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试谈文言定语中心词省略

作者:周子武




  说到文言句子省略,一般只讲主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词、宾语、兼语以及介词“于”“以”省略,而不论及定语中心词省略。其实,定语中心词省略在文言中并不鲜见。例如:
  1.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如钟鼓(之声)不绝。(《石钟山记》)
  2.每责一头(促织),辄倾万家产。(《促织》)
  3.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之景状)逼似。(《促织》)
  4.须臾,又闻怨苦(之声),久而不已。(《柳毅传》)
  5.无边落木(之叶)萧萧下,不尽长江(之水)滚滚来。(《登高》)
  6.纵一苇(之舟)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之水)。(《赤壁赋》)
  7.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之深浅)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8.贻笑大方(之家)。(《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以上例句,例7几次作为高考文言试题出现,例8是人们熟知的成语,其余均出自现行高中《语文》文言教材。它们都是定语中心词省略句,括号中补出的词语为省略的中心词——大多连带“之”字。
  这种省略,一是承前面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省,如例1~3;一是据文意可以补出而省,如例4~8。这种省略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省略的中心词,它的前面一般带有定语标志——结构助词“之”。第二,定语为双音词或短语,或为联合结构,如“钟鼓”“愁苦”“深浅”;或为偏正结构,如“大佛阁”“一头”“落木”“长江”“一苇”“大方”;或为动宾结构,如“有识”;或与词尾组合,如“茫然”。
  这种作定语的词语迥异于活用作名词的形容词与动词。活用作名词的形容词与动词为单音词而不是双音词,更不是短语。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有些虽是双音词,但也仅限于两个同义、近义词的联合(并列),如“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官赋》),等等。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我们不能也无法将这种省略中心词的定语看做是词类活用(特别是“×然”更谈不上活用);而只能认为,它们作为定语,后面省略了中心词。例6“一苇”,与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就译作“苇叶般的小船”,《赤壁赋》后面还有同义语“驾一叶之扁舟”与“纵一苇”相呼应;“凌万顷之茫然”,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就解释为“越过那茫茫的江面”。例7“有识”“深浅”,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就解释为“天下有见识的人”“你的深浅”;2006年全国高考卷(Ⅱ)参考答案就译作“有识之士”“您的深浅”。例8“贻笑大方”,《汉语成语词典》就特地解释“大方:即大方之家,见识广博的人。”所有这些,无不说明文言中确有定语中心词省略存在。
  认识这一点,对我们阅读文言文很有帮助;反之,则会给文言阅读带来困难。
  一是造成误解。“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很多人解释为“落叶”,刘永铮先生认为此解错误,应为“凋落的树木”。(见刘文《说“落木”》,载《中学语文教学》2005,8)刘先生的见解是正确的,可惜未进一步指出误解“落木”为“落叶”的原因是不知“落木”这个定语后面有省略。未指出,或许有人会问:…凋落的树木’怎能与‘萧萧下’搭配呀?”而指出省略并且补出“之叶”,则主谓搭配非常得当,问题迎刃而解,刘先生的观点当更有说服力。“凌万顷之茫然”,《新课程同步导学高中语文必修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认为,它是“定语后置句”,误。若是,原句应该理解为“茫然之万顷”。“万顷”不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也没有活用作名词,如何能作中心词受“茫然”修饰?原句既非“马之千里者”(《马说》)一类,也非“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一类,何来“定语后置”?误解的原因同样是不知定语中心词省略。“万顷”也好,“茫然”也罢,后面都省略了中心词。补出“之水”,“凌”这个动词涉及的对象便有了着落,“凌”与“水”动宾搭配非常得当。
  二是无法翻译。例7,2006年全国高考卷(Ⅱ)要求翻译成现代汉语。不知文言有定语中心词省略,不知“有识”后应补出“之士”,“陛下”后应补出“深浅”等,肯定不能做出正确的翻译。
  总之,文言定语中心词省略是客观存在,与语言实际相符,我们应该加以认识,并在文言句子省略中给它以一席之地。
  江苏扬州市新华中学 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