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窦娥”鸣冤

作者:丁陶蓉




  《窦娥冤》教学已经接近尾声,教师提问:窦娥三桩誓愿得以实现,同学们怎样看待?这样的问题其实早有答案,只不过希望通过学生之口将它复述一遍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已。
  不料,学生的回答令老师大跌眼镜!
  生1:太假了,违背常情。
  生2:窦娥太自私。
  生3:这样的结尾不能真正打动人心。
  教师惊讶之余,慢慢稳住神,与学生做了如下对话。
  师:看来同学们对作品的结尾不大满意,能不能结合刚才三位同学的发言阐释得具体些?
  生:结尾确实很假,很搞笑,脱离现实。“血溅白练,六月飞霜,亢旱三年”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情?明显的胡编乱造嘛!
  师:脱离现实的情节安排,我们也遇到很多,比如神话、童话。为什么看神话童话的时候不会觉得假,读这篇作品却有这种感觉?
  生:神话童话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在理想中实现。
  师:对,对。说的太好了!神话童话是关于现实世界脆弱的平衡。(板书“脆弱的平衡”,引导学生理解)这世界并非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家为了使善心得到保护,丑恶得到惩罚,往往会违背事理逻辑,让现实中的不可能成为可能,这是什么手法?本文的结尾采用这种类似的手法是为了什么?
  (浪漫主义手法。许多人脱口而出)
  生1:表达窦娥含冤至深,连天地都为之动容,寄托作者对不幸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生2:但这种同情有它的不合理性。就算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吧,我们不强求它的真实性,但窦娥的行为也不太值得肯定。窦娥为了个人的疾苦却使其他无辜的百姓遭殃,无论怎么说,她的这种誓愿是毒愿,为了自己损害别人的利益。
  师:窦娥临刑前发这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读原文。
  生1:“这都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虽然是诅咒贪官污吏,让他在三年亢旱情况下无法交租而受上司惩罚,但在荒年饥年受苦的往往是百姓,官吏自有保护自己的方法。这桩誓愿直接受害者是百姓,为了惩罚坏人却让很多好人也遭罪的方法是不足取的。
  生2:百姓如果颗粒无收就逃跑,贪官逃不了,自然要受惩罚。
  (插科打诨,大家哈哈大笑)
  师:看来这桩誓愿是合情但不合理。文章中有许多地方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不合理,找一些出来说说。
  生:恶人为非作歹,官吏贪赃枉法,窦娥含冤而死。
  师:可以结合注解1理解。
  生1:蔡婆是个高利贷者,窦天章无法还债只好将女儿抵押作童养媳。放高利贷的人剥削穷人,可以看出当时社会贫富不均。
  生2:张驴儿父子虽为无赖,但可以通过钱财逃脱罪责,反映了当时社会以强凌弱,以恶凌善。
  生3:窦天章考中后当了大官,为女儿洗冤,穷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几乎是科举,如果窦天章不是担任高官,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可见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以权势压人,穷人地位十分低下。
  师:在这样一个极端不公平,弱者不能通过法律得到应有保障的社会,窦娥只能渴望天地为她鸣冤。但是大家认为关汉卿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以一个人的不幸惩罚了千万人,使千万人不幸,对此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比较合理?请大家结合课文附录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进行评说。
  (生读此曲,思考)
  生1:关汉卿是个多才多艺,追求个性独立自由,反抗封建秩序,对百姓苦难充满同情的作家,但人是无法超越时代的,尽管最后的誓愿可以说是毒愿,是以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来实现,但在当时社会,除非个个是包公一样的清官或者推翻整个封建统治,没有更好的方法帮助百姓脱离苦海。
  生2:关汉卿是不幸时代的呐喊者,但也很无奈。
  师:讲得太好了,能够从时代的特点来评价作家的创作思想。通过讨论我们可以明白这样的结尾合情但不合理,上天的无奈脆弱体现了作家的无奈和脆弱。当时关汉卿不会也不可能找到理想的途径,只好在结尾处使人们看到光明理想的力量。
  当学生挑战经典
  王 瑜
  
  同学们对经典戏曲的大胆质疑让老师惊叹,但细细想来,也有它一定的道理。“三桩誓愿”似乎“合情不合理”,学生提出了种种质疑:窦娥“太假了,违背常情”,“窦娥太自私”,“这样的结尾不能真正打动人心”。对此,丁老师并没有随便应付,而是立刻改变教学设计,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大胆质疑后,从容不迫地拿神话传说作比,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做了明确引导,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深入作品、了解作者、解读文本,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评价作者及作品。丁老师能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学习问题因势利导,如此生成的鲜活的教学资源是最有价值的
  武汉市十五中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