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和学生一起寻访诗歌的意境
作者:储建明
我用的“课引子”是宋代诗人陆游和现代伟人毛泽东的同题词作《卜算子·咏梅》,让学生在朗读中明晰两个道理,一是诗人写诗常常借用自然的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二是即使同一景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所产生的情趣与意境也会不同。在揭示出当堂学习的目标后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感觉作品的情感;然后让一位学生配乐(舒伯特《沉思》曲)朗读,对其中的“有约不来”句的朗读语气语调提出疑问,围绕是读出重音强化还是轻声弱化进行讨论,然后回答问题:①芭蕉的形象前后表现有什么变化?②全诗可分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③当“我”与芭蕉在夜雨中共饮对话成为朋友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学生迅速理清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我让学生又一次地带着感情赏读全诗,鼓励学生发现阅读的问题,充分展开质疑问难和扩展阅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和升华“物我合一”的诗意。末了,大家自觉地随着缓缓的音乐一起朗诵全诗,沉浸在诗歌创设的一种深沉凝重的情调之中。整堂课历经“引读明径-初读感知-赏读探究-联读延伸”四个教学环节,通过披文人情析言明理进入到文本的内在意境,使诗歌教学成为一种心智情感的生成过程,教学之余产生了颇多的感想,形成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1.阅读教学呼唤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阅读是一项融合了语言、知识、心理和生活的复杂的心智活动,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寻求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希求获取阅读者“二度创作”的活动。所以说,阅读是个性化的,它受到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兴趣爱好、文化积累等因素的影响,在体验和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的行为过程中同时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感叹作者作品的智慧艺术的同时催生自己的智慧艺术,使个性化的解读产生个性化的体验。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中力求根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完成“自我实现”的阅读行为,以真实的个性阅读来提高阅读品质,使阅读者与阅读文本之间达成延伸的阅读关系。
在初读感知阶段,我从学生的朗读中让学生辨析“有约不来”句的朗读语调,学生马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朗读方式,一方认为应该读成轻声弱化音。借此反映作者的感叹之情,一方以为读成重音强化音,表现作者情感难以自抑的悲叹。双方同时认为这样处理是因为作品在这一部分主要表现作者的寂寞孤独之感,情景之间交织成一幅边乡夜雨芭蕉图。这是一种典型的求同存异的表现,我抓住这个机会进行诗歌的语感体悟和整体感知,一方面肯定学生的直觉能力(其中一生回答朗读处理的依据就是“凭自己的朗读感觉就应该这样去读”),明确诗歌朗读语调与内容情感的关系:一方面出示三个阅读问题,让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去体验前后两部分的关系,逐步使学生明白了“沉默的芭蕉”“终于开口”过程中所显示的“欲扬先抑”的情感变化。随后我也陈述了自己作为一个阅读主体的朗读理由,把语感教学演化成一种精神成长的意向活动。
阅读教学永远具有个别性、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不只是教学方法问题,更是教育思想问题。既然阅读教学呼唤个性阅读,就必须以唤醒学生主体个性的解放为前提,强调他们在阅读中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要使阅读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必然要引导学生能带着问题去读书。在本课教学的第三环节,我让学生们就阅读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有的提出了“怎样理解‘打破费尔巴哈的寂寞’”,有的说“‘灯火也眨着眼睛,一边听一边思索’是否在写作者自己的心理活动”,有的再次把“有约不来”作为内容上的盲点提出来,这些问题有知识性也有情感性,有时空关系也有艺术特色,这些问题意识带来的主体自觉,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狭隘的统一的框架体系,开拓了阅读主体的思维空间和智慧创造力,在个性阅读的空间发展自觉的教学价值,是一种阅读嬗变所产生的阅读进步,是一种语文教育的阅读精神。
2.阅读视野应走向立体的生活文本
《沉默的芭蕉》是一首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诗作,作者把平面的芭蕉形象与自己的历史沧桑融为一体,在沉寂了20年之后面对着重获新生的生活,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孤独,不是生活”的人生感慨。诗人以想象的方式向芭蕉发出了邀请,在芭蕉“终于开口,款款地把幽思陈说”中打破了清静冷漠的气氛,诗人的生命激情被再次燃起。阅读这首诗篇,我们会被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所感动,会对作品反映的立体生活而钦佩。教学之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前查找作者的生平事迹。在深入赏析诗歌意境的过程中,让学生截取其中的生活经历作为文本的写作背景,去体会已经镌刻上作者情感印记的芭蕉形象,使学生们把握诗人情感的脉搏,从作者内心的独白处懂得文本所反映的立体而广阔的生活,和诗人产生共鸣。
真正的阅读视野绝不能停留在文本的语言之内,而要进入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现场”,把读者的视野带入到广阔的自然与生活的课本之中。阅读教学生活化,改变传统语文从文本到文本的学习方式,还语文教学以形象性生动性,这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如果邵燕祥先生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如果他不曾在边乡风雨之夜客居他乡,如果他没有看到“枝叶离披”的芭蕉,又如何会想起“从前的你不是这样的”,如何会感叹“谁与我相伴”,如何能把芭蕉当“我的朋友”,真所谓不触景何生情,不睹物怎思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世界里学习语文、应用语文,意味着要通过课堂教学的间接经验与社会生活的直接经验连接起来,去认识“生活处处是教育,教育时时为生活”的道理。
3.阅读情操表现为再造想象的审美生活
诗歌是以意境的特殊形式反映生活的,诗歌赏析必须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去领悟诗人所创设的主观情意与客观事物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诗人将生活提炼为艺术。使内情与外物融为一体,因此捕捉诗中的审美意象(化抽象情感为形象化的具象物),是探寻诗歌情感意蕴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让学生比照作者笔下芭蕉形象的前后变化,从“沉默”到“开口”的生活图景中产生想象,领悟“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力。
由于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要想从中获得思想的营养和美的享受,常常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再造想象,一方面以课文语词为触媒,去感知作者的生活情景,一方面以课文的空白处为基点,以想象的方式来丰满形象。教学中我通过雨打芭蕉的影像和舒伯特《沉思》的乐曲创设出一定的审美情境,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到审美气氛中去朗读作品,在想象之中沟通学生与审美对象的联系,从而深入品悟作品的意境。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审美的意识,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用课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一是在“课引”中比较分析陆游与毛泽东的同题作品《卜算子·咏梅》的意境,让学生明白意境的生成可以从词里行间去体会的道理;二是在解读“在李清照的中庭,在曹雪芹的院落”时提供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词和曹雪芹《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怡红快绿》诗,印证邵诗中“你舒卷有余情,绿蜡上晴光如泼”一句;三是在总结归纳赏析新诗的一般方法时作为例证引出邵燕祥的另一首诗《到远方去》。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了阅读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促使学生产生审美阅读的潜在意识,从一个侧面去享受诗歌阅读是一次充满阅读情怀和阅读意义的阅读鉴赏活动。语文教师都知道一个事实,作为文本的读者对阅读作品的审美观照和审美欣赏,不过就是依据自己所接触到的那一点非常有限的语言文字而已,有鉴于此,在不能亲历审美对象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收藏各种审美的体验与感受,这是达成阅读境界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江苏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214101
欢迎参赛
由民进中央教委、叶圣陶研究会、开明出版社和本刊共同举办的“中华第13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和“中华第14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征稿正在进行中,作文大赛截稿日期延至2007年1月31日,论文大赛截稿期延至2007年4月15日。欢迎广大师生朋友踊跃参加。
作文大赛的活动启事,详见本刊今年第9期第79页。欲以学校为单位集体参赛,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来函、来电索要《大赛启事》和《大型团体参赛工作条例》。
论文大赛的活动启事,详见本刊今年第8期第10页。
竞赛组委会联系电话:010--68900521,68902303.6898005 1.6898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