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就例说理 蹊径新辟

作者:葛惠霞




  历年的高考议论文写作,反映出来的最大的学生毛病是论证乏力,以叙代议,不会就例说理。那么该如何化解这一教学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析例语段的写作呢?
  教写析例语段时,老师常常是先列举经典作品中的说理方法,如“对比法”“归谬法”“本质分析法”……而后再让学生分别进行模仿训练。虽然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对“说理方法”的理论感知上,而一到具体写作,还是茫然无从着手。
  思之再三,我想我们是否都犯了一个错误,即背离了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没有真正地立足于学生,只从老师“教”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呢?
  写作时,学生对自己所举的例子是熟知的,要让他对例子“议”出个所以然,为论点服务,有效的做法是引导他们仔细分析事例的内容,找出事例的特征,而后展开相应的议论。这样,就把抽象的“说理分析”化解为学生对熟知语段的解读分析了,如此,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有理可辩,久而久之,就例说理的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那么,不同性质的语段,该作怎样的分析说理呢?笔者的尝试体会是——
  
  一、因果对举揭本质
  
  如果叙例语段是陈述原因或结果的,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作结果或原因的探究说理分析,也即运用“因果分析法”,进行“因果对举”。例如语段①
  记得《猪八戒照镜子》的故事吗?它写的是猪八戒抡起了铁耙,将映出自己那张丑脸的镜子打得粉碎,结果每片镜子中仍有自己丑陋的脸。猪八戒这种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
  这一语段,结构是“例子+观点”,那么该怎样搭建起例子和观点之间的“议论的桥梁”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事例的结果——“猪八戒打碎镜子”已经告诉了我们,但对于“打碎镜子的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这里可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添加范文如下:
  猪八戒之所以要打碎镜子,无非是因为镜子如实地照出了自己的丑陋,而这恰恰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猪八戒愤怒地抡起了铁耙。这种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不可取,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的精神。既然容貌丑陋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不接受镜子直接真实的反映呢?并且,猪八戒完全可以在镜子的指引下正确认识自己,甚至施粉黛、正衣冠,或从其他方面弥补自己相貌上的不足。
  这段添加文字,针对“猪八戒打碎镜子”的结果,剖析了其原因及其应该有的正确做法。这一说理桥梁的搭建,使“闻过则怒的做法不可取,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这一观点的得出顺理成章。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添加因果分析的议论文字时,如果例子陈述的是结果,那么就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果事例陈述的是原因,那么就可推出结果。且最好用上导引词“之所以、是因为、为什么”等。如此,不但能起到引领思维的作用,更可以使说理层次分明。
  
  二、反向假设巧推论
  
  对陈述事物或现象的叙例语段,我们可以从事物或现象的反面假设分析之,并推出假设条件下的结论,从而来论证论点。也即运用“假设分析法”来深化说理。例如语段②:
  缩小痛苦,百折不挠,人生才可能璀璨。“甫者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身怀用世之心的杜甫,命途多舛,颠沛一生,但他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坎坷当做人生的历练,即使在忧郁的深渊中仍不懈追求,终于以字字句句饱含生命力的诗作,成为唐诗这一宏丽壮伟的琼宇中巨实的一柱栋梁,享有“诗圣”的称誉。
  这一语段,在分论点总领之后,陈述了杜甫的人生态度及成就,其间融入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可以说夹“叙”夹“议”。但说理是否可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细读语段,发现它是从事例的正面陈述的,那么,我们不妨从事例的反面进行假设。经指导,学生添加议论如下:
  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添加语段从事例的反面“杜甫无法正视人生痛苦”进行假设,从而推出杜甫不可能吟出“诗史”之作的结论。这就从反面证明了“缩小痛苦,百折不挠”对于“璀璨人生”的重要性,深化了说理。
  假设分析的关键点是“应从例子的反面进行假设”,即如果举的是正例,那就可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是反例,就可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分析。标志词有“如果”“譬如”“假如”等。
  
  三、辩证思考顾全局
  
  对事物或现象有所褒贬的叙例语段,应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重新审视,进行辩证分析。这样可使说理全面深刻,而避免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地看问题。例如语段③:
  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人民感激他,爱戴他,以各种方式表示着自己的感情——戴徽章,背语录,塑雕像,崇拜他甚至神化他。
  这一语段表达的是人民对主席的爱戴之情,属对事物的“褒扬”。那么我们就可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法中“一分为二”的观点,对民众“褒”的情感、“褒”的程度、“褒”的方式客观审视,然后得出中肯的看法,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引申分析如下:
  人民对领袖的这种爱戴之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盲目“崇拜”他,“神化”他。因为“感情”不等于“理智”,更不能取代对真理的认知。毛泽东也是人,他虽然伟大,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例如,他制造了“大叛徒刘少奇”这一新中国第一大冤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致使祖国遭受“十年浩劫”。所以对于毛泽东,说其白璧微瑕可以,说其美玉无瑕,那就不客观,不公允了。
  这段议论文字围绕民众的“褒”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先认同民众“褒”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再对民众“褒”的程度作了否定,然后举例佐证自己的看法,段末得出结论。如此的说理。全面、公允、客观、严谨,使人信服。
  运用辩证分析时,要注意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问题,避免绝对、片面。导引词的运用也应兼顾两面,例如“诚然……但是……”“固然……可是……”“我们姑且承认……但从另一角度看……”等。
  
  四、解说事理搭桥梁
  
  对于事例的“现象”和“结果”之间跳跃性大的叙例语段,我们可引导学生作解说分析,以让读者明了事例和结果之间的关联。例如语段④:
  人生的曙光从来都是历经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闪现的。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屡屡失意而心灰意懒的年轻人邂逅一位山寺老僧。老僧用名贵龙井招待之。但老僧冲泡的第一杯绿茶,年轻人饮后觉无一丝香味;待第二次冲泡后,才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荡漾开来;待冲泡了五六次后,屋子里便弥漫着阵阵清香。年轻人思索品味之后满载而归,从此奋发向上。
  上述语段中年轻人的“喝茶”行为与其最后“满载而归,奋发向上”的结果,语意上有较大的跳跃。这中间年轻人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而这心理活动我们如果能填补解说出来,不但文气贯通了,而且年轻人从消沉到发奋的原因也揭示出来了。这样,“理”就透了,读者也就“信服”了。添加解说文字如下:
  闻着龙井的醉人浓香,年轻人心灵澄澈起来了:原来,茶香是来自于沸水的一次次“冲泡”;茶越香醇,“冲泡”次数就须越多,如此,方可将茶之精髓一点点滤出。那么。人生的曙光,不也要经一次次的“冲泡”才能陡现吗?曙光越璀璨,“冲泡”的次数不也就须越多吗?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后才能“增益其所不能”也!原来,人生的每一次挫折,都是冲泡的历练啊!于是年轻人郁积的愁眉舒展了,自信坚毅重现脸上,从此奋发向上。
  上述添补的文字,不但说明了“茶香的原因”,还阐释了“人生的历练与泡茶”的类比关系,这样年轻人奋发向上的原因就显豁了。如此,“理”透了,“文”也通了。可见,这段解说性分析文字是必不可少的。
  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是以“生”为本,上述的就例说理的几种方法,是笔者本着新课标的实质,化解议论文写作教学难点的一点尝试,以期找出些规律性的东西来。
  
  浙江宁波市北仑中学 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