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此中有真味,辨之而能言

作者:严华银




  一位“外行”关于“语文味”的质问
  
  “现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还有语文味儿吗?”在某重点中学的一个省级研讨会的评课现场,我在台上刚刚就一节语文课做完评点,一位市教研室主任、教育学出身的特级教师起身提问。同时希望我就什么是“语文味儿”、语文课怎样“上”出“语文味儿”等问题发表一点“高论”。
  四五百人的会场,我不能冷场。只能在稍作思考后。给了一个“面子”上的回答。
  面子暂且不论。这个“问题”却触到了我心灵深处的某一个“情结”,一直“追随”我到今天。教书教了20余年高中语文的我,连这样一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最最基本的问题都未能比较好地思索过,更不要说给圈外人以一个满意或基本满意的答案了。我除了内愧便是惶恐。
  当然,伴着“问题”的,还有我所点评的那一节课的某些片断。
  从两位老师教学《金岳霖先生》说起
  教学课文是汪曾祺先生所著《金岳霖先生》。
  对课文中下列两处描写,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处是:
  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和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师:请同学们自读本段文字,也可以互相讨论,谈谈时金先生其人的看法。
  生:(讨论、交流时,更多地停留在中心句意思的阐释和发挥上,少有新意,尤其缺乏细致、有理据的分析)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有些感悟还很准确。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入作者细腻的描写,抓住某些代表性的细节。认真体味,才能发现先生“自得其乐”之外的一些东西。
  生(思考少许):我觉得“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跟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一句很有点意思,特别是其中“到处”和“大梨、大石榴”的“大”这两个词语,除了表现先生的纯真、质朴的顽童心态和“自得其乐”心境。还表现出先生亲近、关爱儿童的挚诚和善心。
  (这是大而华之的所谓感悟)
  另一处是:
  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师:请同学们十分注意本段中描述林徽因的细节有几个关节,一是老朋友收到“请客”的“通知”,大家为什么会“纳闷”?
  生:可能是金先生一向小气。不请客。
  生:我觉得不一定是小气,倒极有可能是作为一个大家、高人总有其怪癣,如一向不善于应酬或者不愿意把时间花在无聊的应酬上。
  师:不管怎样理解。这一描写都说明了什么呢?
  生:显然表明了这一次请客的非同寻常。
  师:不知大家留心没有,先生请客的地点是选在哪里的呢?
  生:北京饭店。
  师:有谁知道当年的北京饭店的地位吗?
  生:这是当时名流出入特别是中央接待国宾的首选饭店,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中央接待“指定宾馆”。
  师:假如我们把前后联系起来思考、分析,你会发现什么呢?
  生:觉得金先生对林徽因的纪念的庄重,友情的特别深厚。
  师:说得很好。可是假如我们不对这里的描写做这样的细节和语言的分析,会有这样的发现吗?
  生:应该比较困难吧。
  师:所以,请大家注意,阅读文章。特别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尤其需要我们从精致的描写入手,从细节入手,从语言甚至从词句入手,这应该就是古人之所谓披文而知理入情,于细微处见精神。
  本课中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少,但让我感触和印象最深的是这两处。
  在这两个片断中,执教者围绕“语文”“语言”要素,紧紧抓住极具内涵的两个语言点,不断地激励、引导和启发,将学习者逐渐导入文章的内里尤其是语言的深处,又在学生的揣摩、研讨和分析的过程中,巧妙点拨,或设问,或比较,或总结“告诉”,力求让学生探究出语言之外的神韵,文章深处的意蕴;并在此基础上,在认真、深入的体味、意会中,发现作家语言表达的奥秘,祖国语言的绝妙和精深:而紧扣一些关键的语言点,读进文章内里、深入语言背面,以感知作家作文的深度情思,这样一种阅读的方法和规律,也就在如此品读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假以时日,必将内化为学生阅读的自觉行动。
  这应该说是富于语文味的语文教学了吧!
  非常巧合的是,我在另一地区调研时听过同一教学内容的一节课。那也是对外公开教学的课,也就是说集体研讨、个人精心准备的色彩很浓,给我的印象也很深,但那是另一种“深”意。
  老师确定的学习目标是两点: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老师在引领同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解了作家作品之后,主要“研习”了如下问题: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读第一段找出来。
  2.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体现先生有趣之处。
  3.“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做分析。
  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那句话。
  5.如何看待文中出现的“闲笔”?
  6.本文的当代阅读价值何在?
  课堂临结束,老师还“别具匠心”地搞了一个“生活链接”:
  同学们上学多年,一定遇见过许多老师同学,他们一定有许多有趣的、有特点的、让人发笑的言行举止。当堂讲讲。
  从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看,并没有什么科学性的问题。但问题的关键是,教学的先天缺陷和课堂实际教学中暴露出来的东西让人极不踏实。一是“牵”的痕迹非常明显。你看,无论是“找”“文眼”,还是“找”金先生的“有趣”和“重情”的一面,同学们都是在老师的“主题先行”的“诱导”下进行和实施的。也就是说,教学者基本上非常明确地规定了“目标”和“目的地”,这当然是老师或者是教学参考书里认真严肃地阐说清楚了的。可以说,这样一种教学的路径、程式和方法,基本与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无关。实际上,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也几乎没有什么关联。
  二是大而华之,空洞无物,几乎很少实实在在的有效的思维性活动。比如讨论第二、三个问题。仅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