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应对文言文新题型的策略

作者:陈玲玲




  从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正积极寻求突破,命题角度更加灵活,题型更加丰富,整体阅读理解题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就目前来说,大约有如下几种类型:1,归纳内容要点类;2,概括作者情感类:3,分析人物特点类;4,表达本人感悟类;5,选文比较阅读类;6,文本内容延伸类。由此可见,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的命题改革力度是比较大的。这不仅体现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转变,也预示着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将更接近于阅读的本质目的:注重回归文本,摒弃肢解;注重理解和感悟,反对死记硬背。这也代表了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一种趋向,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针对以上新出现的命题类型,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应对策略。下面提供一些文言文阅读理解新题型的解题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针对归纳内容要点类题目,可采用提取信息法。
  
  例如,2006年广东卷文言文阅读选择了《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文字为命题材料,题目是:“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2006年武汉卷命题材料是《爱莲说》,题目是:“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解答这一类题目,要注意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具体方法是:(1)从文中主要事件入手;(2)从文首引语入手;(3)从文中重要语句入手;(4)从文末议论入手。将由以上途径提取出来的信息加以提炼,便能形成准确答案。
  
  二、针对概括作者情感类题目,可采取分析探究法。
  
  例如,2006年辽宁卷命题材料是《醉翁亭记》,题目是:“选文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完成这类题目,比前面所说的概括内容要点难度稍大一点。概括内容要点一般是指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而这类题目是要求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需要更仔细地阅读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探究。具体方法是:(1)从选文中具体的一事、一言、一行入手;(2)从对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入手;(3)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好恶情感人手;(4)从对文中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入手。中考命题所选择的文言文是比较浅易的,读懂选文,再从上述四方面入手分析,完成概括作者情感类的题目也就不是难事了。
  
  三、针对分析人物特点类题目,可采用细节分析法。
  
  例如,2006年北京卷(课标A)文言文阅读取材于《陈涉世家》,题目是:“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有哪些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2006年广西南宁卷取材于《郁离子》,题目是:“请从故事中任选一个人物,对其行为进行评价。”2006年山东青岛卷取材《楚子发母(节选)》,题目是:“阅读本文后,你认为子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完成这类题目,应注意抓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反映性格、体现修养。具体方法是:(1)从人物语言入手;(2)从人物行动人手;(3)从人物心理入手;(4)从人物周边人对其态度入手;(5)从作者流露的情感入手。需要注意的是,对人物的评价要依据文本中具体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事,要言之有据。评价人物还要注意用历史的眼光客观地来评判,不要人为拔高,也不要贬低。
  
  四、针对表达本人感悟类题目,可采用寻点生发法。
  
  例如,2006年新疆乌鲁木齐卷选择的命题材料是《狼》,题目是:“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2006年吉林卷中考试题,选择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和《鸣机夜课图记(节选)》两段材料,题目为:“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疑,俯身倾耳以请’;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这类题目命题角度新颖,古今打通,拉近了考生与古人的距离,让考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题目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关注,并从中获取滋养。这类题目一般没有唯一答案,考生完成这类题目可凭借文言文段、题目设置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来寻找恰当的生发点,有个性地答题。具体方法是:(1)从对文本感悟的最深刻处人手;(2)从自己知识储备的最坚实处人手;(3)从最具个性化的解读处入手。答题时要注意寻找到最佳的生发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要注意扣住文本,由事悟理,由古及今,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实际,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但又不能脱离文本,随意发挥。
  
  五、针对选文比较阅读类题目,可采用异同鉴别法。
  
  用两篇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是值得关注的一种文言文阅读新题型。在2005年中考试题中这类比较阅读题就开始呈现多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同一体裁、相同题材、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如2005年安徽卷,选用了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两段文字比较。(2)同一题材、不同文体、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如2005年山东济宁卷,选用了诸葛亮《出师表》和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比较。(3)同一作者不同时间作品的比较。如2005年江苏泰州卷,选用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比较。(4)同一作品集中两段文字的比较。如2005年台州卷,选用了《晏子春秋》中的两段文字比较。2006年这类试题仍然大量出现。例如,2006年武汉卷将周敦颐的《爱莲说》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阅读,题目是填空:“(甲)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2006年海南卷将《两小儿辩日》和《幼时记趣》进行比较阅读,题目是:“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的___________,乙段则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特征。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2006年江苏扬州卷,则以柳宗元的《黔之驴》和苏轼的《日喻说》为命题材料,题目是:“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完成这类题目,必须认真比较,鉴别其异同。具体方法是:(1)从已知的文段入手;(2)从相对容易的文段人手;(3)从已有的背景资料人手;(4)从选文中共性的东西入手,先求同后寻异。在比较阅读中,要注意两段文字的联系。思想内容相近的材料,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并能区别其细微的差别;同一作者的文章,要能知人论事,从选文的有关背景、作者的创作风格等方面分析其不同时期作品的异同。
  
  六、针对文本内容延伸类题目,可采用联想加工法。
  
  例如,2006年广西南宁卷选取《口技》为命题材料,题目是:“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
  再如2006年河北卷命题材料是《小石潭记》,题目是:“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解答这类试题,考生一定要仔细读题,确认题目是问什么的。有些考生不认真读题,导致答题不够准确。或者只答一半,甚至答非所问,十分可惜。考生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还必须紧扣文本,合理地进行联想加工,形成的答案力求准确、全面、流畅。比如对广西南宁卷的题目,答题时要写出具体的民间技艺或民风民俗的名称,还要有合理的想象,注意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使描述显得具体生动。对河北卷的题目,答题时应突出“旅游”的主题,可以想象自己作为导游,面对游客该怎么说。语言要流畅优美,富有表现力、感染力,不可机械地翻译课文。应对此类题目的具体办法是:(1)紧扣文本,以文本为构想答案的出发点;(2)审清题意,以题目要求为答案的归宿点;(3)合理想象,以合情合理的人物添加、细节描写、场景烘托和独特评价等作为使答案内容更为丰富生动的手段。
  
  江苏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