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举三证一勤编织 巧借身份说典型
作者:杨建华
综观这堂课,有三个亮点:一是问一赠三,投石激浪。以学生提问为抓手,回赠学生三个同样性质的问题,于无疑处激疑,引导学生对文学创作规律性的探讨。二是举三证一,启愤发悱。教师精心设计三个问题的目的无非是要证明文艺创作中的一个规律,但是这个规律不能由老师说出来,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王君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决不越俎代庖,而是巧引轻拨,启之于愤,发之于悱,引导学生把主人公的身份问题同作品的情节、主题联系起来思考,诱导学生得出结论:人物身份的设计,是服从于展开情节和表现主题需要的。三是举一反三,由一知类。上述三个问题既然说明了同一个道理,或者说揭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即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去设置情节去安排人物身份,有时候也可以从典型人物的典型身份和典型经历出发去为他们设置故事和主题,是作者为他们量身订做的。那么仅仅明白这个道理是不够的,能在实践中运用才是这堂课的最终目的。于是,王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拓宽视野:《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周渔的火车》中的周渔、《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这一系列鲜活的人物无不用他们的身份证明刚才同学们得出的论断。整堂课,学生的思维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显示教师导之有方。
这堂课的意义在于:从小处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生的提问?是孤立地看待,还是用同类事例启发学生去把握规律?从大处讲,在数字化时代,面对大量的信息,教师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合、编织有用信息,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本质?
王老师的课例涉及的是文学创作的典型化问题,如果对学生讲一大堆文学理论,学生肯定会坠入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巧借身份说典型,无疑是一着妙招。但是,文学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落脚点是在人物的性格上,对普通人而言,性格决定命运,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而言,则是性格决定情节,性格表现主题,人物的身份对情节和主题的影响,也是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去实现的。如果在教学中能对这一点有所提及,这堂课就更完美了。
广东深圳市松泉中学 51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