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创设诱人情境 打造魅力课堂

作者:汪 楠




  一堂课要经得住考验,问题的设置很关键。问题不巧,课难上好,学生听得无心,教师讲得无趣。我上的这节《失街亭》便是一堂问题讨论课,问题的好坏决定着成败。
  在此之前,课文情节已经梳理,人物性格已经分析。我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要求学生分小组交流,提出一两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事实证明,课堂效果相当好,学生相互切磋,彼此启发,愉悦地倾听,快乐地表达,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问题不少,经过筛选整合,我选出了以下三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
  1.为什么诸葛亮要派马谡守街亭?这个问题学生提得最多。长期以来,在人们心中,诸葛亮已成为智慧的化身。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无不表现出他的机智多谋,聪慧绝顶。如此英明的诸葛亮,怎么会用马谡这等人物?学生对此很难理解。但经过讨论,学生给出了不少理由:(1)马谡主动请命,诸葛亮碍于情面,不好驳回他的请求;(2)二人关系很好,诸葛亮做个顺水人情;(3)军中人才有限,且各有安排,任用马谡多少有些无奈;(4)马谡以谋略见长,立过功,诸葛亮信任;(5)诸葛亮很看重马谡,有意培养他成为蜀国挑大梁的人物,想让他在实战中历练。
  2.诸葛亮在用马谡上有无过错?学生分析:(1)一个领导者应全面了解下属的才能与性格,做到知人善任,诸葛亮没做到这一点,错用了马谡,导致街亭失守;(2)诸葛亮没考虑到培养人才要有个长期的过程,一下子交给马谡这样重大的任务显然不妥。
  3.失街亭这一情节对塑造诸葛亮的形象是败笔还是妙笔?学生认识到,正是守街亭的失败使诸葛亮由无所不能的“神”变为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形象更真实可信,立体丰满。
  三个问题循序渐进,相互勾连,形成思维链条,使学生对诸葛亮形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不是“神”,而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这是《失街亭》塑造诸葛亮的成功之处。
  课后反思这三个问题的设置,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小说教学的特色。而合作交流的方式又为学生创造了和谐、愉悦的氛围,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个并不简单的问题得到了完满的解答。
  此外在分析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分析问题。如在谈到“为什么诸葛亮要派马谡守街亭”时,有学生说:“因为马谡有才能。”话虽不错,但缺乏根据。于是我追问:“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马谡有才能呢?”学生找到了马谡的话“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我说:“他自己这样说可信吗?会不会是吹牛?”这时学生又找到诸葛亮的话:“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如此理由充分,能服人。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分析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非常重要,脱离文本的鉴赏分析往往是空洞浮泛的。
  三个问题讨论之后,学生兴致很高。接下来我设计了“怎样劝诸葛亮不杀马谡”这个环节,成为本课最大的亮点。这个问题很新颖,也很有难度,我本想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分组讨论,接着进行回答。我相信他们会说得很好,但重走之前的老路,复制既有的成功,这不是我所追求的。于是,我创设了这样一种诱人的情境:“同学们,假想你们就是蜀军帐下的文官或武将,而我就是诸葛亮。在我要斩马谡时,你们来进行劝谏。现在大家商量商量,这劝谏的话该怎么说。”回想当时的情况,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目光中充满了惊喜,马上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一时间课堂成了话语的海洋。
  几分钟后,我一声令下,众响毕绝,课堂变得异常安静。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取了表演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我把教室想象成营帐,把学生想象成帐下的文臣武将,并努力去模仿诸葛亮的神情言语。随着我一声:“刀斧手,把马谡推出斩首!”劝说开始了。
  学生一个个挺身而出,进行劝谏。有慷慨陈词者,有慢声细语者,有滔滔不绝者,有小心翼翼者,有直言不讳者,有简捷明快者。他们据理力争,仗义执言,思维活跃,观点明确,一次次给我冲击,向我挑战。
  劝说过程中,学生教师分别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一个矛,一个盾;一个攻,一个守。攻得犀利,守得严密;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这是心理的较量,思想的碰撞。大家仿佛回到了三国时代,置身于小说现场。说者畅快淋漓,听者跃跃欲试。劝说声此起彼伏,你方劝罢我登场。学生始终热情高涨,甚至出现了一些我意想不到的状况。
  “丞相,刀下留人,我们有话要说!”六位学生突然一齐站起,表情严肃,来势汹汹。前排一生忽言:“用人之际不能杀人。”话音刚落,左侧一生又道:“现在杀了马谡,以后要用他就再不能够,悔之晚矣。”旁边那位又要张嘴,我赶紧制止,说道:“停!一个一个来劝。”其实他们说得不错,但看那劲头,一人一句,语速挺快,中无间隔,如任他们这样劝下去,我和其他同学将很难记住每个人的话,我的反驳也会缺少针对性,课堂效果断不会好。所以我这样处理还是相当正确、果断的,只是语言还应更巧妙些。课后想来,如果说:“一人一句成何体统,军帐之中岂得喧哗,退下,由一人言之!”就更切合情境,不觉生硬了。
  对于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教师的临场应变至关重要。处理得当即成亮点,处理不慎即为败笔。既然无法避免,那就不要逃避。其间充满着变数,蕴藏着惊喜。只要教师精心备课,深入思考,事先设想到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临场应变的信心有了,底气足了,课也就上得洒脱多了。
  教学活动必须讲求实效,因此我设计的劝说环节不仅有漂亮的形式,更有着扎实的内容。在讨论前,我要求每组有一名同学当堂负责记录,记下要劝说的话,做到有备而谏。因为是思考的结果,不少学生的谏言既古雅又言简意赅,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准。另外,劝说前我还找了一名学生作为营中书记官,将学生劝谏的话简明地记在黑板上。再加上劝说时的言语交锋又是文本内容的合理延伸,这些安排,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间的倾听能力,提取重要信息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能力,具有多重意义。所以,这个教学环节不是花哨的作秀,而是快乐的训练、实在的训练、高效的训练。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不经意间提升了水平。劝说情境的创设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师生对话充满机智,整个过程高潮迭起,充满魅力。如果说这是堂精彩的课,精彩就在此吧。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课也不例外。劝说过程中见有学生举手,我便高叫他的姓名,示意其劝说。这不免给人感觉不是学生主动来劝,更像是我的授意,而诸葛亮是不可能点将来劝自己的。我没有注意这点,不仅不合情理,还多少破坏了劝说的氛围。如果在看到学生举手时,我说“看你欲言又止,好像有话要说,但说无妨”就显得自然生动,符合当时的情境。当时的我没有考虑到这些,看到学生举手,就下意识地喊出学生的名字,而这种下意识又是无数次课堂反应的一种延续,虽是课堂情境的真实体现,但效果不佳。所以,到底是侧重表现常态教学,还是突出特色展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两难的状况。而这种两难状况,也许正是对我们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难题,而最难的往往是最有价值的,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去克服,去应对,才会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北京二中 100010