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

作者:吴 非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第二天,大会轮值主席盛情邀请我发言。我不敢说话,因为我没有把握,我还是没有想明白: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公开自己的作文?但是大家一鼓掌,我只好说了。我不能隐瞒自己的观点,在场的许多老师都是朋友,我更要说实话。我说,学生已是高中生,他们的写作有私密性,未必愿意公开;像这样不经作者同意,就将作者的全部作文放在网络上,任人评说,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不安;我们是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在这些方面,能否更慎重一些,等等。
  老师们对我的发言似乎不太理解,他们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也许有些同行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大家关心的是网络作文管理技术如何进一步普及的问题。只有一位老师发言对我激烈批评,他说的最猛的一句是“没想到进入21世纪了,教育界还有这么落后的人!”当时全场大笑不止,我也笑了。主席善意地告诉我,可以再次发言,反批评,我笑着谢绝了。这种事,时间隔长一些,可能会看得清楚一些。我为什么特别在意学生的这种权利?
  写作不同于一般作业,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心灵活动。学生写作文,往往是在与教师对话。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老教师特别重视学生写作内容的原因。通过作文,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的快乐与忧伤,了解他的失望与期待。总之,一个能取得学生信任的教师,他在作文批阅过程中,是在与一个个学生对话。这种对话有时也是带有私密性的。学生信任教师,他可能会无保留地把心里话都放在作文中,他们对教师不设防,作文中甚至常有些隐私。他的倾诉者是一个人——教师:如果他面对全班同学,很可能呈现的是另一些内容。
  常有学生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不幸(亲人病重,去世;家庭矛盾,父母离异;等等);暗示我,他(或她)在恋爱,很想知道教师的态度;诉说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等等。这些作文,是写给教师看的。情郁于中,需要有个渠道宣泄,他会发现作文是比较好的方式。我认为教师要对得起这样的尊重。所以,我的同事一般不愿意在办公室向大家介绍学生这方面的作文,除非学生作文中的问题的确需要大家商讨。
  我很喜爱苏联儿童作家阿列克辛的小说。他的作品中有一篇很有名,叫作《最有意义的一天》。“我”极为成功地调解了父母之间的一次矛盾,让多日不说话的父母言归于好,这是“我”假期中最有意义的一天。但是在叙述了这个过程之后,“我”告诉读者,写作文时,他不愿意把这件事说出来,写的是一年前参观博物馆的事。——有时候,我们很奇怪,学生的写作为什么放弃了精彩的生活,其实很可能是学生对是否公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把握。
  讲评作文,总要读几篇学生习作。过去,想读谁的就读谁的,读也就读了。但是我认为,这种公开性强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应当作正面引导,尽可能不要读选材涉及个人心灵而又不太成功的作文,不要让那些学生难堪,要保护学生的自尊,以发展他们的自信。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明白,我们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写作上的毛病,没有必要拿一个具体学生的写作弱点举例;提高写作水平绝非一天两天的事,学生写作水平不高,他自己也会很焦急。如果教师公开了学生低水平的作文,却又拿不出个有效的指导意见,这个学生有可能更加畏惧写作。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校就是让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就是不能怕出丑出错。
  但是我愿意说,写作有特殊性,毕竟,它反映的是人的心灵世界。作为教师,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会随意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私事呢?南京有个电视访谈节目叫“有请当事人”,我看了之后很震惊:这个节目好像主要是调解家庭纠纷(夫妻争吵、兄弟反目、恋人分手、子女不肯赡养老人,等等),在主持人的“调解”下,当事人对着摄像机争辩。也就是说,这个节目满足了中国人爱看热闹的习惯,把发生在家庭内部的各种冲突全都公开化,用现代技术手段现场直播。据说该节目收视率极高,而节日播出后多数当事人很后悔。如果他们有较强的自尊意识,是不会接受这种“公开展示”“上电视”的机会的。教会学生对自己的权利负责,保护自己的尊严,也许应当是我们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任务。
  40多年前,我在念初三时,语文教师曾把我写的说明文抄成大字报展示,展示的目的并非因为我写得好或不好,而是我在那份“图书馆借书规则”中写了“每人每次可以借书20本”,教师遂在分析时当做笑料挖苦。其实,能多借一些书是每个学生的愿望。虽然大家一笑了之,但那节课让我不太舒服。以后,我在作文中就不大愿意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免得惹麻烦。后来,我自己当教师,才对当年教师的那种做法作了有效的思考。随意地干预学生写作,随意地讲评学生作文,有可能给学生心灵和他的写作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我在作文课上经常问学生的是:“我可以读一读你的作文吗?”“你愿意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吗?”
  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尊重,学生写作的内容反而比以前自由开放,因为他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他的权利会得到尊重。
  
  南京师大附中 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