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赶在学生情感之水退潮以前
作者:李保伟
为了便于跟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对,我先回顾一下相关的教学片段:
语调低沉,渐趋悲愤,在简单地交代写作背景之后,我开始范读都德的《最后一课》。
随着文字的溪流在学生心田缓缓漫过,他们时而沉浸于小弗郎士对老师的同情、钦佩以及对祖国、对法语的热爱之情中,时而陷入韩麦尔先生即将离开校园、家园的那种无限依恋、悲愤以及面对国土沦丧时的巨大悲痛之中。静。我感觉到有一种强烈的感动在学生胸际一点一点升腾。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读到此处,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
这感人至深的最后一课,最后定格在韩麦尔先生头抵墙壁的无言的背影中,定格在他沉重而无声的手势中。一片静穆。我却分明地听到感情的潮水在学生胸中涌动。
那就让他们宣泄出来吧,赶在情感之水退潮以前,别让按部就班的理性分析冷却了学生的激情。
无需阐释,无需启发,还有什么话语比这活生生的、负载着思想感情的文字本身更明白、更直接地打动人、震撼人?!我只在黑板上奋力写下这么一行:“哦,这感人肺腑的最后一课,让小弗朗士幡然觉悟的最后一课……”犹如为别人的歌唱深情地起个头,为学生打开一道最适合倾诉的缺口。
酝酿片刻,学生们结合课前所写的“读有所悟”“我阅读,我表达”等,开始了他们的激情表达。不难想象学生们是如何抒发他们满心的热爱、悲愤与感动的。有的学生跳过情节,直奔主题,再回过头来对情节、人物加以追述与分析;有的学生在畅谈自己的感悟时佐以对文章细节的深情朗读,提前对印象最深的细节进行品味。这些反常规的做法我很能理解:在情感风暴的裹挟下,思维潮汐的涌动是来不及分出什么步骤的,可能有些颠倒凌乱、急不择言,不要紧,待会儿还有师生合作下的清晰梳理;可能流于毛糙和粗疏,但后面还有对文章字里行间的阐幽发微;可能有点浅尝辄止,但还有再阅读、再品味、再交流后的深度开掘……教学的真谛,说到底就是这样一个因势利导的过程。
什么叫打破常规?怎样才能打破常规?敢于放弃“情节—人物—主题”这条走惯了的老路,另辟蹊径,就是打破常规;从此时的实际需要出发,适时地采用最适宜的教学行为就能打破常规。
以上的教学片段及琐想,体现了“先说后教,因势利导”这一教学模式:学生能够领悟和表达出来的内容,就先由他们充分地、完整地表达出来。教师再根据学生对课文实际掌握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灵活而务实地把教学进一步引向深入。这样做对培养学生自主表达的意识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很有作用。尤其是高年级学生,通过课前对文章的认真阅读和对相关资料的检索,事实上已经能够读有所悟,学有所获,特别是读到自己喜爱的文章,他们会产生审美的愉悦感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因此我认为,“我阅读,我表达”更具有阅读心理的逻辑依据。教师理应在课始阶段,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为他们搭建一个初步交流的平台。可是如果对每一节课的前十分钟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构成教师话语体系的往往是一些疑问句,这种本质上属于“你提问,我回答”的做法,让学生的心理处于“被动思考”的状态。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虽然通常能做到积极回答,却不善于自主表达,这或许是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不足。我以为,积极回答并不等于自主表达。回答,是由“提问”牵着的,属于努力地应对,学生围绕给定的命题,说你要我说的话,而自主地表达则是在未经牵引的情况下,学生围绕自己选择的话题,说自己最想说的话;回答,让学生习惯于循着别人的思路进入文本,习惯于以老师搭建的“扶手”或文章后面提供的“附属物”(思考题)作为凭借和依托,不利于他们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而自主表达则能够促进学生学会自我发现,自我“觅食”,它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
可是一直以来,我们留给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非常有限,尤其在新授课的起始环节,更是不敢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一方面,我们担心“信马由缰”的讨论,可能迟迟进入不了精心预设的轨道,担心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点与能力点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序的落实,太强的教材意识使得我们放不开手脚;另一方面,我们总不放心学生的能力,在我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中,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应该永远是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启发下完成的。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学生的阅读不可能永远伴随着教师的指导进行,在未来漫长的阅读生涯中,他们将会完全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以自己的方式去感悟与鉴赏,积累与内化,迁移与运用。而学生的这种自主表达意识的确立与强化,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可是现实的情形却是我们“放”得太少,“扶”得太多,这可能还因为一些教师隐约地担心自身的功力不逮而难以收放自如地“控制局面”,因此,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设计好“起承转合”中的每一个细节,用步步相随的提问、启发与引导将学生的思维统摄在预定的流程中,不游离,不旁逸,丝丝入扣,自然流畅,完美得像没有一片枯叶的塑料假花。这在一些刻意追求形式完美的公开课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如何改变学生“被动思考”“零碎回答”的现状?如何根治公开课中备受诟病的作秀之风?“先说后教,因势利导”模式或许可以成为一剂良方。学生的“先说”,“抢”走了长期由老师实际把持的话语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同时也带动了他们课前的自主阅读,带动了他们为课堂发言作准备的书面表达,使得读、写、说几方面都被有效地牵动起来;学生的“先说”,让老师刻意设计“台词”的一贯做法也失去了市场。这种由学生先期表达而产生出的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生成”,将左右老师在课堂上的“行走路线”。它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相机调整教学思路,借势取径,因势利导。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厚的知识底蕴,又要有更为灵活的教学策略,还要有对课文反复阅读后的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做到高屋建瓴,举重若轻。这样的课才是更本真、更实在的课。
江苏金湖县黎城中学 2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