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吊望诸君之墓”的深意
作者:章永生
窃以为这样的答案存在两个毛病,一是包举不全,如“表达了作者对‘感慨悲歌之士’的尊敬和关切”(见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这显而易见的一点没有包括进去。二是没有顾及文意及史实,有立足不稳之嫌。答案①认为是借“乐毅的失意”来宽慰董邵南的失意,是不恰当的:一是乐毅很早就得到辟举,史载“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在乐毅未被燕昭王重用的时候,乐毅已被赵人辟举做官了;二是乐毅的失意发生在其人生事业快要到达辉煌巅峰的时候,与一个一直未得志的士子的失意不可同日而语;三是纵观乐毅的一生,固然有“从巅峰跌落的失意”,更多的时候却很顺畅。乐毅早年在赵,“赵人举之”;来到了燕国,又受燕昭王重用;去燕降赵,赵又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尊宠乐毅以警动燕齐;再后来乐毅的《报燕王书》又打动了燕惠王,“于是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由此看来,乐毅并没有如董邵南那样的“连不得志”,用乐毅的经历来宽慰董邵南,董邵南未必感到宽慰。答案②说“借乐毅在赵受封一事暗示董邵南,有才能的人终会有用武之地”,更为牵强:一者乐毅作为名将之后,很早出名,战功赫赫,非董邵南所能比;二者燕国与赵国相比较,谁给了乐毅更大的“用武之地”?应该说乐毅在燕“连五国之兵,下齐七十余城”乃是其一生得意之笔,至于“降赵”,乃不得已而为之,赵的尊宠,也不过是利用而已,“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而且答案也令人产生这样的疑虑:有才能的人终会有用武之地,那么,韩愈是不是认定董邵南到河北能有所遇合,一层宏图呢?那样一来,不是和韩愈的本意相违背么?
对于这个问题,仅我所见的有限资料,还有一些说法,但均不够令人满意。
先看下面一些观点及分析:
1.清陈景云《韩集点勘》中说:“董生北游,正幕府需才,王室多事之日。文中立言,尚欲招燕、赵之士,则郁郁适兹土者,亦可以息驾矣。
——揭示“幕府需才,王室多事”的事实,点明文旨,但未涉及“吊望诸君之墓”问题。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吴楚材、吴调侯选《古文观止》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9月新1版,368页)中对此句的评点,对韩为何委托董“吊望诸君之墓”也语焉不详。
2.张撝之教授选注《唐代散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92至93页)中的观点:“最后提出乐毅和屠狗者来,目的在于宣扬唐朝皇帝的威德,说像乐毅那样从燕国逃到赵国的事是没有的了,而象屠狗者那样的人,也应当归顺皇帝,出来做官,这里就隐含着不赞成董生投奔河北藩镇的意思。”
——张教授的回答可备一家之说,但仅仅从文境而未从史境加以阐释,未免偏于一隅。
3.吴小如教授《读韩愈送董邵南序》(《文史知识》1986年第3期第29页)中的观点“望诸君是乐毅的封号,而乐毅的一生是颇值得董邵南借鉴的。他曾受燕昭王重用,立下了破齐的战功;如果昭王不死,乐毅完全有可能在灭齐之后占领整个中原地区,进而与秦、楚相抗衡。可惜昭王一死,燕惠王就听信谗言,收回了乐毅的兵权,迫使他只有逃亡到赵国,终于郁郁死去(详见《史记·乐毅列传》)。乐毅的命运尚且如此,董邵南又怎能肯定遇到明主或知音呢?韩愈请董代表自己去凭吊乐毅的坟墓,既切合董游燕赵的生活实际,又暗示董应反躬自省,确实含蓄而巧妙。”
——乐毅有没有遇到明主或知音(燕昭王是不是?)姑且不论,说乐毅在赵国郁郁死去,终嫌揣测。世易时移,董邵南所处的时代和乐毅所处的时代谁更重视人才?可董邵南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幕府(藩镇)需才,王室多事”的时代,董能不能有所遇合实在很难说呀。
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观点:“最后奇峰突起,作者居然委托董生到河北后替他办两件事:一是代替他去凭吊望诸君乐毅的墓;二是向隐居在民间的‘感慨悲歌之士’致意,希望他们站出来,为朝廷效力。这段文字从结构上看,是照应开头的,也表达了作者对‘感慨悲歌之士’的尊敬和关切,而深层的含意是,既然燕赵的‘感慨悲歌之士’应当到长安来,董生还有什么理由离开长安到燕赵去呢?良禽应当择木而栖啊!”(该书第217页)
——只是说委托“吊望诸君之墓”表达了作者对“感慨悲歌之士”的尊敬和关切,未作深层阐述。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韩愈虽对董邵南“连不得志于有司”深表同情和不平,但并不希望董生到当时军阀割据的“燕赵”去寻找出路,用意是非常明显的。一者今非昔比,董生到“燕赵”去不一定有人赏识;更主要的是,当时的“燕赵”军阀割据,不服从中央命令,自己任命官吏,此一向为维护道统的忠臣韩愈所深恶痛疾。从这样的文意出发,韩愈委托董邵南“吊望诸君之墓”,除一般意义上的对“感慨悲歌之士”表示敬意外,还应包含张撝之教授所说的那层意思即希望董生能告知九泉之下的乐毅,当今皇上圣明,像他那样被迫从燕国逃到赵国的事是没有的了,暗示你董邵南终究会被选拔任用,不必出走“燕赵”。除此以外,我认为韩愈还有更深的隐忧在,即担忧董邵南愤激之下,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所用,助纣为虐,危及唐王朝统治。我这样说,是有史实根据的。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在董邵南之前,安禄山有谋臣曰高尚,其先情况与董邵南相似:“尚,雍权人,本名不危,颇有辞学,薄游河朔,贫困不得志,常叹曰:“高不危当举大事而死,岂能啮草根求活邪!“禄山引置幕府,出入卧内”,后助安禄山谋反,几倾唐朝社稷。何况当时“藩镇喜招揽人才,增强实力,以对抗朝廷;而失意之士,也多托身幕府,求谋个人的出路”(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318页,《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题解),已经形成风气,文中“吾知其必有合”,并非泛泛而下的断语。因此,韩愈委托董邵南“吊望诸君之墓”还包含着这样的用意,即希望董邵南能从乐毅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启发,即使为藩镇所用,也要助唐王朝一臂之力,促藩镇归顺朝廷。为什么这样说呢?乐毅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去燕降赵”,但他“降赵”后,并没有做对不起燕国的事,相反“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为燕赵通好尽一己之力,结合后文的“劝屠狗者出仕”,韩愈摆明不是要董邵南做做宣传工作,挖挖藩镇的墙角,暗中为朝廷效力吗?这样一理解,便会觉得文意更加婉曲深入,庶尽韩愈一片苦心。
安徽怀宁县高河二中 24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