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直面课堂上的“旁逸斜出”
作者:徐立刚
同学们普遍认为车夫正直无私,勇于负责,特别是他主动扶老女人去巡警分驻所,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让人敬佩。
秦超娅同学将手举得高高的:“我觉得车夫是一个不坚持原则的人。他不该去扶老女人。”(当时有许多同学哄堂大笑)
师:你的看法比较独特,能说说理由吗?
秦:我认为老女人跌倒,责任在她自己,和车夫无关。课本上交代得很清楚,“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说明老女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责任在她自己;“车夫早已让开道”,只是“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这能怨别人吗?既然车夫没有责任,又怎么说是勇于负责呢?
师:你的观点比较明确,言之有据。其他同学考虑一下,车夫到底该不该去扶老女人?
生:课本上说,“只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说明路上行人稀少,老女人完全可以避开车。她的摔倒和车夫无关,不该去扶。
生:况且是慢慢地带倒,说明车速很慢。“伊”完全可以避开。(有同学附和)
生:即便是这样,车夫也应该去扶老女人,怜悯之心,人皆有之。
生:从事情发生的过程来看,车夫责任并不大,理论起来,他可以不去扶老女人;但是,从道德上讲,他应该去扶,扶危助难,是做人起码的道德。
生:车夫不用去扶老女人。因为是冬天,老女人穿的衣服肯定很多,并且是被慢慢带倒的,不会被摔坏的。
生:车夫应该去扶老女人,正是这种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体现,更能说明车夫的正直、善良、无私,也更能衬托“我”的渺小、自私,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
秦:老师,我还有补充。事情的目击者——“我”眼见“伊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和街头上那些故意装腔作势、讹赖他人的乞讨行为相似,对这样的人不能心存怜悯。所以,我觉得车夫是一个不实事求是、不讲原则的人。他何必扶着“伊”到巡警分驻所去呢?既耽误自己拉车,又影响“我”谋生事宜。因为“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我”产生了“车夫多事,憎恶老女人”的想法是很自然的,这是小说中的“我”当时心理的真实流露,“我”不必为自己的所想而惭愧。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发现秦超娅同学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气可嘉。同学们都能像她一样,积极研读课文,紧扣文本中的词句感悟、理解、分析、归纳,形成自己的看法,加深了对“车夫”形象及小说主旨的理解。同学们的发言观点明确、有据可依,特别是不拘泥于前人对“车夫”的评价,精神值得敬佩,这是语文学习所倡导的。但是,请同学们考虑一下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时代及用意何在。
生:文中说故事发生在“民国六年的冬天”,也就是1917年。
生:这篇文章写于1919年。我们知道,那年“五四”运动爆发,“劳工神圣”的思潮成为当时的时尚,鲁迅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从劳动人民身上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提出知识分子必须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问题。
生:对,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就在于歌颂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倡导人们向劳动人民学习。
师:秦超娅同学的独特感悟,引起了同学们对人物形象的讨论,引发了同学们从故事发生的背景出发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深入研读,这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关键。我们不能单纯地以现代生活的视点和经验去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更不能根据当今街头上的个别不良现象去评判文中的老女人。车夫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责任上都应该毫不犹豫地扶起老女人。因为车夫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也是作者赞颂与倡导学习的对象。
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持不同观点的情况。秦超娅同学的看法有点“离经叛道”,是课前教师始料不及的。课堂上,对学生的“旁逸斜出”教师要快速作出反应。首先要正确分析学生“旁逸斜出”的原因,这是因势利导的前提。我认识到从现代生活的视点、个人阅历及个别句段来理解车夫形象,是秦超娅同学形成独特理解的原因。它反映出现代中学生习惯于从现实生活出发,脱离文本形成的时代,用现代眼光来推测文学作品的形象,是现代社会某些不良的价值取向在学生思想中的折射。
其次,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尊重学生阅读差异的同时。要善于分析并利用差异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有成效的学习时刻。”课堂上,对秦超娅同学的“旁逸斜出”我并没有训斥,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肯定她“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同时,我对秦超娅的“旁逸斜出”推迟评判。利用学生等待教师作出评判的阅读期待,引领学生分析《一件小事》的写作背景,根据当时的文学主题,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让学生从差异中求知,在差异中探求,了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者借助一定的形象和手段来反映特定时代的生活。鲁迅先生,是借助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以小见大,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主题。同时启发学生从整体上解读文本,不能断章取义,抽取某些要素或某些句段孤立地理解人物形象,要将人物放在整个作品中去理解。由“我”怪车夫多事、“憎恶”老女人到敬仰车夫,继而抓出一大把铜元请巡警交给车夫,正是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心路历程。“他(车夫)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说明“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自私,对老女人的看法是一种偏见。鼓励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把车夫的形象放在整个文本中,结合“我”的感情变化,作出明确的评判,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领,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既明确了事情发生的环境,又加深了对车夫形象的认识;既沟通了与作者及文中“我”的心理,又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既尊重了学生的阅读差异,又得到了扶危助难、怜悯不幸的情感熏陶。这才是真实的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教育智慧与学生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因为我们“不仅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
江苏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2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