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指南录后序》教学杂记

作者:王栋生




  编者按:随着高中课改不断推进,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自治区开始使用新编高中语文课本。下面发表的都是有关新教材的研究文章,以后我们还将陆续刊出,欢迎老师投稿。
  
  一
  
  20年前教《指南录后序》(现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设计过一个导入。先让学生复背文天祥《过零丁洋》,然后板书七律《夜舟》:“卧听钟声报夜深,海天残梦杳难寻。一楼欹侧风正恶,灯塔微茫月半阴。良友渐随千劫逝,神州又见百年沉。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让学生读过,问:“这首诗如何?”学生称好。问:“谁写的?”学生猜“可能是文天祥的另一首”,我说不对;学生随后乱猜“岳飞”“陆游”“林则徐”,都不对。尔后我写出“汪精卫”三字,并告诉学生他是在日本军舰上写的,众大愕。有学生醒悟,说“诗写得再动人,做了汉奸,就废了”。再指导学生读《指南录后序》,学生觉得文天祥的人生真不容易。其后肩周炎屡犯,为少写字,只板书汪精卫的《被逮口占》(“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作对比,效果也不错。现在做电子课件方便,还可以用《夜舟》作对比说事。
  
  二
  
  读《指南录后序》,稍微愿意动点脑筋,就会发现问题。那十八个“死”历来引人注目,被认为最能表现人物九死一生、矢志不渝的品格。旧教材甚至要学生背诵这一段。还记得有届学生集体背诵,每背到那个“死”字都故意加重语调,背完后全班大笑,弄得我啼笑皆非。这么一段痛切入骨的壮烈文字,学生竟不以为然,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讨论有如下看法:对武人而言,文天祥这一路遇到的大多不是什么麻烦,对逃难的灾民而言,很可能还没有文天祥那样的待遇,对底层的人而言,这几乎是他们在长年战乱中的“日常生活”;更何况,文天祥一路还写了足以结集的诗稿,也许可以说明他不是孤身一人,也并非日日“草行露宿”。处境未必到九死一生的地步,却煞有介事,小题大做,甚至把一些假设也当做了死地绝境。如:“……几徬徨死;……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于是学生问:这一段是否有点“做”?
  我在几次教学中,都不回避学生这一问题,而是启发他们去想:姑且承认作者对十八个“死”有点“少见多怪”或曰夸张,那么,一位状元为什么会这样写文章呢?
  通过对话,学生最终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结论。
  文天祥是读书人,他在仕途上比较顺利,相对而言,他缺少苦难和死亡考验。让一个读书人,特别是身居高位的读书人陷不测之地,经历那种曲折多变、一日数惊的离乱生活,在他确实“非人世之所堪”。当然,从行文也可以看出他的“迂”。可是,他在出入险境、颠沛流离中,就是那样认识生活的,他也就那样如实地把自身感受写出来了。要论夸张,文天祥远不如今天的读书人。如今城市高中生把步行20公里称作“社会实践活动”,事先宣传并作各项准备,设“筹备组”“后勤组”“收容队”,校长教师家长兴师动众,媒体还要跟踪宣传,相比而言,才称得上夸张可笑。
  正因为文天祥的这种“迂”,他也就能如实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文天祥在此番经历中那百折不挠、万死不辞的态度,与他此后正气凛然的就义一脉相承。所谓言必信行必果。
  我接下去提的问题是:如果文章不突出写这十八个“死”,又会是什么效果呢?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如果不这样表达,就显不出他的“迂”,而文章也就没有个性了。
  阅读古文,应当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了解作者的身世、性格特点;不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学生的阅读障碍更大,同时也会“浪费”文章。学生对文天祥缺乏了解,对古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也缺乏了解,他们更不了解古人接受纲常教育后所具有的伦理意识和死义精神,因而才会有那样的迷惑。
  
  三
  
  “将以有为也”语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后来经常在非常时期被人引用,也曾成为士人失节变节的借口。教学时涉及,一定要说清南霁云故事,说清文天祥引用时的背景,语焉不详,会造成学生迷惑。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原文: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中丞传后叙》所记张巡、许远杀妻妾而食宁死不降,过于惨烈。古代争战,不以民生为计,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许的死守睢阳,对于平民百姓未必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这篇名作为我们留下了南霁云义薄云天的英雄形象。南霁云笑言“欲将以有为也”,应当理解为找寻机会向贺兰进明复仇,——因为拥兵自重自保的官僚军阀比叛乱者更无耻。南霁云心目中,守睢阳的惨烈过程及城陷被俘,全是贺兰见死不救的后果,因而他的“欲将以有为也”合理合情。我注意到学生对讲述这个典故极感兴趣,由是想到,高中生能知道南霁云故事,有好处。
  
  四
  
  旧教材收《指南录后序》,删去“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一段二百多字,今苏教版必修本教科书将其恢复。一些教师见本段而大奇,不知所从来。删削前人文章,令教师习非成是,后果如此。这一段文字慷慨壮烈,亦是一篇之精华,当年教材编者为什么要删节呢?
  推测当年删节的原因,可能是受当时意识形态影响,以“尽忠尽孝”为封建糟粕,视作者之忠君爱国为“历史局限性”,担心封建文化意识影响学生。然而作这种删除客观上会带来两个问题。首先,有可能影响学生对人物的思想情感作出判断。“忠”与“孝”是古代志士必须经历的人生思考,无法回避,特别是在民族危亡关头。如果删除本段,虽然主观上保全了文天祥的“先进性”,但学生看不到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况且这一节文字表露出强烈的死义精神,与前面十八个“死”的经历一脉相承,是境界的升华。其二,从章法看,这一段接在那十八个“死”之后,议论气势宏大,为精华所在,如果删除,有叙无议,文章忽然收束,文气中断。
  无论是从人文教养还是从文章教学考虑,这一段不能删。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 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