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音律,有意味的形式
作者:谭轶斌
在简洁又富有趣味的导入之后,我先请学生们听李白作品的朗读录音,一首是《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另一首是《山中问答》。大家闭着眼睛,静静地聆听体味之后,分辨出前首诗的风格是自然豪放,后一首则是悠然舒缓。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反复地自由朗读所要学习的两首诗,他们读出了《观沧海》的雄浑气势,《饮酒》的闲适宁静。
接着,我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来理解诗歌内容。因为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学习古诗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越丰富,感受就可能越生动,理解也就越深刻。我请大家用“换位嫁接”的方法来作合乎情理的想象:如果你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想些什么?诗人当时是怎样的表情和举止?……同学们设身处地的想象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然后,我请大家深入思考:为什么我们读这两首诗会有不同的感觉?大家沉浸于诗歌之中,静心思索,陆续谈出了自己的理解: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不一样,所以传达的感情也有异。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归来,他想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正和大海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一致。如果写他打了胜仗回来,悠然地“采菊东篱下”,那就显得英雄气短了;而《饮酒》则不同,它所抒写的是陶渊明告别了争名逐利的官场,在“飞鸟相与还”的夕阳的余晖中采菊于东篱之下,既表现出闲适宁静的心境。又表现出坚守节操的品格。他对菊花自有一番眷恋之情,在他的很多诗作中,写他爱菊、赏菊、赞菊、种菊、采菊。可以说,菊花是他精神品格的化身。若写他归隐之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那岂不可笑?由此可见,景是为了表现情而服务的,而情是融于景之中的。
讨论到此,同学们很欣喜,我也很满意,两首古诗的学习没有拘泥于字句的穿凿附会,而重在诵读、想象,学生已体会到了景与情之间的关系。于是,课在学生的再一次朗读声中降下了帷幕。
今天,阅读了方智范教授《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一文(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P22—166),该文认为,“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时,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所以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或是与情感内容不可分割的因素。”这一看法如醍醐灌顶,令我重新审视自己当初的教学。在那堂课中,我虽然反复地要求学生朗读,可更多的是出于经验,而非理性,并不是很有意识地去关注诗歌的音律美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实,当我们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吟哦、朗诵,于声音唇吻之间去感受作品的音乐美时,也是在帮助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美。
文章还指出,随着诗歌的发展,人们对节奏、韵律的运用更加自觉,在情感表现的功用方面更加突出,山水田园诗派追求冲淡隽永的情韵,多用五言体,表现出宁静状态的心境,显示优美的特色:边塞诗派诗风雄健奔放,多用七言歌行体,气势纵横激荡,句式长短灵活,节奏顿挫多变。联系所教的这两首诗,我豁然开朗:《饮酒》是五言体,它表现的正是一种悠然的心境;而《观沧海》虽不是七言歌行体,但它是一首四言古体诗,正如钟嵘在《诗品》里评论曹操时所说:“曹公古直。”所谓“古”,就是有古人之风,所谓“直”,就是立意刚劲,气魄雄豪。《观沧海》每句四字,节奏上体现出一种力度,这与表现曹操准备一统中国的豪情壮志非常契合。
如果下次再上这一课,我会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如果把《饮酒》改成四言诗。将会是什么效果呢?“结庐人境,无车马喧。问何能尔?心远地偏。采菊东篱,遥见南山。山气暮佳,飞鸟相还。中有真意,欲辨忘言。”请同学试着来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会觉出它失去了原诗的韵味与意境。还会发现四言诗的两字一顿和五言诗的二、三字交错,因节奏不一样,故表现的情感也不相同。如果能够这样处理教学,那么就能真正地从内容到形式对两首古诗进行欣赏、比较,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