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切合学生实际 落实课程目标
作者:李都明
了全方位的“互动”。这个互动是以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为依据的:没有老师一句一句的翻译,文章都由学生自己翻译;没有老师一句一句的串讲,重要文句的含义通过学生对问题思考与探究来领会。这样,围绕着学生目前的学习需要。有效地调动各种学习资源(文本、教师、学生自己、同学等),既满足了他们能力的确认和问题解答的需要,又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文言文学习要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的课前预习中);同时,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基于以上认识,我以为这一堂课是切合学生的需要的。
新课程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呢?我们从以上的片段展示可以看出,这一节课的合作学习是在课的流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自然形成的,二人一小组,“一位同学读(课文),一位同学听”,“一个同学打开书。另一个同学讲给打开书的同学听,打开书的同学对照书上的注解,看他说得对不对,并指出来进行修正”。互相配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各自受益。这一个片段里还有一个探究的环节,即对曹刿认为靠什么可以打胜仗和为什么忠于职守就“可以一战”这两个问题的探究。探究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探究能力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必须着重培能的能力之一,但初中生的身心、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毕竟还处于发展阶段,向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大太难,探究问题的过程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注意到,张教授把一个意思改造为二个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且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做了必要的引导,对学生出色的表现也给予了肯定。因而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可以说,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达到了一致。
老师们在课后提出了一些意见,认为与考试相关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张彬福教授处理得过于简略。依笔者看来,这些知识虽说重要却不一定是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这也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的流程有所取舍的问题。再说,在学生能够翻译整篇文章的情况下,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古汉语句式等知识的学习就变得容易得多,放到课外学习未尝不可,或许在单元总结时也能够解决。
王荣生教授的“理想标准”理论是适合于各种课型的“观课评教”的。而张教授到中学上课也是偶一为之,但王教授的“理想标准”的理论与张教授的教学流程的暗合,或许是一种颇有意味的教育景观。笔者由此也受到了一些启发: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而课堂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只有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课不受学生重视、不被学生欢迎的现象才可能减少。二、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一致不但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也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根本保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