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紧紧把握住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作者:陈金明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这种关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都清楚,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科学技术神奇般发展,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而突出的问题是物质的进步与精神文明提升之间的不平衡。膨胀的物欲及其文化挤压着人们的心灵,致使许多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粗鄙了。对此,著名的学者南怀瑾深切地指出:“人们但知追求物欲,而忽视了精神上的修养,于是没有理想,没有目标,茫茫而无所措、无所从。人心如此,国际如此,人类再不回头,终将走入没顶的深渊。”(《中国文化泛论》复旦大学出版社)而如何化解人类的这一矛盾冲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当然,化解不单是学校教育方面的事情。但是,学校作为培养新一代综合素养的基地,它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语文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人们呼唤着语文教学为提升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教育的旗帜无论举多么高都不为过分。此外,长期以来,有些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变成了单纯语言技能训练课,这样的课,连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都说不上,还奢谈什么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呢!人们用严厉的词语加以“口诛笔伐”,是理所当然的事,对改进教学也是大有益处的。但是,有些论者将此过失归结为语文的工具论,甚至提出只有彻底推倒工具论,语文教学方能彰显人文精神。这话说得就有些离谱了。我们都知道,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人们在接触这个工具的时候,立刻要接触到这样或那样的思想,不仅文章内容有思想性,即使作为语言材料的词汇、词语的含义,也有思想性。“逝世”与“毙命”同样表达死的意思,却有褒贬之分,具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现已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同。论者把本来就是两位一体、彼此依存的东西硬是分开,其后果必然把教学引入远离语文课的邪路,重蹈历史的覆辙。
建国50多年来,无论是政治运动还是社会思潮,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可谓多矣。而围绕语文工具性的问题,也由此产生过多次的躁动。但不管这种躁动的时间有多长,负面的影响有多大,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工具性上来,回归到姓“语”的语文课上来。就说1958年的大跃进,当时的语文课几乎成了政治课,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都不要了,因而使语文教学遭到了极大破坏。后来,教育部1963年6月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从而使语文教学逐步走上了正轨。再说,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语文教学以阶级斗争为纲,用语录、社论当教材,以写批判稿代替写作,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说是创下了历史的“极低”,荒废了整整一代人的学业。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教育部在1978年3月重新制订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这个大纲再次重申了语文的工具性,指出“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到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在这两段历史中,语文教学上演的是两首“冲击→变形→回归”的变奏曲。结局固然可喜,但毕竟使语文教学走了弯路。
从语文教学演变的历程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紧紧把握住语文的工具性。从工具性出发,语文课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鉴于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于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
一是表明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的基本任务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以此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任务。这个基本任务,既是百年前语文单独设科的主旨,也是与当今许多国家所设定的母语教学目标相一致。
二是表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时刻想到如何依据语文工具性特征来设计教学,实施这个基本任务。实践表明,任何工具使用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相关知识的指点,离不开精要、有效的科学训练,离不开学习者自身运用工具的实践。这一点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同样是重要的。
三是表明语文学科还有其他任务,如知识教学、思想情感教育、美育等等。基本任务与其他任务是同融一体、相辅相成的。而其他任务都是以基本任务为基础,并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灵活地加以展现,而绝不能单抽出来另搞一套。在这里,重温当年朱自清和叶圣陶先生的对话是很必要的。朱自清在《文心·序》里说:“只注重思想而忽视训练,所获得的思想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行必失去原来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叶圣陶则从学生的角度加以强调:对课文“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借语言文字,而且单只凭借语言文字……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朱佩弦先生》《中学生》1948.9),两位先生一位用了“一定是”“必失去”,一位用了“单只凭借”,其用意是十分明白的。
道理是非常清楚的,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主要是凭借作为语文教材的那些课文。如果忽视语言这个工具的训练,课内的教材,课外的读物,学生读都读不懂,还说什么接受人文教育呢。需知,语文教材来进行人文教育的文章都是用语言这个工具来写的,因而接受人文教育与接受语言工具的训练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就是在接受语文工具训练中接受人文教育。时下,有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他们认为语文教学愈是想取得感人的人文教育效果,愈是需要引领学生亲近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品味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规矩与奥妙,这是很有见地的。这样的课才是我们所期盼的充分展示人文精神的语文课。毫无疑问,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今后的语文教学总是要不断变革的,总是要吸纳一些新鲜的东西,但语文的工具性质是不会变的,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不会变的。
首都师范大学 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