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高中《语文》通假字术语运用分析及建议

作者:邓木辉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下谈及均为该版教材,简称教材,),用术语“通”“同”注释的通假字共121个。长期以来,教材通假字注释术语运用十分混乱;新版教材仍相当混乱,亟待完善。
  
  一、术语运用分析
  
  1,“通”“同”混用,用法随意。教材注释通假字术语运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通”“同”混用,用法随意。如:同样是表动作完成的句末语气词“已”,在《种树郭橐驼传》及《齐桓晋文之事》中注释为“已通矣”,而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注释为“已同矣”;同样是表形容词“仔细”意思的“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注释为“孰通熟”,而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注释为“孰同熟”;同样是表动词“返回”意思的“反”,在《屈原列传》中注释为“反通返”,而在《触龙说赵太后》中注释为“反同返”……教材大多数通假字注释术语用“通”,少数通假字注释术语用“同”;有全篇基本上甩“通”而偶尔用“同”的: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有注释的通假字共4个,其中3个用“通”,1个用“同”;有全篇基本上用“同”而偶尔用“通”的:如《勾践灭吴》中有注释的通假字共7个,其中6个用“同”,1个用“通”;有全部用“通”的。也有全部用“同”的。教材时而用“通”,时而用“同”,似乎是想有所区别,然而又看不出有何区别,因为表达同一词性同一意义时也时而用“通”时而用“同”。因此,只能说:“通”“同”混用。用法随意。
  2,异形词时而用“通”,时而用“同”,时而用“也写作”或“也作”。如:“零丁孤苦”(《陈情表》)中的“零丁”注释为“零丁通伶仃”;而“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俾倪”注释为“俾倪同睥睨”。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零丁”与“伶仃”、“俾倪”与“睥睨”为两组异形词,这两组异形词的规范词形均分别为后一个。教材时而用“通”时而用“同”,也无区别意义和用法的作用。教材对双音节异形词用“通”“同”术语注释的只有以上两个词,更多的却注释为“也写作”或“也作”。如:“杯盘狼籍”(《赤壁赋》)中的“狼籍”,注释为“狼籍:凌乱。也写作狼藉”;“引决自裁”(《报任安书》)中的“引决”,注释为“引决,也作引诀”。有的单音节异形词,也用“也作”形式注释。如:“住几个乞儿饿莩”(《哀江南》)中的“饿莩”,教材注释为“莩,也作殍”。
  3,有的通假字不用“通”“同”术语注释。直接用本字注释。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中的“有”,教材注释为“有,又”;“曷其有极”(《祭十二郎文》)中的“曷”,教材注释为“曷,何”;“而后乃今培风”(《逍遥游》)中的“培”,教材注释为“培,凭”。
  4,其他情况。有的用“古同”的形式注释,如“罔,古同网”(《湘夫人》);有的用“这里同”的形式注释,如“那,这里同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些注释中的“古”“这里”多余。试想:大凡需要注释的通假字用法,肯定是指具体语境中的古代用法,不存在“今同”问题。不存在不顾语境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问题。这种情况不如只用术语“通”或“同”注释简捷省事。
  以上情况表明:语文教材通假字注释术语运用还十分混乱。
  
  二、两点建议
  
  语文教材通假字注释术语运用十分混乱,不利于学生准确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也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深造。因此,应该规范通假字注释用语。为此,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两点建议:
  1,用不同术语表示不同类型的字,用同一术语表示相同类型的字。
  语文教材中的所谓通假字,实际上主要包括了三种类型的字:
  (1)异体字。所谓异体字,是指同一个字有几个不同的字形而它们的音义相同。如“喻”与“谕”、“咏”与“詠”、“暖”与“煖”、“够”与“夠”。异体字可分两种情况运用术语:①一种字形为现在的规范用法而其余字形为不规范用法的,用术语“现在写作”,表示“现在写作”的是规范用法,其余的为不规范用法;②几种字形同时使用,尚未认定一种为规范用法而其余为不规范用法的,使用术语“也写作”,表示几种用法都可以。
  (2)古今字。所谓古今字,是指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字形。如:“说”与“悦”、“臭”与“嗅”、“然”与“燃”。“今字”相对于“古字”,主要是变换或者添加了形旁。古今字可用术语“同”,表示“同”前为“古字”。“同”后为“今字”。对古今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等编,蒋绍愚等增订。下同)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标明其古今关系。教材中的121个通假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标明为古今字的有35组(不计重复):
  共—供、说—悦、句—勾、帅—率、取—娶
  免—娩、孰—熟、反—返、希—稀、从—纵
  景—影、内—纳、道—导、章—彰、尊—樽
  厌—餍、父—甫、莫—墓、采—彩、闵—悯
  羞—馐、敛—殓、冯—凭、直—值、耶—爷
  形—型、田—畋、与—欤、罔—网、责—债
  案—按、指—旨、坐—座、决—诀、乡—向
  (3)通假字。关于通假字,学术界有所谓“本无其字的通假”和“本有其字的通假”之分。“本无其字的通假”,指该用的字还未造出,借用别的字来代替,如借用本来表“毛发”意义的“而”来作连词,借用本来表“兵器”意义的“我”来做人称代词:“本有其字的通假”指该用的字“本有其字”,而由于仓促用字等,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如用“蚤”代“早”、用“亡”代“无”。本该用的字叫“本字”,用来“代替”的字叫“通假字”。不管是哪种通假,都与“本字”没有意义上的联系。这是它们与异体字、古今字的最大区别。因而通假字注释应该使用不同于异体字、古今字的术语,可用术语“通”,表示“通假字”与“本字”只是临时具有意义上的“通用”关系。如:“蚤”通“早”;“亡”通“无”。对于通假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用术语“通”来表示。教材中的121个通假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用术语“通”来注释的有37组(不计重复):
  知—智、政—征、餔—哺、耆—嗜、无—毋
  颁—斑、輮—糅、有—又、距—拒、蚤—早
  振—震、已—矣、说—脱、泮—畔、归—馈
  离—罹、纫—韧、蒜—宴、辩—辨、销—消
  机—几、飨—享、裁—才、翼—翌、陇—垄
  盖—盍、卒—猝、由—犹、剔—剃、以—已
  摩—磨、失—佚、庭—廷缪—穆、僇—戮
  质—贽、镜—篦(不是“篦—鎞”)
  有的字,一般认为是通假字,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不用术语“通”注释,而直接列出义项,如“要,邀请”,即认为它本身具有“邀请”义,不必与“邀”相通。这些字是否为通假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大概另有看法。教材中的121个通假字,属于这种情况的有15个:歠、要、生、倍、卻、不、而、曷、蓐、匪、沽、浡、施、枪、不(表“是否”义)。
  2,编写知识短文,介绍有关知识。
  用不同的术语注释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学生对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还需使其认识进一步深化,以便他们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了解。因此,有必要编写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的知识短文,从理论上介绍一些有关知识。这不仅有利于中学阶段所有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大学阶段文科学生的学习:这不仅是应试的需要,也是提高素养的需要。
  教材目前对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的处理,也许是考虑学生缺乏接受能力,考虑到有些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区分还不十分清楚。其实,学生在中学阶段遇到的其他知识,如鉴赏诗歌、散文、小说,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及词类活用等等,其艰深与繁难,远大于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有些字的性质可能难以区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可视不同情况具体处理,不必因噎废食。
  贵州福泉中学 5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