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论多元解读的“陷阱”
作者:王海燕 陈国安
合学生的经验进行。盲目地抛弃前人的经验,极易降低学生应达到的学术水准。
第三,多元解读不应成为消解科学精神的温床。
多元解读的确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途径,但是,如果多元解读变成了任意的、没有根据的解读,那么,多元解读极可能成为消解科学精神的利器,反而会伤害创新思维。
这里,我们首先要区分科学主义、科学精神两个概念。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谓科学主义,则是以科学为万能的观念,这一观念认为人们可以用科学解决所有的问题,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可以无条件地推广到现实生活和人文科学中去。科学主义是消极的,应加以遏制。所谓科学精神,是指尊重理性、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态度和精神,它所反对的是那种不以“事实”为标准而以其他“利益”为标准的态度。我国传统文化由于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精神“泛化”的影响,科学精神的发育还远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健全。因此,在从农业化走向工业化的社会转型期,科学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潘先生认为,“只要跟文本不是毫无关系,任何的‘过度诠释’和误读,都是合理的,都应受欢迎。”如果真的按照这样的态度引导学生解读,有可能使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文本的解读可以是任意的。
事实上,光有“大胆的假设”是不够的,还必须“小心地求证”。五四时期,因为受到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理性的影响,胡适倡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以此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有表达自我的勇气,还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多元解读,不能停留于“多元”,而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结合。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文中学生对《故乡》一文的独特理解应该得到尊重,但是,仅仅“赞美”似乎还不够。如果老师能够这样处理可能会更好一些:先对学生的解读表示赞赏。然后,要求学生举出证据。同时,老师自己也把鲁迅“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本意和证据表达出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只有创新的热情而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多元解读就难以起到培育创新人才的作用。教学情境中的多元解读,不应是无根据的随意解读,而应是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的解读。
第四,多元解读不应成为培育“假民主”的土壤。
多元解读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实现教育民主的一个方面。民主概念的内涵,在于“大多数人做主”。这里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意见得到别人的尊重。二是每一个人同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三是某一事件的决定,要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因此,杜威认为,作为教育过程的民主和作为社会生活过程的民主都应遵循这样两个原则:一是尊重别人的所想、所需和所虑;二是通过相互协商和相互咨询,汇集所有个人的观念与愿望。他强调,自由的表达与交流磋商这两个观念,应是教育过程之民主的精髓。
教育过程的民主,不仅是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还需要彼此之间的交流、磋商,在这两个前提之下,就某一问题达成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即达成“共识”。
从这个角度说,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如果仅仅停留于允许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不够的,因为它容易造成一种只具备形式的“民主”。在鼓励多元解读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交流和磋商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上述案例中,该学生对《故乡》一文的解读,自然应该受到尊重。但是,对于学生的解读,如果老师仅仅采取类似“存而不论”的赞赏态度是不够的。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意见都表示“赞赏”,而不鼓励彼此交流和磋商,那么,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的意见都是“真理”。这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民主”。从形式上看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尊重,但深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假民主”,因为他鼓励每个人都自我欣赏,而不是在自我尊重的同时,倾听他人的意见。假如老师能够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把包括自己意见在内的其他意见放在一起,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之上找到合理的解答,那么,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过程就产生了。
因此,多元解读不应只是单纯的自我表达,而应建立在充分的交流与磋商的基础之上。
第五,多元解读不应成为盲目地反对权威的理由。
在一些研究者那里,多元解读的目标之一,在于防止教师、教材、学科专家等“权威”的“话语霸权”控制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使学生获得思想的自由,形成自由的人格。
这里需要区分两个概念,即“权威的知识”和“可靠的知识”。
“权威的知识”和“可靠的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权威的知识未必是可靠的知识,因而对权威保持必要的警觉态度有助于确保思想的独立和自由,从而确保人格的独立和自由。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反对权威。假如权威的知识经得起考验,那么,服从“权威”不就是服从“真理”么?如果教师、教材、专家掌握了可靠的知识,我们又有什么正当的理由不接受他们所提供的知识呢?
因而,多元解读既不应当是盲目地服从权威,也不应当是盲目地反对权威。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应该受到鼓励。但是,这种“多元解读”应当是有条件的:它不仅要遵循一般文学作品阅读的规律,还要遵循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唯有如此,才可能使“多元解读”发挥其应有的塑造理想人格的作用。
①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第二版。
②《鲁迅小说的解读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原文载于“中国基础教育网”,转引自潘新和《表现与存在》(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P1292-1293
③潘新和《表现与存在(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P1298-1299
苏州大学文学院 2150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