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引领学生步步“登高”
作者:张曙光
一变教师讲述为师生诵读。
首先让学生朗读。按常规教法,应首先来一番知人论世:杜甫为何许人?诗歌写作的背景是什么?否则学生会如坠烟雾.不明就里,无法深入了解诗作内涵。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仍是一种灌输的教学老套。或者一上来便播放朗读课件,一是使学生尽快进入诗歌情境,二是为学生朗读做出示范。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还没有感知诗歌的情况下,此番做法会直接取代学生的原始阅读经验,虽然重视了阅读的结果,却忽视了阅读过程,这还是一种忽视学生学习主体的做法。
此回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拿来”,让学生放声去读。首先,让学生朗读。有些学生读得较为流利顺畅,有些学生则读得生涩停滞。对此,让学生互相指正,力求达到文从字顺。借此让尽量多的学生与诗歌亲密接触,形成对这首诗歌的初步体验。
随后,让学生诵读。“朗”“诵”一字之差,却大有不同。朗读侧重读得顺畅,诵读则力求因声通气,因气通文,字正腔圆。教者请五六位学生站到讲台话筒前诵读,学生的诵读自有高低长短,参差不齐。随后请学生自由品评。学生间的对话,自能撞击出一些新识,再度诵读自然有所新解。自此,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燃起,对诗歌产生鉴赏的渴望,同时也加深了对诗歌的进一步感悟。
下一步,教者诵读。诚然,教者在诵读方面有时与学生中的佼佼者相比不免逊色。不过。教学相长。教师的投入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投入。更为重要的是,教者对诗作的理解却非学生每个学生所能企及的,只要将诗作的“意”“气”读出,自然能弥补学生诵读诸多方面的不足。师生在诵读上的差异,正是课堂生成的契机,为下一步的诗歌教学埋下了伏笔,又引发了学生更为浓烈的学习期待。
二变作品讲解为问题探究。
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的诵读,有的学生诵读得较为深沉、低缓。教者诵读此句,定位在苍劲雄浑又不失感慨怆然。不同的处理,意味着问题的产生。而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既是教学的疑难之处,又极有可能是教学的闪光之点。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师生双方交互对话,从而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诗作的意脉。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悲”“客”“病”“独”是本诗的情感浓缩词,显示了诗作的情调与主旨。如此,“深沉”“低缓”便有了依托与根据。的确,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软冷凄楚的,甚至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读起来也应是酸苦悲怆的。不过,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以“无边”“萧萧”补之,“长江”以“不尽”“滚滚”修饰,辅之以动感十足的“下”“来”,气象不可谓不壮阔,韵味不可谓不弘扬。再看颈联中的“万里”“百年”两词意味有着阔大的空间、绵长的时间,雄浑之气从纸端悄然析出。诗作之“象”承载诗作之“意”,诗作之“意”紧随诗作之“象”而流动。如此气象,便成就了诗作的韵味——沉郁顿挫。沉郁通过顿挫流露,顿挫抑扬则力显沉郁苍楚。
师生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本探究的重点简洁鲜明,学生学习的激情喷薄释放,教师的教学才艺得以显现,课堂教学的兴味便盎然而生。
师生再度诵读,共同品味诗作意象,赏玩意境虚实,便不难达成共识——诗作首尾两联“软冷悲凉”,中间两联则不失“飞扬震动”。进一步感悟诗作的独特气韵,不禁为这首七律之冠而击节赞叹。
三变静态总结为动态迁移。
一般说来,能将一首诗朗读清楚,诵读到位,进而走进诗作的意象世界,准确把握诗作情味,尽情欣赏诗作的巧思妙想,这便算是完成了诗作的赏鉴过程。其实不然。就诗解诗是有其局限的,它仍是一种平面解读。就学生而言,读此诗作即使印象再深,也难免世易时移,情随境迁,而逐渐淡化。如何使印象进一步深化为感悟,这无疑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空间。
恰好有学生就杜甫同时期的一首《九日》诗提出了问题。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教者不禁为之一振,此诗堪称《登高》的姊妹篇,让学生将两首诗对读,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吗?
接下来,教者先将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15分钟左右,然后每组推出一名同学,要求他兼顾本小组同学对《九日》与《登高》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
学生甲认为:“《登高》是利用各种景象含蓄地表现了作者这类读书人的悲伤,无句写哀,却句句写哀;《九日》则语言简约,表达较为直白,且更加个人化。”该生着眼两首诗的整体感受,注重两首诗的抒情方式的差异。不过“悲伤”二字值得斟酌,改为“悲壮”似乎更为熨帖。
学生乙认为:“两首诗中同样采用了‘猿’这个意象。《登高》诗中‘风急天高’(广阔高远)猿啸‘哀’;《九日》诗中‘殊方日落’(夕阳西下的消沉)玄猿‘哭’。‘哀一哭’两个字。表达的同是伤痛心情。‘哀’则更加慷慨悲壮,雄浑大气;‘哭’则哀婉悲切,悱恻细腻。”该生注重看似相仿实则有异的意象比较,细部显微,一下子触及诗歌的底蕴。
学生丙认为:“两首诗中有两句值得回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落木、滚滚长江,气势雄浑,声如洪钟;‘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竹叶、菊花更体现了细腻的风格。”该生对两首诗中不同意象的比照。进一步强化了对两首诗的不同意境的领悟。
清人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此番话是很耐人回味的。教学贵变,要能在“平”“常”“陈”“朴”中变出“奇”“险”“新”“色”来。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变”,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文本是学生获得心智提升的载体,教师是课堂中学生的一分子,是一位“大学生”。一言以蔽之,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机智,引领、帮助、促进学生零距离亲近文本,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新知,生成新见,陶冶情操。这便是有效的课堂教堂的追求目标与衡量标准。
变教师讲述为师生诵读,旨在引领学生对诗歌进行初步的体验,进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进一步感悟,并且激发学生强烈的期待,使学生积蓄高涨而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变作品讲解为问题探究,意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内核,让学生使出浑身解数,审问慎思,捕捉灵光,获得“新质”。
变静态总结为动态迁移,意在引领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明辨异同,觅取理性感悟;笃行实践,享受思考的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在走进教室走近学生走人文本的一瞬间,常常提醒自己:我会给学生的学习以怎样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能否有序渐进。原生态地生成?
江苏南京市第一中学 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