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守财奴》课堂实录
作者:袁湛江
师:那么读起来应该怎样读呢?你读一下,按照你的理解。
生:(读)“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轻声)事情得办一办。”
师:你把“小小”读得很到位,体现了葛朗台刻意渲染“财产继承权”的不重要的心理。确实的,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有时就要从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词语入手,去挖掘它。经典的东西,常常从那些普通的地方可以挖掘出非常深刻的内容来。这里我们不再一一分析。
我们再品读另外一个语段——临终诀别,大家放声地读一遍。在37页,从“未了,终于到了弥留的时候”开始,放声地读,自己读自己的。
(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
师:大家读完了,有什么感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生:“其言也善”。
师:“其言也善。”是不是人到了临死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灵魂深处的话表达出来,而且会把自己最善良的一面表达出来?葛朗台在人生走向结尾的时候,是不是变得善良了呢?我们做一个比较。他的女儿是怎样对待这个父亲的?这位女同学你来读一下,读这一段投影。
生:(读)“想到自己不久……鞠躬尽瘁。”
师:那位同学,你再读一读下边这段话,就是母亲临终的时候。看着前边的投影读。
生:(读)“在这个世界上……”发抖。
师:好,读得不错。女儿在母亲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她最关心的就是父亲了。母亲去世前最关心的是谁?
生:女儿。
师:父亲去世前最关心的是什么呢?
生:金库。
师: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我们分析两个句子,大家看投影。
1,“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2,“把一切都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这两句话都是葛朗台说的,他说这些话,给你什么感觉?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分析第一句。我认为人在临死前身边有亲人在,那样子心里才是暖和的,而葛朗台却觉得身边有金子暖和,所以这说明他是一个视钱如命的人。
师:这句话给你的感觉是暖和还是不暖和?
生:有点冷。因为我觉得他这个人的心里已经像金子一样,变成冰冷的了。
生:我再补充一点:这两句话让人感觉到葛朗台已经走火入魔了。
师:你怎么感觉他走火入魔了?
生:因为他最后什么也没想到,只想到钱。他居然还能说“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说明他到死还想在天堂里把持家产。
师:是天堂还是地狱?
生:他当然以为自己会在天堂了,但在我们看来是地狱。
师:那么,句中的“这边”“那边”什么意思?
生:“这边”是人间,“那边”是天堂。
师:其实小说一直是在写“这边”还是“那边”?
生:这边。
师:一直是写这边,是吧?但是到了最后,他说最后一句临终告别的话,说明他不但要在“这边”管金钱,就是到“那边”去还是不愿撒手,是不是?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他早已被金钱弄得疯狂,没有了自己的灵魂。
师:没有自己的灵魂?灵魂哪去了?
生:被金钱吞噬了。
师:被金钱吞噬了,已经完全没有灵魂了。丧失了灵魂的人是一种什么人呢?
生:我觉得他已经成为行尸走肉。
师:行尸走肉,没有灵魂。
生:就是为钱活着,已经成为金钱的奴隶。
师:能说说葛朗台这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大家总结一下,还有很多同学没发过言啊。
生:我觉得他爱财如命,做事情好像都是以金钱为目的。
师:看来,这个三口之家,是一个富有的家庭,却不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巴尔扎克称之为“苦难的家庭”,你能理解吗?
生:能。有钱不一定幸福。
师:可是我还有两个问题:谁是苦难的受难者?谁是苦难的制造者?
生:我觉得葛朗台,还有他的妻子,他的女儿,都是苦难的受难者。
师:哦?葛朗台也是受难者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是。因为他把自己都给了金钱,失去了一切人生的快乐和意义。
师:但葛朗台自己也这样看吗?
生:我认为他是受难者。不过,他也许觉得自己挺幸福的。
师:那么,谁是苦难的制造者?
生:我觉得也是葛朗台。他对金钱的贪婪。
师:还有什么?
生:金钱。
师:金钱?金钱也制造了苦难,是这样吗?
生:是拜金主义思想。
师:好,这个问题我们就先讨论到这儿,也许就这一节课我们是找不到答案的。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体会,对这一问题,我也谈谈自己的想法,供同学们参考。
金钱本身无所谓善恶,但是当一个人对金钱的欲望越过道德底线的时候,心灵的天平就会失去平衡,甚至会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出卖灵魂,成了金钱的奴隶。这样的人不仅会给别人带来不幸,甚至于也会使自己陷于无尽的苦难之中。
同学们,这个课就要结束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英雄或者伟人,但是我们能做到的,也应该做到的应该是——守住自己的灵魂。
下课!
(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陈玲整理)
【袁老师说课】
我的教学设计主要讲两点:一点是切入。一点是深入。
对一节课来说,合适的切人口是成功的基石。切入口没有什么绝对的好或者不好,主要看适合不适合学生,适合不适合具体的场景,适合不适合老师。
我这节课的切人口之所以选择用故事导人,用构建小说的方式来解读小说。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从小说本身的魅力上考虑。小说是很多青年学生都喜欢阅读的一种文学形式。但是现在老师在教小说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教训:一篇很好的小说,教完以后,同学们变得不喜欢了。什么原因呢?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把小说自身应有的魅力呈现出来。所以用故事引入故事。用建构小说的方法来解读小说,比较容易发挥小说本身的这种魅力。
第二。从学生的心理规律上考虑。我曾经问过现在的高中生,你们在阅读小说时读什么?他们告诉我,读故事。确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年龄的学生爱读故事是再正常不过了。故事有悬念、有情节,情节吸引人,悬念刺激人,他们读小说读故事,被故事所吸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只是,我们要引导他们,读故事不是小说阅读的终点,而只是一个起点。
第三,从教师扬长避短的角度考虑。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曾经在一家广播电台担任过两年的业余主持人,所以就发挥说话这方面的优势。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优势。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呈现。
再说说深入,我们应该把故事作为起点深入地读下去,要抓住一个点深入地挖掘,一直挖得透出水来。要挖掘语言的内在涵义。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怎么挖掘呢?
一是在内容上聚焦。办法很简单,我称之为三突出:突出重点语段,突出重点语句,突出重点词语。这节课我找到了两个重要语段作为要解剖的重点。重点语句中要抓重点词语,有些词语看起来非常普通,如“咱之间得有一些小小的事情要办一办”,他为什么把他认为这么重要的一件事说得轻描淡写,瞒天过海?将要面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如临大敌,煞费苦心地去设计。其中有焦虑、期盼、兴奋、恐惧,还有不断膨胀的欲望。交织在一起。像这样的地方,其实是很值得挖掘的,遗憾的是。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些非常重要的、可以激活课堂的因素。
二是回归文本,仔细品读。要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从文本当中去解读文本,去品味语境。这是回归传统。现在阅读教学常常忽略了“读”,觉得读浪费了时间,其实不读怎么能够体会出来?比如说,“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如果平平淡淡地读,一点感觉都没有:如果你换成“我按月付你一百(加重读)法郎的大——(延长读)利钱”,味道就不一样了。再如,这样读“有些小小的(轻声读)事情要办一办”,感觉就出来了。所以在阅读小说作品时,要特别注意引领学生进行诵读。诵读不是诗歌和散文的专利,解读小说一样需要。
切入与深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保证,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