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科学管理 追求最优
作者:余应源
织形式。
这样语文教学课堂的活动形式也丰富而复杂化起来。原来以讲授选文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形式。一般就是班级讲授形式加学生个人活动形式: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则仍需班级活动(班级讲授、班级讨论)。还大大丰富了小组活动形式,当然学生课堂的个人活动、个人作业就是作为课堂活动主体的基础性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形式的功能、作用各不相同。但都为着完成技能训练的目的而必须有机组合在一起。就一节课来说,它们必须有机结合为一个适合教学目的任务需要的完整的动态的系统。
这一转变中还有一个重大变化使教学活动更加复杂: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基点是使学生了解(认识)选文的内容(包括近几年片面强调的获得人文性)与写作,以训练为中心选文则要服务于一两项具体的技能训练,但又不可能在一个单元中进行全面认知选文技能的训练,可是又总不能不让学生对选文有一个全面的基本的认识;而且其实你要运用选文来进行某项技能训练,就必须对全文有个基本的了解,更何况语文教学还有一个引导学生积累言语基本素材、丰富发展学生语感的最基础的任务。因此,在技能训练单元教学中,选文在服务技能训练之前,要组织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有些重要复杂的选文甚至要安排专门的初读课,要不断引导学生把已训练的技能用于初读。不断提高初读的水平;训练总结时,教师要善于扩大训练的效能,巧妙地对全文作扼要的评点。使学生对全文的认识得以提高。选文用于训练之后,典范的篇章段落还应引导学生朗读背诵。
这样语文教学的课堂形式——课型亦复杂丰富起来了。原来主要是教师为主的选文分析与学生作文两种课型,而长达两周的一个技能单元训练,要按照智力技能形成规律和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步骤的需要两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相连接相配合的课型:
为初步了解选文全文,为专项训练作准备,并同时能有效培养自学能力的。学生自学为主的范文初读课:
处于训练指导地位的以原型定向为任务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精讲示范课(此课型一个单元只选用一篇例文来进行原型定向);
执行技能训练原型操作任务,以学生个人作业为本,辅以小小组学生互相评议讨论的作业课,这里又分为某一项技能的单项练习课和把多项技能综合运用的综合训练课(此类课型是单元教学的主体,一般要运用两三篇选文来进行操作训练);
为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技能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用其他学科教材作训练材料的迁移训练课(此课型只在书间笔记、概括句意、归纳段意、理清思路分段等的训练单元中适当安排三两次便可以了):
为检验本单元技能训练效果而专门设置的完全由学生个人独立作业的效果检验课,只需选用一文进行一次便可以了;
单元训练的结束,自然需要安排由教师主导的单元训练总结课了。
这些课型的任务、功能、结构因素与程序、方法自然各不相同。它们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配合起来,形成高效的单元训练课型体系。
这样一来语文教师的工作确实大大复杂了。传统的就一篇篇选文自己弄懂再对学生讲清,用点板书、教具、多媒体。加点提问、讨论,管束好纪律,简单布置作业作文,进行作业批改评讲的一套做法过时了。系统有序的单元言语技能训练式教学。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工作专业化的水平。
从初一到初三的语文技能训练是一个有序的动态的系统工程。
进行这一工作我不得不做系统的全局性的思考,周密的计划。要作纵向的发展的思考:目的确定、项目的安排。要对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和学校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有所了解。要了解小学教了什么。小学毕业生的实际水平如何。使初中的教学切合实际有针对性。还要认识初中毕业走入社会或升高中应该并可能达到什么样的语文水平。使初中的训练前后衔接。初中三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智力都在迅速变化发展。而且是有阶段的。言语技能训练要与之相适应。相配合。训练的项目要精选,忌多而杂。要少而精。开始实验。一学期安排了八个单元,后精简为六个单元。课型的设计确定,也是通过实践提炼概括而成。而且每一个单元的教学,都要作具体的精心的计划,要依据培养方案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具体确定目的任务,而具体的内容选文、过程步骤、方式方法教具、师与生生与生的活动等又要依据单元的目的任务来选择运用,以确保单元任务的高效完成,这便需要横向地对构成教学过程的各因素作系统安排。
备课是具体进行教学的第一步。为适应技能训练的需要,也由单篇选文的备课。升级为综合运用多篇选文的单元备课,备课工作的量与质都上了一个台阶。原有的备课主要是教师自己弄懂选文,再考虑怎样在一两节课内让学生也懂便可以了,现在必须统筹十来节课、三篇以上的课文怎样依据教学目的内容。怎样基于学生的实际。扬己之所长避己之所短。调动人、物、技各种手段来有效完成言语技能训练任务,当然仍要达到学生对每篇选文的内容和写作也都有所了解。施教前对长达十余节课的整个单元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对第一节课的起始到最后一节课的总结及指导学生课后运用扩展的全过程。做周密的综合安排。这已是一种系统工程的计划(设计)工作,原有备课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了。
施教,是师生互动的情况不断变化的连续活动过程,需要依据智力技能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各种因素。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使目的得以实现。单元教学的开始,我不仅要完成好原型定向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把目的任务变成学生乐意去完成的师生的共同任务、共同的行为目的。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的展开。既要坚持原有的计划,又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学生个人作业时,这种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课要及时观察了解处理出现的个别与普遍性的问题,要组织好小小组讨论。要沟通小组问的信息。灵活处置讨论时出现的问题,这要做好大量的组织、领导、调控工作,然后要针对学生个人作业与小组讨论的实际情况主持全班讨论,及时作好评价反馈的工作。作好课堂教学小结。还要布置引导学生去完成必要的课外作业(除了必要的朗读背诵外,就只是课外阅读、写日记、观察。一般不布置其他作业,以课堂训练为中心的教学,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特别是教育学生在各种言语活动(请注意各科学习活动都是言语活动!)中,练习运用所学的技能,让他们了解只有反复实践、运用,技能才能内化。逐步积淀转化为能力而终生受用。总之,要充分分配、协调全体学生的力量,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形式、活动形式、教与学的方法手段教具的功能,以便高效地实现教学目的,使课堂的学得活动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广泛习得。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发展。
通过分阶段分单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序列导学式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认识到计划、组织、协调、反馈等工作的重要,确认它为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内在的重大的成分,不过开始我的认识还没有将这样的教学工作定义为管理。谢谢魏书生老师,是他在1990年1月《语文学习》杂志上发表了语文教学科学管理的文章,引我去读管理学书籍。我对照有关管理的定义,豁然开朗,意识到我主张并实施的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的教学工作已完全升格为科学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