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师生合作备课初探

作者:何 捷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传统做法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的内容,面对教学任务,根据个人的理解,对教材进行处理,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准备教具等,或参照教学参考书,写成教案,然后“照本宣科”。虽然也有关注学生情况,强调做到“备学生”,布置一些课前预习或相关的学习活动,但这样做没有深入学生的实际,是隔靴搔痒的做法。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按照课改要求,师生在课前进行交流互动已是教学过程的开始,上课是备课的延伸,备课、上课的信息反馈,都有助于改进教学工作,为新一轮备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因此,备课,就不能是老师单方面的事,而应该有学生的参与。
  在师生合作备课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学生为本,从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做到以学定教,消除无效劳动,提高教学效率。
  在探索师生合作备课的方式时,我的做法是:
  
  一、提前研究教材
  
  教师必须全面把握教材,对教材作深层研究和多元解读,直接感受教材,做到自主阅读和利用教参相结合,整体把握和细节分析相结合,多元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相结合。不能迷信教参,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坚持怀疑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走自主研究解读教材之路。
  于漪老师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她上一堂课,要经过三次备课的过程: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全凭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一次整体把握。第二次备课广泛收集各种参考文献资料,与名师、专家的授课及对教材的分析进行比较,同时思考三个问题:哪些问题参考书上论述到的,我也想到了;哪些问题参考书上想到了,我没有想到;哪些问题参考书没有想到,我想到了。第三次备课是上一个平行班之后,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再备一次课。这三次备课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捷径,顾泠沅教授对此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三个关注”,即关注自己,关注理念,关注学生;“两次反思”,即理念反思和行为反思。有的教师不去研究教材,而是照搬教参或者借用特级教师的教案,这样做其实是失去对自身的关注,失去对教材的再创造的机会,看似在吸取他人的优秀经
  验,实际上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失去了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极不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在教师的主持下,师生合作备课
  
  师生合作备课的形式有三种:一是教师与全体学生合作;二是教师与小组同学合作;三是教师与个别学生合作。但教师与全班学生合作,受时空限制太大,仅可利用早读、自习课进行。教师与小组同学合作是比较省时、省事而有效的一种形式。教师与个别学生探究,比较适合于较深层次的探讨。同一次备课也可将几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
  我经常采用教师与小组同学合作备课的形式,一般请来4至6位同学参与,他们分别是班中语文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代表。以初中语文课为例,包括读课文、学生词、复述课文、提问题、谈感想,以及学生对教材的兴趣点、兴奋点,关注学生的个人发现和疑惑点。比如,请每个学生都读读课文,看看各种类型学生读的差别在哪里,问题在哪里,让他们自由地说说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和看法,再提出感兴趣或感到疑惑的问题,相应谈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提出学习方式的建议。教师察言观色,认真倾听、记录,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说出自己的设想或提出问题,看学生有何反应,然后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使它更适合学生的学情,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斑羚飞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我进行了师生合作备课的尝试。备课时,我请来班上语文水平不等的六位学生代表,先分段轮流朗读课文,尝试复述课文,自由地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疑问,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掌握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收集了大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信息:
  1.学生的朗读:语文水平在中等以上的三位同学不喜欢齐读课文,更喜欢独立默读或者小声读;课文要求积累的词语学生都能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掌握读音和意义;学生大体上能读懂课文。中等以下的三位同学觉得课文长了点。中等以上的三位同学更喜欢思考与谈论作者的议论。
  2.学生的疑点: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从头至尾没有一只斑羚调换位置”为什么让我感到震惊?“镰刀头羊走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灿烂”一词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3.学生的阅读体验:斑羚群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竟然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赢得种群生存机会。老斑羚的牺牲精神令人肃然起敬,镰刀头羊的理性抉择,成功地组织与指挥斑羚飞渡,凸现斑羚灵性。
  4.学生的交流:是谁把斑羚群逼迫到绝境?在我们今天倡导的和谐社会面前,人与动物的和谐需要我们人类进行深刻反省。
  通过以上信息,我的教案做了很大的改动与调整,简案如下: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重点部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抽查词语积累情况。
  二、研读课文,整体把握
  1.画出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理出故事梗概。
  2.复述故事内容。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第一对斑羚成功飞渡的过程。
  三、品读精彩语段,把握文章主旨
  1.自由朗读,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理解。
  2.重点研习第9段,仔细体味第一对斑羚成功飞渡的描写,画出精彩动词,加以揣摩。
  3.请学生赏析斑羚飞渡的着力点:助跑——起跳(两只羊时间差与落差)——第二次起跳——老斑羚坠落——半大斑羚成功着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思考:斑羚飞渡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是老斑羚还是半大斑羚,试说说你的理由。
  四、赏读课文,围绕下面问题,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语段反复诵读,进行多元解读自行释疑。
  1.为什么那座桥是用死亡做的桥墩?
  语段一: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语段二: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降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像燃料已烧完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垂直坠落下去。
  2.“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为什么?
  语段一:两拨分开后,老年斑羚的数量比年轻斑羚那拨少十来只,镰刀头羊本来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惨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有几只中年公斑羚跟随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的斑羚那拨里走出来,进入老年斑羚的队伍。
  语段二:它们心甘情愿地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语段三: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有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3.“它(镰刀头羊)走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①划出文中描写镰刀头羊的语句,反复品味,说说自己的体会。
  ②“灿烂”一词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在师生合作备课中,要处处凸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我们的备课才是科学而艺术的,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改要求。
  师生合作备课,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引发教学观念的更新,师生关系的改善,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参考文献】
  {1}熊开明《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第1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1版。
  广东湛江市东海岛新民中学52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