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用好陌生资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作者:秦训刚




  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2000年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都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课要培养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作为螺旋式渐进过程,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始终。怎样才能有效地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以文本阅读教学而论,从微观效益的角度看,语文老师要力争做到每一篇课文甚至每一节课都让学生真正有点新感受、新体验、新认识,或者强化了某种感受、体验,加深了某种认识,并且在课后能显意识或潜意识地强化、延伸,让思维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生存状态。每一个教学文本都是独特的“这一个”,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主体,因此,阅读教学的每一篇课文甚至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产生面临一个新世界的期待,收获自己前所未有的哪怕是一点点知识、体验或认识。这样“日新,又日新”的学习过程,定能锻炼思维能力,逐渐培养理性精神,形成自觉意识。达到这一目的,途径很多,针对当前阅读教学的实际,特别关注和充分利用文本中的陌生教育资源,十分紧迫,也会十分有效。现行的按照修订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选人了大量的新篇目。我们要面对比原教科书广泛得多的文化内容,面对未曾见过的文本形式和表现手法。对此,每一位语文老师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要勇敢地接受挑战。
  不久前笔者听过六节同题课,课文内容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的《蒙娜丽莎之美》(作者是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感觉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对有价值的陌生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开采利用。
  《蒙娜丽莎》这幅画,为什么数百年来始终具有销魂的神秘的魔力?傅雷先生在《蒙娜丽莎之美》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归因分析,总的逻辑思路是由抽象(人们在赏画时的感受、体验)到具象(画面构图、线条等),从外部比较到构图剖析。在作抽象的外部比较时,作者用了重笔。傅雷先生用一种音乐现象(作者又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来类比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音乐的演奏中间常常会出现奇妙的恍惚不定的音符,它呼喊着、等待着,使听众产生并延续莫名的躁动、不安,直到确定意义的音符出现,莫名的冲动随即平和。他举一个例子说,莫扎特曾举行一次家庭集会,一位友人在旁边随意弹奏一支曲子,待到恍惚不定的音符响起,集会人员显然被激动起来,谈话声音越来越高,友人没有弹出具有结论意义的音符就打住了。客人散去后,莫扎特躺在床上辗转不眠,那飘忽不定的音符侵袭着他,于是下床来,弹完那结尾的和音,再上床,安然入睡。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就像永远弹奏着的恍惚不定的音符,永远让人生发“神秘的烦躁”。因为在画面上看不出“具有确定意义的音符”,比如说画像中眼睛没有点出瞳孔,使眼神蒙着怅惘情绪,似笑非笑。正由于此,它可以给具有喜怒哀乐各种心态的观赏者带来审美愉悦,产生“销魂的魔力”。这一段比较分析描述了一个陌生的道理、未闻的知识,蕴含着不为一般人所了解的艺术规律;学生潜意识中类似的感觉,也从未被这样精到地点拨。而且,这种规律性的艺术现象还可以作由此及彼的联想。文学作品中设置的“悬念”,章回小说中的“且听下回分解”都是恍惚不定的“音符”。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到“小乔初嫁了”油然发生“摄魂制魄”的不安。课堂上学生提问最多的是:“为什么写这一句?”不少学者也在这句诗上作了大量的文章,说这句诗嵌在这里像险阻间的桥梁,像两座山谷间的溪流等等。朦胧的语言,说不出所以然,但就是令人羡慕和不安。读到“雄姿英发”,意义确定,躁动归于平静,晴淡天和。验之于生活:考试成绩未公布之日、职称评定未发布之时的焦虑、烦躁,也像耳边响着这恍惚不定的音符。艺术和生活,很多道理都相通。所以,傅雷先生的这个发现,能教人思考、联想、感悟,进而形成新的认识,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这样一番道理如果让学生体悟了,他对文本和生活必然产生闻所未闻的感受和认真思考的欲望,他的情感和理性必然会提高一层,他定会为自己的这份收获感到自豪,课后还会有挥之不去的思绪。对于此类陌生或深奥一点的道理,学生只要调动知识积累、联系生活体验想一想,理解与内化是完全可能的。值得说明的是,作者把陌生的道理体现在叙述和故事之中,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师不进行异同比较、归纳推导,学生很难将这道理梳理清晰或领悟出来,这是笔者作了课后调查才得出的结论。可是在所听的六节课中没有哪一位执教者关注这一节,有的作些不着边际的简单的是非评判,未能触及作者本意;多数老师一般地讲解学生已烂熟于心、听而不闻的“类比”手法,有的甚至讲起类比的细类,在犄角里玩花样,辜负了宝贵的文本资源。
  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教科书中类似的文本资源还很丰富。《百年孤独》的独特叙事方式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非传统的表现方式;《雨巷》中陌生化而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所称赞的不同于儒家价值观的文化结构;圆形人物的解读;古诗文体现的时代脉搏和人物彼时彼地的处境、感受,等等。这些内容,只要老师能硬着头皮加以发掘,都能给学生新知识、新收获。即使传统的篇什,也可以通过知识建构策略和角度转换方式使文本意义具有陌生性质。与之相应,还要有符合规范的具有陌生性质的表述语言,这才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兴味和思考。可惜,我们的课堂上,如此宝贵的文本资源却常常被忽略不取。
  为什么可以给学生新知识、新体验和新认识的陌生资源常常成为学习的盲点?这恐怕还要从教师自身找原因。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我们还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教学还远不是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而是图方便,驾轻车,就熟路。我们语文教育的功利目的太强,只关注显性的近期目标,忽视长远的隐性效益,考什么教什么,违背教学作为一种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文本资源,特别是陌生的资源还缺乏适当发掘、恰当选择和充分利用的兴趣和识见;长期应试型技术性教学也迟钝了我们的感受、体验和思维,知识和观念未能与时俱进。如果单从课堂教学表象上找原因,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面对陌生的文本信息,我们还缺乏耐心的倾听,未能听明白作者说的道理、事理,未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笔下人物的处境,了解作者的原始意图,听出文本的个性。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易中天说三国,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的观众?他就是一直和观众一道倾听文本,倾听人物的声音,切实地解读人物的处境和形成的性格。我们课堂上师生的评价话语权太大,还没有进入文本,就以常识和习惯的价值取向指点江山,说是道非,其结果不免弃异求同,万篇如一,陈旧肤浅,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以独立判断能力为主要标志的思维能力是人的素质的第一要素。陌生的文本资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被传统语文教学视而不见的坦途。事实上,陌生知识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挑战性。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该怎样更新、重构呢?三联书店的社名是最切实的路径——“生活·读书·新知”。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43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