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罕见的连环错译

作者:周伟川




  长期被选人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解出现错误的现象并不多见。而同一篇文章中,连续出现两处互相关联的错译就更罕见了。对其质疑和纠错,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下简称《生》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的文言文。文中“曾益其所不能”一句一直被解释成“增长他的才能”。
  这种解释实际上没有翻译出句中的否定副词“不”。试问不翻译的依据是什么?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对此句尚无具体注解①。清代的焦循在《孟子正义》中注为:“所以动惊其心,坚忍其性,使不违仁,困而知勤,曾益其素所不能行。”疏:“故向有所不能者,皆增益而能矣。”②又一处注文中明确说:“以不能为能”,看来教材中的注解是有所本的。但《孟子正义》中由“不能”到“能”的词义变化轨迹并不清晰,推理也不严密,明显存在曲解和脱离文本来宣扬儒理的倾向。试问“曾益其所不能”和“曾益其所能”又如何区别呢?我们不能因为有前人的注释存在,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又确实存在一些人经历忧患后增长才能的例子,就忽视了对文本的认真钻研,想当然地把“曾益其所不能”翻译成“曾益其所能”。孟子的文章思维严密,环环相扣,这里的翻译一出错,势必会影响到对下文“人恒过然后能改”的翻译,从而造成连环错译。
  我们先看此处的“曾益其所不能”。“所”字用在动词性词组“不能”前,和“不能”结合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例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曹刿论战》)“所安”是指“安身的东西”。“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所不知”是指“不知道的事情”。句中的“所不能”应翻译为“不能做的事情”。这与在成语“无所不能”中的意思完全相同。“曾益其所不能”理应译为“增加他不能做的事情”;也就是陷入了一种所行不顺处处碰壁的境地。这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所必须经受的考验。
  一个人在“苦”“劳”“饿”“空乏”“行拂乱”的状况下自然会有更多的事情干不成。如文中所举舜等六位杰出人物中的管夷吾,《史记·管晏列传》中描述他在穷困未达的时候,曾经为鲍叔牙办事结果使鲍叔牙更加贫困;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免职;曾经三次打仗,三次失败逃走;他辅佐公子纠与后来成为齐桓公的公子小白争夺王位,结果公子纠失败被杀,他沦为俘虏。他不就是陷入了什么也干不成的境况么?其他五位的经历也大体相似。试想这些人的特长本来是安邦定国,可上天却让他们去种田、做泥水匠、做买卖、当俘虏、做奴隶……他们能安心去做,又能做得好,并进而从中发展才能吗?历史和传说表明他们做这些事往往是失败的。上天将要降大任于人,一定要先使他经历种种艰难困苦,增加他不能做的事情,这样才能使得他因穷困潦倒而发愤图强,因抑郁不平而吐露雄心壮志,这就是文中所说的“后作”“后喻”,这本不难理解。
  现在我们再来看后面的“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通常被译为“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此种翻译究其原因是受了上文“曾益其所不能”被错译为“增长他的才能”的影响,而形成连环错译。既然经忧患能增长才能,那这里也就顺着前面的思维逻辑译为常犯错误可以改正错误了。这很令人费解:常犯错误和能改正错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是因为常犯错误所以能改正错误,只有常犯错误才能改正错误,还是只要常犯错误就能改正错误呢?都很难说得通。
  我认为翻译此句的难点在于正确理解“然后”二字。“然后”的古今意思是不同的,在现代汉语中它是一个连词,而在古文中“然后”通常是两个词,“然”是代词“这样”,“后”是“以后”,“然后”合译为“这样以后”。例如晁错《募民徙塞下疏》:“然后营邑立城。”问题是《生》文中的“然”到底指代什么?是怎样的“以后”?如果只盯着“然后”二字附近狭小的局部看,就会得出是指代“人恒过”的结论;但如果把注意的范围稍稍放大一点,就会发现,它还可以指代前文所写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所经的种种忧患。增加他不能做的事情,也是所经忧患中的一种。“人恒过然后能改”一句就应译为:一个人经常会犯错误,经过一番忧患以后才能促使他改正错误。
  “曾益其所不能”和“人恒过,然后能改”两句的错译,可以说是互相联系互为因果,成为名副其实的连环错译。纠正以后两处都属于直译,文意更顺畅,且和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孟子所主张的儒家思想并无矛盾。套用一句《红楼梦》里的话来形容连环错译,叫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①见中华书局版《新编诸子集成》丛书,1983
  ②见上海书店影印版《诸子集成》
  北京门头沟永定中学 1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