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诗歌教学:游走于灵动与务实之间

作者:陈 赣




  诗歌是灵动的,但诗歌教学却是相对务实的。欲使诗歌教学既保持诗歌自身的灵动又具有较强操作性,我们必须构建适宜的课堂教学结构。
  首先,要安排好课堂的组织结构:课前预习,查找有关诗歌教学的资料,为诗歌教学做好铺垫;诗意导入,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设置情境,营造诗意氛围;吟唱朗读,把握诗歌的节奏旋律;讨论交流阅读感悟,提出诗歌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完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拓展延伸,拓宽诗歌阅读视野,加深对诗歌主题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学生活动,设计诗歌吟唱、诗与画鉴赏等综合性学习活动等。
  其次,要安排好诗歌课堂教学的内容结构:
  想象联想——对于诗歌跳跃的内容加以补白,让学生进入诗歌创作的情境之中,丰富诗歌意蕴;
  品味语言——通过朗读、比较辨析、咀嚼涵泳等,体会诗歌情感和理趣;
  把握意象——分析象外之旨,味外之味;比较鉴赏,运用引证、对比、类比、以诗教诗等方法,对相同或不同风格、题材和主旨的诗歌等进行赏读;
  创作训练——通过改写、仿写、评点等形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诗歌创作的热情。
  诗歌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诗歌的内容有很大的跳跃性、模糊性和多义性,这就决定了诗歌的课堂教学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内容结构都应该具有空间大,自由度高等特点。
  构建适宜的诗歌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注意确保结构的主要素与次要素之间既有层次性,又有一定的逻辑性。对于诗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加大时间和空间结构,对非重点难点问题要敢于舍弃,不怕挂一漏万。
  如课例《声声慢》抓住“愁”、《错误》抓住“等待”、《纸船》抓住情感朗读作为支撑课堂教学的主结构,然后促使其他内容自然生成,随机搭造,做到了严谨而不封闭,自由而不杂乱,圆融而不刻板。再如课例《纸船》中“美读吟诵”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就不是简单的朗读,它是在对诗歌内容理解之后的螺旋式上升,内容结构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构建诗歌课堂教学结构,首先不能脱离内容分析结构。要构建适宜的诗歌课堂教学结构,就一定要使组织结构和内容结构相互统一 、相互协调。
  适宜的诗歌课堂教学结构不仅要张弛有度,条理明晰,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结构要素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做到细线密缝,巧妙勾连,不出现任何裂缝。
  如《声声慢》教学中,教师分析“留得残荷听雨声”,本有外滑之嫌,但用“那一滴滴的雨声,敲打在荷叶上,也敲打在梧桐叶上,更敲打在词人的心里”一句话,回归结构体中,然后用“李清照最后一句诗喷薄而出,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将课堂结构推向高潮。
  诗歌的课堂教学结构受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多方面的影响,但适宜的课堂教学结构究竟是由教师承担还是由学生构建,很值得研究。我们看到很多课的结构非常完美,但那完全是教师独立完成的,这可能就有问题。教师对课堂结构有一定的预设,但教师更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自然流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使课堂结构自然生成。
  适宜的诗歌课堂教学结构应当由师生共同建构,并更多地关注学生,包括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诗歌的感受力,诗歌理解的疑难所在,诗歌的发展点等。只有掌握了学生需求,我们才可以在动态生成中协调内部各因素,调整结构趋向,使所有结构的功能服从于整体的诗歌教学目标,取得诗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比如安排“问题收集——选择探究方向——资料查询及讨论——成果汇报——能力迁移”这一课堂组织结构就比较便于发挥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