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

作者:邵统亮




  《语文课程标准》(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语感教学的探索有了新的进展。值得语感培养研究者充分关注,笔者试图以本文作为引玉之砖。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语感即是人的语言智能,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显形式。它表现为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灵性。它不但可以通过语言实践训练使学生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而且可以使学生创造性地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学习探究。这些方面语文课程标准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先后有四次提到“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从《九年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到《普通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先后有14次运用“语感”一词,并且在整个课标中渗透语感教学思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观点。毋庸置疑,语感培养在新课程背景下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丰富的积累是促成语感发展的基础。
  
  《课标》把语文学习的“积累”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九年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普通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解读这三段文字我们最起码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第一,语文积累是“形成良好语感”最有效的途径;第二,语言的积累要与“感悟”“运用”相互生发,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注意“梳理”;第三,对高中学生的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语文积累要围绕着自己所选择的目标,即形成个性化的积累:第四。语文的积累的价值还在于通过积累式的学习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积累,不是要学生成为吸水的“海绵”,而是“积累一消化一吸收一创造”,做一只食桑叶的春蚕。
  语文积累应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文基本技能积累、语文知识积累、文化积累、生活积累等方面。根据语感培养的规律,应该做到强化语言材料积累,加强基本技能积累,淡化知识积累,触摸文化积累。发掘生活积累。
  
  灵活务实地处理好语文知识与语感能力的关系。
  
  拨正“知识中心”教学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规律。坚持“精要、好懂、有用”的处理语文知识的原则。
  首先知识必须为阅读与写作的实践所用。新课标淡化了一般常识,而对规律性知识的学习强调“必要”,突出“随文学习”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在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动态的、活的、有用的,才具有“造血机能”。这种处理十分符合母语学习实际。
  其次,语文的基本技能必须大力强化。如关于认字与写字的要求,对背诵的篇目的要求,新课标对五个学段都有明确的规定。注重向基本技能转化的途径和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思维训练要强化语文意识,语感培养要指向思维发展。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语言与思维并不完全等同,但密切相关,而思维能力却是与语言能力互为表里、同步发展的。新课标吸收了这一研究成果,并且更进一步强化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在“培养目标”中就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语言现象和所阅读的各种文章中认识思维规律,并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注重在思维活动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评价也要落根于语言,“考查学生发现他人语言表达的语法规范、逻辑层次和修辞效果的敏感性,以及考查学生对自己语言表达中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的关注程度。”
  其次要区别不同的文体和语体培养不同类型的思维。“阅读理论类文本,着重思考其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对理论类文本阅读的评价,也要“着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阐发与实证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评估文本的理论自足性;能否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研读文本、评述作者的思想。对持之有故的独特见解,应在评价中予以鼓励”。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结合不同文体特征进行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以及动用有关资料阐发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是新课标所关注的重点。这种创新思维品质是指“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需要建构多元、开放、有序的课程体系,特别是要优化校本课程的建设。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较广的文化视野,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
  (注:本文引文除注明外,均摘引自《语文课程标准》。)
  江苏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2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