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语文:我就是我

作者:周经纶




  当我们面对“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指责的时候,当我们听到“汉语,我为你哭泣”的时候,当我们读着“语文:你以为你是谁”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振聋发聩地喊一声。“语文:我就是我”?
  当我们看到莘莘学子的作业字迹潦草、错字连篇、语无伦次的时候,当我们在课堂上听到学生响亮的鼾声、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石破天惊地喊一声,“语文:我就是我”?
  是我们的底气不足吗?可我们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积淀!是我们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吗?新课程标准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是我们没有教学方法吗?传统的“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准传统的“授人以渔”“三主四式”“质疑点拨”,新式的“自主互动”“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百花齐放。琳琅满目,深究其一,或许便能受用终身。我们为什么不能喊“语文:我就是我”呢?
  我想,我们不敢喊的主要原因也许是:我们没能立足文本,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知道,语文文本是语文课程主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但由于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语文文本缺少深入的理解,也就造成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
  我们不敢喊,也许是就文说文就课论课,重知识轻能力,将人文性很强的语文课囿定在一个知识的圈子里。这不仅使语文课远离了生活,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阅读体验难以与自己的生活阅历、与过去的阅读储存、与自身的独特体验相互关联.从而关闭了学生思维的精神之门。无法生成创新意识。再加上课堂介入文本的方式陈旧,无论引导、解读,都是从头到尾满堂灌入,目中无人,缺少人文关怀。
  我们不敢喊,也许是浅尝文本就盲目拓展迁移,宽而不着边际。有的语文课一打开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默读分组读分角色读之后。教师就开始拓展了:或未入其门,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或远离文本真意肆意拓展,“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学生呢,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只能各行其是了。
  我们不敢喊。或许是不能立足文本,不让文本说话。这种课堂现象把文本自己言说变成了随意言说文本:不是文本说话,而是教师自己在说话,以自己的解读传递给学生,牵着学生鼻子走,预设陷阱,画地为牢,兜着圈子最终还是回归到教师的前提和结论上来;不是文本说话,而是教学用书在说话,教师成为教学用书的奴隶,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或把文本切割成无血无肉的碎片。肆意肢解,满足于一鳞半爪,缺乏直觉贯通和问题整合;不是文本说话,而是学生自己在说话,对原文浮光掠影,在蜻埏点水式接触后。即随意曲解、误读文本,以课堂师生互动对话表演或以多媒体音像取代文字阅读,呈现出热闹景象,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我们不能在屈辱的指责声中自暴自弃了,我们不能在令人汗颜的鼾声里沉默下去了。职责应该让我们从“边缘化”的苦海中昂起头来,在寂寞的实践里,用实际行动哪怕是颤音喊一声,“语文:我就是我”!
  为了这一声呐喊,我们必须深入地理解文本,坚定不移地立足文本并与生活和心灵融合。语文文本是目标的最直接体现者,是课程得以实践的具体保证,是课程的物质形态,没有文本作保证,课程只能是空中楼阁。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有利条件;它可以规范统一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它是学生系统高效有序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社会道德、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它对调控教学环境具有引导作用,也是调控教学环境的有利手段。语文课就得咬文嚼字。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识别、辨认、理解、探究,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见解、品德、情感,学生因此而形成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为了这一声呐喊,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理解文本、驾驭文本的能力。教师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人文涵养的积淀离不开阅读。精神境界的提升离不开阅读。如果说写作是整理思想,那么阅读就是激发思想。一个语文教师平时读书的多少,决定了他视野的宽度和感悟的深度。而仅仅围绕几本薄薄的教材兜圈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计划地阅读经典,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迅速捕捉文坛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从“教教材”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进入“用教材教”的层面,才可以从浩瀚的书籍中出入自如,左右辐射。上下贯通,心灵共鸣,情感交融,精神对接,思路泉涌。广泛阅读可以避免学识肤浅情思枯竭,在课堂上不至于捉襟见肘陷入窘境。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认知规律出发。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四个步骤:(1)文本“究竟”说了什么?(2)文本“想要”说什么?(3)文本“能够”说什么?(4)文本“应该”说什么?弄清“究竟”就是准确探求文本真意,“想要”就是作者的语言所不尽之意,“能够”就是读者层面力所能及之意。“应该”就是个性化阅读与创造性阅读的再创作之意。沿着这个阅读步骤才能从“读什么”“怎么读”的一般层面真正上升到“为什么读”的思想对话的层面。教师只有自己掌握了阅读规律,才能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文本的领悟与解读也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层面,才能找到思维激活的支撑点,否则学生是不会满足于抽象的干巴巴的说教的。
  为了这一声呐喊,必须尊重文本作者,让文本说话。这就要注重文本字、词、句,尤其是关键字、词、句的落实,以此倾听作者内心的呼吸,因为,每一个字典意义到了每个人的笔下,都会带上这个人当时当地的心灵特点。让文本自己说话。教师要感悟文本,与文本进行富于个性的对话,充分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阅历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向文本的深处思考,使感悟既源于文本又源于生活;教师还要超越文本。对先前读过的东西追忆、比较、由此文本到彼文本优游逍遥,打通心灵与心灵的界限,走进师生共享审美愉悦的极乐天地。
  语文教学的特点和难点。就在于将文本语境的引申含义或者内容讲出来。我们往往不注重文本自身的挖掘,而习惯于注重文本以外的东西,而这些又常常与读者自身的知识、经验、思维定式紧密关联。与语文教师程式化引导不无关系。对文本误读的直接结果造成了对文本原义的肢解、曲解与误解,进行舍本逐末式的肆意迁移。因此,师生所解读的只是面对文本产生的无意识流动,无边界的拓展与延伸。这样,学生将一天所获。
  让文本自己说话就是寻求文本之间对话的合理性,“我们并不需要弄清楚古人内心的一些偶然的想法,或者什么一闪念之类的,那样的‘原意’我们不可能知道,要说也只能是猜测性的:我们只是要把握他的思想的理路。我们只要把文本的理路理顺了,按照这个理路,接下去还会说什么话,或者,如果换一个环境,在另外的条件下,按照这个理路,它会说什么话。这是我们能够把握的。关键是要把那个理路理顺。”(叶秀山《中西智慧的贯通》第6、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7)认清了这个理,摸清了这条路,就可披文人情,沿波讨源,悟深隐之意。知陌生人之心。
  为了这一声呐喊,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主动体验文本,实现自由表达的欲望。人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每个人也都有与众不同的内心体验。从教育学的角度上来看,最重要的问题始终是:儿童对这一具体的情境、关系或事件的体验是怎样的。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体验文本到表达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动进行的,这是读者与作者两个内心世界主客交互式的无言交流,由静静地倾听到默默地体察。静观默察并沉思默想到一定程度,自然产生一种自由表达的欲望。
  体验既是个人化的自觉行为,也是个人化的主动行为。在语文课堂,必须首先让学生成为自己抉择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沉思、认真反思、大胆质疑,并从现时的阅读情境中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验,说出问题与困惑,使体验处在不满足状态,由此而激发学生提出文本的各自当代意义,并培养学生敢说敢为的担当精神。这一切,教师不能代替,资料无法代替,唯有读者才能实现生命的还原,在阅读欣赏之后实现对原文本崭新理解的再创作。信息时代奔涌而来。教师教什么已然显得不太重要,而怎么教则提到日程上来,那么与此相对应,学生首先面临的信息知识泛滥即读什么的问题,筛选提取什么样的信息便显得格外要紧,它几乎决定了一个人成长的方向。其次面临的是怎么读的问题,即怎样筛选提取信息。在怎么读的问题上,必须让学生觉醒过来回归原点,重新审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联系,让主动体验成为可能。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教知识教教材的落后模式中解脱出来,与学生一道进入方法与过程的体验与探讨,进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认识层面,然后进入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个性思想的觉悟层面,最终将抵达“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也许算不上猛士,但我们奋斗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或不敢喊出“语文,我就是我”!?
  安徽滁州市第二中学 23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