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以说促写,化言为文
作者:王 锋
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由此足见“说”对于“写”是多么的重要。循着时代的足迹,隔着尘封的岁月我们依稀可窥“说”的风貌:孔子“述而不作”,孟子与诸王论说。庄子与世人争辩,墨子大谈“节葬”“反战”……百家争鸣,靠的无不是嘴巴功夫,德行宏论烛照至今。圣人贤士们很少专门做“文”,即使做“文”,也多与“言”通——是“言”成就了他们。今天我们拜读《论语》,这是孔子的语录;《孟子》,乃孟轲的心声;《庄子》《墨子》,更有精彩的对话实录……
春秋的“国风”、汉代的“乐府”、魏晋时的笔记、南北朝的民歌、唐代的传奇、宋元明清话本杂剧小说等作品无不与生活贴近,更与言语融合。直到今天,我们清晰地看到言语与写作关系日益密切。
在生活实际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日常对话滔滔不绝,一俟作文却如茶壶里煮饺子——道(倒)不出。你如果让他(她)去多读。有的硬着头皮看两眼,浮光掠影;有的读得倒有滋有味,但再叫他(她)提笔作文却又卡壳了。
主张“以读促写”的老师认为:“读”过还要去模仿着“写”,模仿多了自然熟,自然能写出像样的文章。这种想法我不反对,但事实上有些懒学生干脆照搬照抄、生吞活剥,有些“精”学生却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没能达到老师的预期效果。由“读”而“写”关键是还涉及两个转化过程:一是把读的“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姑且称做读者的“心语”),一是再把这种“心语”转化成“自己的文字”。如果把自己口头说的东西能直接转化成文字,岂不是少了一个转化。节省了一个环节。有人说“口语”不也是由“心语”转化来的,然后再由“口语”转化成文字,不也两次转化吗?但这种转化大家应该觉得要比前者便捷、随意,可以即时提取:因为“读”的是别人的“成品”,把别人的化为已有再表达出来这是多么艰难复杂的一个过程;而“说”的是自己的“心思”,想说什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写出什么。清人黄遵宪早就提过:“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这足以证明了写作是可以由口头言说转化而来。
有的人又会说:不少中学生一到让他去说。总是讷讷无言,何谈化“言”为“文”、以“说”促“写”呢?这里牵涉的因素很多,一则与各人心理素质有关,二则与语言组合能力有关,三则与锻炼机会多少有关……我们可以从日常口语交际开始(结合课本“口语交际”)渐次导人正式、庄重的场合训练,口头作文,集体互动。下面就谈一些以“说”促“写”、化“言”为“文”的具体途径:
1,心语集粹。中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是一个个活泼的生命,时刻接受着外部世界的信息刺激,不断形成内部世界的心理冲突,时刻有一种表达欲望,而最直接的现实是把它们“说”出来。教师可以给他们机会,提供情境,让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吐露出来,哪怕是鸡毛蒜皮、只言片语,只要发自内心肺腑,就可以把他们记下来。当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老师应适时点拨、引导,日积月累,促使学生进射出“智慧的火花”。
2,集体创作。由当众随意说、自由谈的点滴心语,逐步转向述专题、论观点的“集体创作”。学生可以简介自我、漫谈读书、纵论上网等,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一个重点,阐明某种见解。可以发动学生互相替换字词(化方言为规范,化口语为书面),剪裁事例(对言语事例典型化),提取观点(从众多言语材料提炼主要观点),谋篇布局(帮助同学安排材料)等,整个课堂应该是活泼生动的,以“说”来促“写”,集体创作。高效率地完成写作任务。
3,演讲录音。学生演讲前常常自己先写演讲词或倩人代笔,然后去“死背”去“转化”。一到演讲,不会变通者便常卡壳、露馅——因为言不由衷。我主张演讲前可以大致列个纲目,不要先写成文,更不能请别人代笔。然后“按纲索语”,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随时用录音机录放,不断修改补充,直到正式演讲。把正式演讲的录音记下来,必是一篇挺不错的演讲词。
4,讨论记录。课堂讨论是新课改中“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典型特征,但实际操作中有些课堂讨论流于形式或是无效讨论,一阵嚷嚷“互动”后没有留下多少痕迹:要么讨论“成果”在课内被老师“同化”“消解”。要么个人见解在课后烟消云散,随风而去。老师为什么不及时让学生课后整理一下讨论实况呢:记下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分析比较相互观点,总结各自理由。如此,岂不是“有理有据”的思维碰撞。
5,辩论档案。辩论是胜过演讲好多倍的口才训练。它不仅体现个人机智,更能表现集体智慧。班级举行辩论会时,不要单独找几位辩手孤立的“表演”,而要发动群众集体参与:赛前分组收集资料,提炼观点;赛中分组“递料”“参战”:赛后分组整理辩词,建立辩论档案。成功的一次辩论赛:胜过十堂机械的议论文技法教学。同学们会在激情洋溢的感性认识与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中受到真正的“洗礼”,得到真正的启迪。
6,采访手记。中学生的生活圈毕竟狭小,教师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引领学生对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进行采访、对话:也可在课堂或校园虚设情境,现场采访报道。让同学们学会采访前进行构思,采访中言语机变,采访后及时整理记录。这样每一次“采访”,都成了一次真实的作文体验,学生们再也不会愁无米难炊、无话可说了。
7,座谈记要。听与写的关系很重要,要善于倾听,也要善于“记要”,把别人说的(有时也有自己参与)能够言简意赅的记录下来,能够把琐屑变完整,化口语为书面,这也是一种以“说”促“写”的有效方法。
以“说”促“写”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只要善于发现和把握,随时可以进行。在把“说”转化成“写”时,还必须推敲语言,切实做到:
(1)变俗为雅 口头之言毕竟随意、平俗(有的可能较庸俗),我们要善于“点化”“变通”,能够转俗为雅、甚至化腐朽为神奇,使常言出新,朴言有色,平言见奇。
(2)化粗为精
口头言语未经雕琢,难免粗糙,要想书面化、精致化,必须进行一番“精加工”,使它脱胎于“言”而气成于“文”,如盐融水,妙合无垠;风行水上,自然天成。
(3)言为心声
富于真情的话语最动人。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让人物语言个性化、典型化、生活化,人物必栩栩如生。
(4)理寓于形
一味的口语化可能失之浅薄,我们要善于用形象、活泼的言语寄寓深刻的哲理,一改理性的思维和表达给人生硬、冰冷、灰色的感觉,更能被人接受。
当然,如果使学生写作水平切实提高,还离不开多观察、常积累、勤阅读、频练笔。以说来促写,自写自话轻松自如:以读能助写,他山之石可以治玉。在“说”与“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必能在写作中“登堂入室”。
安徽颍上县第四中学 23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