑造便显得肤浅,难以感人了,所以,可以说小说一开始便注定了哈尔威船长的命运——只能是“死”路一条,即以哈尔威船长的“死”来进一步彰显他作为一个英雄形象的光辉,换句话说,一个活着回来的船长,是很容易被人们忘记的。
  其次,哈尔威船长是不是真的该死?大家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小说最后说“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从以上描写,可以认为哈尔威船长是在别人关注的视线里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的。看着哈尔威船长踏上死亡之路,人们又做了些什么呢?难道在潜意识中认为,一个出了事故的船长是该死的,而且死亡是对一个该负有重大责任者的最大奖赏吗?假如不是,那为什么没有人伸手去救哈尔威船长,即使最后几个离开的船员,看到自己的船长有与自己心爱的船同归大海的念头时,也该有所表示啊!难道在灾难面前,人们都真的变成了“可鄙的利己主义者”了吗?小说中始终没有提及有人想要伸手挽救哈尔威船长性命的话或者举动,看来这该是小说中的一处败笔,因为他不符合人们通常的心理,即使是在逃生的关键时刻,人们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忘记平时患难与共所结成的真情和友谊。否则,只能认为哈尔威船长平时就太独断专行,早已成为一个“独夫”了。
  第三,哈尔威船长真是为了成就自己的英雄形象而选择了死亡吗?用书上的话说是“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哈尔威船长的“死”不仅使这个人物更加光彩夺目,而且也在我们的心灵上树起一座“英雄”的丰碑。但是,上课时,有的同学却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哈尔威船长的死是不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呢?因为投资这么大一艘船,无论对于一个公司,还是对个人,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作为船长的哈尔威,理应有责任保护好这艘船。但这艘关系许多人身家性命的船却出事了(尽管主要责任不在“诺曼底”号),一只船的沉没,可能会导致一个公司的破产,或者至少会给许多家庭带来不幸。想到这些后果,且不说法律上的责任,仅是道德和良心上的谴责,恐怕就令这位“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老船长难以承受了,正是想到这个可怕的后果,所以老船长选择了“与自己心爱的船一同沉入大海”,这既使自己免于遭受道德和良心上的折磨,也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一个无可挑剔的船长形象。这样解读哈尔威船长可能过于残忍了,但我们也没有足够的理由来驳倒学生的质疑。传统课堂上,我们往往只有一种解读、一种思路,大家不约而同地往那种大而全的解读思路上靠。新课标一再提倡我们的个性化解读,但我们在这方面往往做得不够。今天,我们这样来解读哈尔威船长,虽然有些“残忍”,并有损“英雄”哈尔威船长的光辉形象,却也为我们一贯的、狭隘的文本解读思路增添了一些活力,也使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离一个普通人更“近”了,也许,“走下神坛”的哈尔威船长,才更符合当时的实际。其实,无论怎么看哈尔威船长的“死”,都不会影响哈尔威船长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更不会影响我们对哈尔威船长的钦佩和尊敬。
  山西长治惠丰中学 04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