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依托电子网络教室的写作训练教案

作者:施永忠




  网络化电子教室,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学习变成一种“超市式”的各取所需的过程,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为学科教学贯彻和实施教育部新的课程标准,推行和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如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培养和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撑和技术层面上的支持。特别是它一方面为写作教学提供了无限的资源,使学生可以像逛超市那样地选择充裕的素材,另一方面实现了“生一生”“师一生”“人-机”“室-网”交互式学习,扩展了学生写作的思路、内涵、意蕴。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特点,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素材开展写作。教师可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写作为一种追求和享受。
  下面请看一堂我在网络教室进行的写作训练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引发的社会反响。
  ②形成自己对此事的客观评价。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思考辨别及创新能力
  ②培养学生评价、筛选、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信息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信息内容:“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将杨立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全国以至全球华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对此事进行了评价。
  2,重点:社会各界对此事的评价。
  3,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这一事件并能从中取得客观正确的认识。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开始具有独立的人格意识,同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面对一日千里的科技和社会发展,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形成其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策略及教法:
  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上的文字、图片资料让学生先自由选择相关信息阅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激活学生思想,引起争论,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使学生产生创作冲动,继而完成写作。
  教学过程:
  1,问题式导入,创设情境。
  ①曾经有过或正有“遨游太空”的梦想的同学请举手。请用“它是我的x×”来形容自己对“遨游太空”的那份感情。
  ②设想如果有人愿意帮你去实现这个梦想,你会怎么样?
  数字统计:认为非常高兴和无所谓的人数。
  ③如果你的梦想被人嘲笑或讥讽,甚至说你是白日做梦,你会怎样?
  数字统计:认为非常愤怒和无所谓的人数。
  ④如果有人终于实现了这个飞天梦,并告诉你他就是杨利伟时,你会如何对待与评价他?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去浏览一下搜狐IT频道的相关内容,去了解一下事件的过程和相关的讨论与评价。
  2,浏览网页,http://it.sohu.com/60/06/column212250660,shtml,了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事件的过程及社会各界对此事的评价。学生浏览过程中,教师巡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指导答疑。
  3,分组讨论,交流观点(学生按学习小组或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①神舟五号的发射和国家、民族有什么相关性?
  ②杨利伟为什么能一举成名?
  ③有人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我无关”,“杨利伟的成功是他运气好”,你如何评价这种说法?
  4,自由发言,组间交流。
  教师依次围绕这三个问题,组织学生阐明观点,并通过举手表决,把学生按照观点的不同分成两部分,从而引起争论,教师作启发衔接点评。在每个问题争论终止后,教师对持不同观点的人数进行统计。
  5,终止争论,导向写作。
  在学生的争论体现得较为充分、激烈的时候,教师宣布终止争论开始写作,引导学生把争而未果的强烈的表达欲望从嘴上转移到笔下。
  6,布置作文题目及要求
  作文题目设计:
  (1)必做题:学生根据自己对事件的理解程度,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课内完成。
  题目: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事件随想》,要求:自选角度写一篇观后感。
  ②《如果没有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事件,杨利伟会成名吗?》(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杨利伟能否成名进行假设和论证)
  (2)选做题:观察课堂上的各项统计数字,你能否从中归纳出什么问题。请结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事件这一实例联系自己周围的现实生活,以《数字的启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课后完成。
  完成写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并发布到搜狐相关论坛上。
  7,作文评价:在学生自我修改和同学之间互评、认真修改的基础上,老师评价。
  (1)评价原则:
  ①转变性发展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发展,尤其是促使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参与评价的成员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慎重地利用合理的评价语言。重在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②对话性原则:评价的过程是对话的过程,是朋友间真诚交流的过程,参与对话的每一个人彼此都是平等的。
  ③自我反思原则:把作品发布在网上以后,不是等待网友的点评,而是积极主动地开展自评,并在众多网友的评价中,选择那些合理的评价,不断修改自身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美。
  ④开放性原则:网络的作文评价体系是一个开放的评价系统。评价人员、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都是开放的。参与评价的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对同学习作的看法,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⑤虚实结合原则:网络是虚拟的,在虚拟的环境中交流,别有一番情趣。然而,师生、生生面对面地个别指点也不容忽视。只有虚实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和现实两种评价功能。
  (2)操作程序:
  学生发帖→自我修改→网友点评→再次修改→网友再次点评
  ①学生发帖:学生完成习作以后,打开论坛,以发新帖的形式发表文章。
  ②自我评价:发完帖以后。学生自己按“编辑”按钮,自己修改习作。
  ③网友点评:网友根据自己对其他同学习作的理解,采用自己喜欢的评价语言或者其他评价形式点评他的习作。
  ④再次修改:从网友的点评中感悟,再一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⑤网友再次点评:网友对同学修改好的文章再次点评,鼓励同学不断修改,写出有新意的习作来。
  (3)评价形式:
  ①评语式:对同学的习作从字、词、句、篇、结构等方面做评述。
  ②对话式:仔细拜读同学的习作后,针对作品中的某一个问题,谈自己的观点。与作者坦诚交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