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匠心独具 含蕴丰厚
作者:项 琪
一、闲笔不闲的“鱼翅”
《祝福》中的“我”在回答了祥林嫂关于灵魂的有无之后,“总觉得不安”,于是决定“不如走吧,明天进城去”。紧接着这样写道:“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读到这里,总有点疑惑,作者为什么要写到福兴楼的清炖鱼翅,还要强调“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呢?是随意的一笔,还是作者的匠心独具呢?
如果你能细心地找出文中所有关于钱的文字,再进行相同单位换算,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隐藏着一份祥林嫂的经济账单!不信,请看:
《祝福》中提到钱的地方依次为:①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②祥林嫂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500文。③婆婆从鲁家支走的祥林嫂的工钱:1750文。④婆婆卖祥林嫂所得的钱:80千。其中娶亲用50千,剩10多千。⑤祥林嫂捐门槛的钱:12千。
依照课文注释,我们可以得知:1元等于1000文钱。祥林嫂初到鲁家,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年底的工作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一个短工,而工钱每月只有500文。到被抢走时共挣了1750文,即1,75元钱。也就是说,祥林嫂辛辛苦苦做工三个半月,所挣的钱还买不到城里的两盘被人们认为“价廉物美”“不可不吃”的清炖鱼翅!
这一对比,处在社会底层的祥林嫂的命运之艰难就可以想见了,鲁四老爷等对祥林嫂等的剥削之深重更可以感受了。而对于这样“艰难”的生活,祥林嫂却感到“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事实上,这段生活的确也是祥林嫂一生中极少有的幸福日子。那个时代,把祥林嫂当牛做马的资格也剥夺了,她落到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更加可悲的境地。从中我们也能认识到,像祥林嫂这样的劳动人民,在那个社会,想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工作来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看:捐门槛的价目是12千即12元,按祥林嫂的工资来算,需起码积攒两年。而祥林嫂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将这两年的辛苦全花在捐门槛上。可见,柳妈描写的地狱给她带来了多大的恐惧和痛苦,封建迷信思想对祥林嫂的精神有着多深的侵蚀和毒害。由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祥林嫂捐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很“高兴”的样子,更能够理解她在捐门槛后仍然被拒绝沾手祭祀的事时,为什么会有犹如被推向了绝境的变化。
一笔“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隐藏着一份祥林嫂的经济账单,凸现出小说深刻的主题。看似随意的一笔,原来却是鲁迅先生的匠心所在啊!
二、谐音双关的“四叔”
“四叔”是小说中“我”对鲁四老爷的称谓。小说这样写道:“虽说是故乡,然而却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读这几句时,感觉有点烦琐。鲁迅先生为什么不将“鲁四老爷”直接写成“我四叔”?这样,后面的“本家”“长一辈”等等不就可以省略,句子表意不就更简洁、明白吗?还有,给“四叔”加的引号是表明对该称谓加以强调还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另外,小说中也没有出现大叔二叔三叔,又何必一定是“四叔”呢?
我们联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就会发现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取名都是非常讲究的。有的是用一种美好的名字来表现其美好的企望却又得到一种与企望相反的不幸遭遇,如华小栓(用尽办法也“栓”不住)、阿Q(不贵而贱);有的则用借代的修辞来表达特殊的涵义,如驼背五少爷、红鼻子阿义、花白胡子等是借人物的外部特征来取名以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畸形和病态:有的就是用谐音双关的方式来表达深刻的内涵,如《药》中精心设置的“华”“夏”两家就是华夏民族的隐喻。
我觉得这里的“四叔”应该是鲁迅先生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强调介绍给读者的是一个“四书”一样的人物。那些特殊的介绍文字就是给读者的暗示。事实上,此后文中关于“四叔”的描写无一不与“四书”有关,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作者的匠心所在。
首先,我们可以从四叔书房的陈设来理解。书房是四叔等所谓的读书人的门面。四叔所读的书主要是《四书衬》和《近思录集注》(也是理学的入门书)等,书房的半副对联“事理通达心平气和”源自《四书集注》。四叔的政治主张是“大骂新党”,顽固维护以“四书五经”为思想基础的封建统治。这寥寥几笔刻画的无非都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而理学是宋明儒家对“四书五经”思想内容的继承与发展。
再看四叔的思想性格,也完全是一副封建卫道士的嘴脸。在祥林嫂再嫁、重回鲁镇、死亡等事件的态度上,四叔是把祥林嫂推向死亡的黑手之一,他的一言一行无一例外地都是严格遵循《四书》的教条。“四叔”是地地道道彻头彻尾的“四书”——封建思想文化最集中的体现者。
因此,将鲁四老爷称为“四叔”,是作者谐音双关的艺术处理,也表明作者将控诉的锋芒直指腐蚀人们灵魂的礼教以及封建思想文化。
三、意味深长的“雪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里的雪,装点了美丽的自然,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关汉卿《窦娥冤》的窦娥在临刑前许下“六月飞雪”的誓愿,这里的雪,成了蒙冤的怒火,是对黑暗的封建吏政的控诉。《祝福》中也多次写到雪。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雪有着怎样的意味?
拉开故事的序幕,出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雪”的背景是“阴暗”的天,其结果是将鲁镇“乱”成一团糟。“阴暗”的天,暗示鲁镇沉闷压抑的氛围;一个“乱”,一方面点明祝福前夕鲁镇忙乱的气氛,另一方面衬托“我”纷乱的思绪,“我”正不安于没有明确回答祥林嫂关于魂灵有无的疑问。
“雪”第二次“飘”在读者的面前:“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这是在“我”听到祥林嫂死讯后的一次雪景描写。“我”望着雪景,承受着祥林嫂不幸的命运给我的心灵冲击,雪花下落的“瑟瑟有声”,反衬了“我”的内心的“沉寂”——孤寂悲愤的心情。或许“我”在想这世界何时能够如雪一般纯净?
“雪”第三次出现。祥林嫂重回鲁镇,由于鲁四老爷认为她是“败坏风俗”的,“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因而祥林嫂“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于是,“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只是轻轻地一笔,但是读来却有一种渗入骨髓的悲凉。祭祀不让祥林嫂沾手,无异于在她满是创伤的心灵上撤了一把盐。点点“微雪”,是祥林嫂心灵深处难以排遣的悲凉和寂寞的象征。在柳妈又取笑她额角的伤疤时,“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祥林嫂被逼再嫁,又丧夫失子,还要接受人们的冷淡和嘲笑,常常陷入尴尬境地。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鲁镇的寒冬虽冷,但鲁镇上的人们的歧视嘲讽带给祥林嫂的寒意一定更重。
“雪”最后一次飘洒在鲁镇:“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小说末尾的雪,意外地下得大而猛。这一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营造了鲁镇沉闷阴暗的氛围,而这种气氛与祝福时家家户户的欢乐喜庆显得格格不入,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也寄托了“我”对亡灵的最沉重的哀悼。
一切景语皆情语。《祝福》中的“雪”有“满天飞舞”时,有“瑟瑟作响”时,有“微雪点点”时,有“团团飞舞”时,伴随着小说人物的感情起伏不定,时而纷乱,时而悲愤,时而无聊,时而沉痛。仔细体会《祝福》中的雪的描写,你会有更多的感悟。
浙江省台州中学 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