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连劭名
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有《孟子二章》,其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上,文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教材注释:“[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所为,所行。”其说本于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拂,戾也。言使之所为不遂多背戾也。”
注释及朱熹说均可商。先秦思想家所说的“行”有时特指合于道德规范的行为。《荀子·解蔽》云:“行,体道者也。”《管子·心术》云:“行者,正之义也。”仁义礼智信,合称五行,《荀子·非十二子》云:“案往旧而造说,谓之五行。”杨惊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所为”,指由人的天性而产生的行为,如《孟子·告子》上所云:“食色,性也。”亦即天生的欲望。《庄子·庚桑楚》云:“性之动,谓之为。”郭象注:“以性自动,故称为也。”拂,违背。乱,改变。以道德规范改变人的本性,故曰“行拂乱其所为”。如同《庄子·庚桑楚》云:“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
“所以动心忍性”,教材注释:“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北京版初中《语文》注释:“使他的思想活跃起来,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二说皆误。“动心忍性”即上文所云“行拂乱其所为。”“动”为发动,非“惊动”之义,《周易·系辞》下云:“效天下之动者也。”虞翻注:“动,发也。”《战国策·齐策》云:“动于颜色。”高诱注:“动,犹发也。”因此,“动心忍性”是用意志克制欲望。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云:“动心忍性,谓竦动其心,坚忍其性也。然所谓性,亦指气禀食色而言耳。”
《荀子,非十二子》云:“忍情性。”杨惊注:“忍谓违矫其性也。”《荀子·儒效》云:“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杨惊注:“忍,谓矫其性。”《国语,晋语》云:“以忍去过。”韦昭注:“忍,以义断也。”忍同仁,《释名·释言语》云:“仁,忍也。好生恶杀,善含忍也。”《吕氏春秋·去私》云:“忍所私以行大义。”高诱注:“忍,读如仁行之忍。”人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特别是有作为的政治家,要抛弃个人的欲望。《礼记·大学》云:“《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以天下为己任,大公无私,不是平常人所能做到的,故曰“曾益其所不能。”所谓“不能”是对于人的天性而言,如同上引庄子所说的“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也就是《吕氏春秋·去私》所说的“忍所私以行大义。”古代的圣贤以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去除私欲,才能有所作为。
综上所述,孟子说“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大意是:用道德规范来改变人的本性,这样是为了用理智克制私欲,增强他的能力。
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云: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教材注释:“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教参》译文云:“(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为人们所了解。”其说不确。
“人恒过,然后能改。”《周易·益·象》云:“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过、失义同,《论语·雍也》云:“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皇侃疏:“过,犹失也。”失、得相对,得同德,有德则无过。《说文》云:“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因此,“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从内外两方面讲君子反身修德。关于这一句的解释旧多争论,其中朱熹的意见最有道理,他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不能谨于平日,故事必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不能烛于几微,故必事理暴著,以至验于人之色,发于人之声,然后能警悟而通晓也。”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说如何“内得于己”。《礼记·学记》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郑玄注:“自强,修业不敢倦。”身处忧患,方知奋发图强,马王堆帛书《五行》云:“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知,无中心之知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说如何“外得于人”。通过他人的脸色与声音,可以了解自己的言行是否为他人所接受。《孟子·离娄》下云:“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日:此亦妄人而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由他人之“横逆”,君子自我反思,检讨言行是否有不宜之处,正是“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因此,在这段话中孟子从内外两方面讨论一个人如何从人际交往中获得启示,经过内心的反省,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所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说心内困苦,思虑不通,才能奋发有为;征验于他人的脸色,听到他人的声音,才能醒悟而警觉。
①周伟川《罕见的连环错译》,《中学语文教学》2006,11。林振树《也读“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中学语文教学》2007.2
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 1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