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论“落木”的词义和诗意

作者:颜春峰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的“落木”从来解释为“落叶”,本无疑义。刘永铮《说“落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8期)一文却认为:“木,就是树木,翻遍古今汉语词典,也不会找到‘木’就是‘叶’的义项”,“‘落木’是‘凋落的树木’”。
  其实用不着“翻遍古今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木”字第3义项、《汉语大词典》“木”字第5义项都是“树叶”。这一义项的确立是有根据的。“叶落归根”原又作“木落归本”。《汉书·翼奉传》颜师古注、《文选·玩月城西门解中》李善注并引翼氏《凰角》:“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本者根也,《汉语大词典》“木落归本”词条:“犹言叶落归根。”“木落归本”无异于“叶落归根”。
  杜甫《登高》“落木”当然也是“落叶”。首先,异文可证:
  1.“无边落木萧萧下”,宋《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引作“无边落叶萧萧下”。
  2.唐许棠《秋江霁望》:“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木”一作“叶”。(可对比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落叶满长安”,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落叶满空山”)
  3.唐王泠然《汴堤柳》:“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木落”一作“落叶”。
  其次,下列唐诗“落木”,都是动宾结构,不可释作“凋落的树木”:
  4.贾岛《原上秋居》:“关西又落木,心事复如何。”
  5.贾岛《夕思》:“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
  6.杜甫《秦州杂诗》:“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唐代以后的用例相同,例如:
  7.宋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8.清查慎行《大风下兴安岭》:“千峰万峰争落木,秋声萧萧气肃肃。”
  动宾结构“落木”倒置则为主谓结构。唐诗例证:
  9.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
  10.李白《秋日炼药院镊自发赠元六兄林宗》:“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11.杜甫《去秋行》:“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
  12.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13.慧宣《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木落树萧槮,水清流漻寂。”
  第13例尤为典型:叶落凸显树木枝干耸立。正因为“落木”无异“落叶”,所以“落木”可“飞”:
  14.唐田沈《明赋》:“飞落木於轩砌,吟暮虫於行径。”
  15.明刘炳《予昔与孟思鲁参戎事……》:“湖上雨晴飞落木,与子登临散幽独。”(可对比唐沈俭期《陇头水》“陇山飞落叶”)
  从下面“东西分别”“无人打扫”“深积腐烂”“覆盖高楼”等现象判断,“落木”是“落叶”而不是“凋落的树木”:
  16.唐耿滓《下邦客舍喜叔孙主簿郑少府见过》:“落木东西别,寒萍远近流。”
  17.元释宗衍《春日西湖怀古》:“空林落木无人扫,废苑余花只自妍。”
  18.元张雨《独游天信庵》:“落木深已腐,乱石割芒屦。”
  19.明王格《晨起书怀》:“毵毵落木覆高楼。”
  根据律诗的对仗,《说“落木”》指出:“落木”与“长江”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词的词性都应该相同,然而“落”即“下落”是动词,“长”是形容词,就失对了。因而“落”是形容词“凋落”。
  殊不知这是对律诗对仗的曲解。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一章《近体诗》第十三节《近体诗的对仗》:“其实,在诗句里,只有名动两种词为主要的成分,尤其是名词必须和名词相对;形容词有时可认为与动词同类(尤其是不及物动词),相为对仗。”第十五节《对仗的讲究和避忌》:“对仗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对,例如以天文对天文,以人伦对人伦,等等;第二类是邻对,例如以天文对时令,以器物对衣服,等等:第三类是宽对,就是以名词对名词,以动词对动词(甚或对形容词)。”《说“落木”》以词性一概相同来要求对仗,不仅不符合律诗格律,而且顾此失彼,自相矛盾:其一,承认“落叶”之“落”是动词,可是唐诗中与“落叶”对仗的有“高城”“高楼”“繁阴”“青苔”“野蔬”“寒山”“寒云”“寒猿”“残阳”“残星”“闲砧”“幽禽”“孤萤”“鸣蛩”,对应动词“落”的显然大都是形容词;其二,按照这一要求,“无边”与“不尽”也不是对仗:“无”和“不”,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副词:“无”字下面自然是名词,“不”字下面自然是动词或形容词,在词性上不相对(王力《汉语诗律学》168页)。实际上,“无”和“不”因为都是否定词,所以常被用为对仗。“无”字下面虽然是名词,“不”字下面虽然是动词或形容词,在词性上虽不相对,也可认为相对(王力《汉语诗律学》168页)。
  《说“落木”》指出:在杜甫之前用过“落木”一词的有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落木”和“极浦”对偶;极浦,就是最边远的水滨,是由形容词和名词构成的偏正词组,那么,“落木”的“落”也应该是形容词了。
  这一判定无异于削足适履。庾信《哀江南赋》“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渊源有自,清吴兆宜引《楚辞》“洞庭波兮木叶下”“望涔阳兮极浦”作注。“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出自《九歌·湘君》,“扬灵”意谓“扬己精诚”(王逸注)、“舒发意气”(朱熹注),“扬”显然是动词。按照《说“落木”》的逻辑,“扬”岂不是也要释作形容词?
  “辞洞庭兮落木”一句,上承《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下启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就词义而言,“落木”就是“落叶”;然而就诗意而言,“落叶”决不可等同或替换“落木”。其中的奥秘,清人陈仅《竹林答问》有所阐述:“‘落木’‘落叶’一也,而‘木’字雄,阔大之景用之;‘叶’字细,幽悄之景用之。”林庚先生《说“木叶”》更是揭示无遗:
  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选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
  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3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