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我看中考语文探究题
作者:程淑贞
应新课程的必然。
一、探究题的特点
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题具有这样的特点:
1.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形势
例如:2005年的题里反映了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纪念,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等;2006年的题又有三峡工程的进展情况,各省市有关当地的新闻报道,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等;2006年4月28日是世界读书日,所以去年的探究题有很多是关于读书方面的。
2.注重创新性、实用性和实践性
探究题的思维考查要求从文本材料或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并写出思维的结果,有的还要求解决问题,因此特别能够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陕西省2006年的探究题,专门列出“综合性学习”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题目分两部分,一个是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节日名称,另一个是根据一份老中青三代人对于春节和圣诞节的态度的调查表,完成三个小题目: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
③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
这个考试题目,从生活实际出发,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通过数据分析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链接材料又考查了学生运用联系对比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探究题目。
3.题型注重综合性
这一点和综合性学习试题有联系又有区别。综合性学习是很宽泛的一个概念,有学习目标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学科之间的综合,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课题策划、活动时间安排、活动流程、成果展示等等。在有限的闭卷考试中当然很难全部测量,一般都是转换为可以操作的对于学习活动的描述方面的考查。而探究性试题作为综合性学习中的一部分,侧重的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对试卷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整合与分析、探究和发现,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的能力。
二、探究题的命题方式及考查要求
探究题命题的一般形式:
1.列出几则材料(材料一般是课外的,或出自报纸杂志,或出自于一些文化类的书籍),几则材料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2.给出一份表格、一组调查数据,或者是一张照片、一幅漫画、一个图形等,并配有相应的提示性文字。
3.命题要求考生对给出的几则材料或图片数据等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并且写出自己的发现(有时还要求写出探究过程),也有要求写出对策的,如提建议等。
探究题考查的能力点:
1.对材料的把握和整合能力;2.寻找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联想、想象与实践、创新的能力;4.归纳概括综合表述的能力;5.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对材料中的事实、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质疑评价能力。
三、探究题出现的意义
探究题的大量出现,标志着中考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考试命题思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也真正体现出了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对语文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举一个例子。《读者》2004年第20期《历史题该怎么考》一文,文章中提到日本的一份历史考试题:“日本跟中国每一百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且不说日本教育中那种不分是非的完全利己主义的思想渗透,令人更为关注的是他们试题的考法和我们截然不同。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常见的考试题是:说出甲午战争具体爆发的时间、地点、原因?结果怎样?签定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
比较两种题,日本侧重的是把握战争的规律和战争对未来的影响(抛开其政治因素不谈),并且这一切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发现和陈述,陈述的时候要结合实际,分析和判断要合乎逻辑,有支持论点的依据。而我们是侧重于具体知识点的记忆,以及对历史事实的意义做贴标签式的记忆。这样的命题导向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究竟有多大帮助,值得怀疑。
中学是理性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该如何引导值得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有许多地方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然而从我们的教学实际来看,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当然,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带有理想课程的成分,但我们至少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好多课看上去挺热闹,很民主,其实毫无实效。
一位美国学者波斯纳先生曾说:“经验+反思=成长。”我们现在的教学,重视让学生体验,这很好,但反思不够,体验仅仅停留在表层,而且也经常是脱离文本的自说自话。就是这种表层体验,老师也仅仅是说“好”“棒”,缺乏让学生进一步思维的点拨。这样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连文本都没有读懂就忙着搞所谓拓展,所谓联系实际,其实不过是讲些主观主义的空话、套话,缺乏以证据支撑观点的理念。
在2005年5月我们曾经搞了一次教学调查,出了一份测试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
千亩树苗初长成 无人来买树农愁
本报讯 时下正是植树造林季节,本是农民卖树苗的好时候,但夏县100多户种植黄金槐树苗的农民却发了愁。
3年前,运城地区多用黄金槐树苗作为美化城市的树木,很是紧俏,于是夏县百余户农民纷纷投资,少的种一两亩,多的种了几十亩,全县黄金槐种植面积达到上千亩。然而3年过后,黄金槐树苗长到可以卖的时候,却卖不出去。现在,已有部分农民含泪把树苗砍掉。
(摘自《山西晚报》)
1.从上面这则报道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至少提3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信息是什么?
2.看了这则报道,你能够给夏县这100多户农民提供什么帮助吗?如果能,请把帮助的具体内容或措施写下来。(请你开动脑筋,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你一定会想出办法的)
这是一道探究性的语文实践题。考查的是学生寻找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想象与实践、创新的能力。阅读材料是从报纸上选出的一则消息,没有语言障碍,读懂应该不成问题。而只要读懂,从中筛选几条信息也应该不困难,甚至只要把题目写出来,就可以得2分。
然而,就这样一则短消息,相当一部分学生得了0分。还有很多学生答案五花八门,比如:1.我从文中看出,农民思想觉悟太低,乱砍滥伐,破坏环境。应该加强教育,让他们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我看现在的农民眼界太窄,只顾眼前利益,把好好的树苗都砍掉了。即使卖不出去,也能美化环境啊。应该教育农民把眼界放宽,不要砍树,而是应该把树苗移种到山上,培养成树林,可以成为美化环境的一道风景。3.农民不珍惜自己的劳动,卖不了就砍掉。应该懂得废物利用,树苗卖不了,还可以做家具,一样可以卖钱啊。4.农民不应该砍树,应该把它们捐给国家,送给需要的人。
这些答案表明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读懂这则消息。我们的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连这么一则短消息都看不懂,既发现不了问题,更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甚至对自己身边的生活都无动于衷。上面这几个答案,反映出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欠缺:满足于说脱离文本的套话、空话、大话,搞形式主义的感悟体验,忽视了对学生结合文本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习是有目标的,为完成一系列课程目标,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承担相应的基本任务,并为之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这种付出是学生学习阶段必不可少的,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完成的步骤。对学生来说,有些感性经验可以随着他们年龄的长大自然增加,有些成人社会中时髦的概念用语也可以模仿而得到;但是依据事实材料作有效的整合分析,用联系的观点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用审美的眼光去鉴赏评价人物和事件,用健康的情感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去感受世界并获得享受和熏陶,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只能在学校完成的,而且一旦失去这一学习阶段,可能终生都难以弥补。
山西省教科院 0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