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对话教学误区及修正例谈

作者:张金保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对话教学理论认识的偏差,致使对话教学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对话成“独自”
  
  下面是一位老师教学《像山那样思考》一课的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像山那样思考》,现在给你们5分钟时间,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读过之后教师提出讨论题:“‘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为什么我们必须像山那样思考?”“牧羊人和猎人对狼的嗥叫的思考与山对狼的嗥叫的思考有什么不同?”
  老师试图通过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促使他们进行对话、交流。然而课堂异常沉闷,学生始终“启而不发”“三缄其口”,结果仍是教师“独霸课堂”。
  不知何时,这种模式似乎代替了传统课堂的“固定程序”,导入之后先是自读课文,读书不到几分钟就急于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感悟,有的根本没让学生充分研读文本,就一味让学生“大胆地说”。可学生就是不“赏脸”,“对话”成了“独白”。学生为何“不识抬举”?对话教学难以开展的症结何在?
  实际上,作为主体主动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阅读,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必须独自进行不可;而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班级群体阅读,这两者之间,群体阅读必须建立在个体阅读的基础之上,群体阅读的水平取决于个体阅读的高度。很多课堂中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课前仅有“师本对话”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学生课前没有充分研读文本,课上所给仅三五分钟时间,特别是《像山那样思考》这种有一定难度的课文,学生又能读出什么、读懂多少?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体会,“空手赶集”,不能拿出自己的心得与别人“交换”,当然“对”不起来,对话失去根基,不听你讲又能如何。问题是你讲得天花乱坠,触及不到学生心灵,学生不能与你产生共鸣,你讲得再好也只能是“对牛弹琴”。阅读教学不能逾越学生个体阅读体验这一起点,缺乏起点的阅读教学必然高耗低效。我尝试用预习作业本替代传统的课堂练习本,首先进行“生本对话”,课前搭建对话的平台。学生每学一篇课文之前。先自主研读文本,完成下列“规定动作”:
  (1)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搞清文章写了什么。
  (2)列出你认为重要的或是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生字词,注音、释义、辨形。
  (3)每人精心设计两个最有价值的质疑题(有疑问或者虽已把握但它是理解文章的关键,需要提请同学注意的)。
  (4)用“……(词、句、段)写得好,好就好在……”的形式,至少写一段话,品赏、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在此基础上,允许同学增加“自选动作”。教师课前批阅,课上组织同学就质疑的共性问题、有价值问题进行课堂探究、对话。这样,“话题”出自学生,“话语”主动权在学生,“对话”有了前提,既保证群体阅读的高效进行,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自学能力。
  
  二、对话成“问答”
  
  有一位老师教学《想北平》,简介作者之后:
  师:“北平”是哪里?
  生:北京。
  师:为什么是“想”北平。作者写作此文时在不在北平?
  生:不在。
  师:这篇文章的文眼是什么?
  生:可是,我真爱北平。
  师:作者在说对北平的爱“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写到了一个人,这人是谁?
  生:母亲。
  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一般人都以之为这就是对话教学。
  教师始终“居高临下”,严格掌管着话语的主动权、控制权;且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关度不大。问题本身也缺乏探索性,充其量只能叫“师生问答”,算不上“师生对话”。听课中,我们时常见到,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立即叫同学回答,回答“正中下怀”,老师喜形于色,高声重复答案。如果回答不上,老师则另请高明或不断“启发”“诱导”“暗示”,直到把自己心中的答案从同学嘴中“抠”出为止。
  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吗?
  尽管“对话”与“问答”都需围绕“问题”进行,但二者有着严格分野。师问生答,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配角,仍然处在被动状态,配合教师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演绎;“对话”强调的是师生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还学生课堂的言语权。“问答”关注的是结果,是问题的答案;“对话”看重的是过程。问答式教学大多是教师随口问,学生信口答,缺少思维的深度;“对话”旨在探究,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是学生需要的真实的“问题”,老师就是要有针对性地不断引领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避免“问答式”,真正实现“师生对话”,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作为独立、自由的对话主体与教师进行平等对话的权利,师生相互尊重,以文本为中介,实现心灵的沟通。再就是精心设置“话题”,首先问题不宜太多,且要有“主打”问题。如《想北平》,可以设问:“作者对北平的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爱?”其次,“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思维,同时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提出后,要给足学生时间,先思考探究,形成个人的独特见解后再交流。
  
  三、对话成“漫话”
  
  在教学《蓝蓝的威尼斯》时,学生说起“文中为何要介绍马可波罗”,几个学生开始讲述马可波罗的故事;讨论“为何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说到颜色的象征意义,学生大谈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说到威尼斯“水多、桥多”的特点,学生又扯起苏州城的特色。整堂课学生随兴所至,“畅所欲言”,好不热闹。
  听课中时常发现,因为要彰显“生生对话”,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言说”不加任何调控和引导,致使对话长时间游离文本之外,或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纠缠,“你说,我说,大家说”,教师要么重复学生的话,要么“你好,他好,大家好”。学习《敬畏生命》,有的说人类扑杀苍蝇、蚊子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侃侃而谈;有的列举矿难的种种事实。催人泪下;有的诉说人类肆意捕猎的罪行,言之凿凿。课堂气氛有了,学生主体似乎受到了“尊重”,可文本主体遭到漠视,教师主体严重退化,教学价值几近丧失。这样的课,我们不仅要问:教师在哪里?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的是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角度来说的,在学习上,无论谁都代替不了学生。然而,课是由教师来教的,教学是由教师来组织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决定着课堂对话的方向与进程。我们当然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进行“生生对话”,撞击“思维的火花”。但学生很多时候会受到学识、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很容易“信马由缰”或是达不到预期的高度,上述课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课堂“生生对话”少不了教师的引导、点化。我们尽管强调“师生平等”,但别忘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首席如果“缺位”或不作为,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生对话”,就不可能达成对话教学的目标。我们千万不能以削弱教师的主体性来换取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但教师也不能被学生随意地“牵着鼻子走”。相反要以教师自觉的主体性,来提升学生自发的主体性,二者相得益彰,以保证对话教学接通“宽带”,高效运行。
  江苏句客市教育局教研室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